- 年份
- 2024(10080)
- 2023(14395)
- 2022(11670)
- 2021(10520)
- 2020(8913)
- 2019(20362)
- 2018(20178)
- 2017(38973)
- 2016(21030)
- 2015(24128)
- 2014(24400)
- 2013(23793)
- 2012(22026)
- 2011(19677)
- 2010(19470)
- 2009(17944)
- 2008(17737)
- 2007(15729)
- 2006(13118)
- 2005(11546)
- 学科
- 济(88365)
- 经济(88266)
- 管理(60372)
- 业(56482)
- 企(46595)
- 企业(46595)
- 方法(43181)
- 数学(38168)
- 数学方法(37691)
- 财(23512)
- 农(22889)
- 中国(21903)
- 业经(21398)
- 贸(18291)
- 贸易(18287)
- 易(17834)
- 学(16941)
- 制(16739)
- 融(15467)
- 金融(15459)
- 地方(15258)
- 银(15108)
- 银行(15070)
- 理论(14884)
- 农业(14832)
- 务(14778)
- 财务(14720)
- 财务管理(14681)
- 行(14373)
- 企业财务(13846)
- 机构
- 大学(302072)
- 学院(301416)
- 济(123808)
- 经济(121219)
- 管理(117289)
- 理学(101164)
- 理学院(100123)
- 管理学(98299)
- 研究(97776)
- 管理学院(97743)
- 中国(75825)
- 京(62317)
- 科学(59375)
- 财(57625)
- 农(50428)
- 所(48483)
- 中心(47329)
- 财经(46239)
- 业大(45355)
- 江(44658)
- 研究所(44135)
- 经(42037)
- 农业(39907)
- 经济学(38566)
- 北京(38440)
- 范(38263)
- 师范(37807)
- 州(35676)
- 院(35493)
- 经济学院(35125)
- 基金
- 项目(205335)
- 科学(161379)
- 研究(149634)
- 基金(149167)
- 家(129952)
- 国家(128923)
- 科学基金(110965)
- 社会(94790)
- 社会科(90011)
- 社会科学(89987)
- 省(80507)
- 基金项目(78491)
- 自然(71459)
- 自然科(69863)
- 自然科学(69841)
- 教育(69672)
- 自然科学基金(68578)
- 划(67817)
- 编号(61284)
- 资助(61260)
- 成果(49587)
- 重点(46105)
- 部(45564)
- 发(43502)
- 创(42996)
- 课题(41850)
- 创新(40216)
- 科研(40002)
- 国家社会(39682)
- 教育部(39244)
共检索到437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红 付俊文
数字货币Libra(天秤币)的研发与推进,引起了全球金融领域尤其是各国央行的震动。根据Facebook发布的Libra计划白皮书,Libra具有较为完善的数字货币体系特征,其本质是货币金融属性,一旦成功将可能是一个新的全球性货币和类似于SWIFT的小额跨境支付的金融基础设施。虽然Libra要成功实施还面临着来极大挑战,但从最近几年发展趋势看,类似于Libra的数字货币不断出现并与各国金融监管进行持续的博弈。有鉴于此,探讨这类数字货币对现代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影响是值得重视的研究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格尔·奥特罗-伊格莱西亚斯 崔秀梅
在理解欧元对美元的挑战方面,作者试图论证批判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最有效的理论框架,因为它涉及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学派阐述的大多数概念。接下来重点研究中国和巴西等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这是理解欧盟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基于上述两大支柱,作者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多元化时期:美元正在逐渐丧失绝对优势地位,而欧元正在占据实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津含 陈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鲁春义
在三重套利的利益诱导下,外资借助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机,持续大量地涌入中国,对中国货币体系造成较大冲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其中,以非FDI流入的冲击最为典型,它是造成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易变性很强的新资本流入方式,对中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冲击的程度和后果都是巨大的,需要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和引导,长期中应从要素价值重估、产业结构优化等实质经济层面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扭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冬 符文佳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 ,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 ;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 ,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 ,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故中央银行应研讨新形势下的对策。BIS提供的建议也可咨借鉴。
关键词:
电子货币 铸币税 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关键词:
国际货币契约 抵押资产契约 国际货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勇
本文通过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史实,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希望从中获取智慧的启迪,并据此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个人见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经济失衡 调节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彭兴韵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强权"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认为美国对货币强权的追求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因素,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真正美元本位的形成并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扩张了美国的货币强权。但美国货币强权的扩张又对该系统产生了反身性冲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之后,各国改变了对传统最优储备规模的认识,全球外汇储备迅猛增长。这使得任何单一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储备的迅猛增长形成了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倒逼机制;美国的双赤字、美元低利率及美元流动性扩张,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灼 田鑫
文章基于经济扰动对称性的视角,探讨人民币、日元、美元竞争东南亚区域国际货币的优势和劣势。SVAR模型将中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扰动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供给冲击是影响各国产出增长率最重要的因素,各国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响应方式也具有相似性;而需求冲击在导致各国产出或通胀变动的重要性或相似性上并不如供给冲击显著。相比日本和美国,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供给冲击对称性方面的相对劣势会减弱人民币对东南亚国家的吸引力、制约人民币的东南亚区域化。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东南亚 经济冲击 SVAR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 稳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璐媚
文章介绍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及美元本位下国际储备的新变化;指出美元本位下美国经常账户持续失衡,大量向世界各国输出美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用扩张。信用扩张推高了资产价格,增加了货币供给,并与风险监管缺位等因素一道,共同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信用扩张 次贷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磊 李宏瑾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从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出发,通过对外汇储备需求和储备货币供给的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和演进变革的长期性,指出货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更大的对外风险敞口和国际经济责任。人民币纳入SDR既是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起点,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包括金融在内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稳步实现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供坚实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默竹 李俊久
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是全球美元本位制,美元的主导地位源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全球经济失衡、美元风险积聚、美国货币权力的风险,需要加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遵循"五性"原则,采取以利益一致为基础的集体行动,走制度化完善与机制化建设并行推进的路径,改革不一定以货币的多极化为终极目标;为谋求自身正当和合理的利益,中国需要在理念上广泛寻求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共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供给全球性和区域性公共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