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7)
2023(10949)
2022(9218)
2021(8115)
2020(7040)
2019(16185)
2018(15774)
2017(30835)
2016(16517)
2015(18784)
2014(19194)
2013(19403)
2012(18508)
2011(16958)
2010(17351)
2009(16226)
2008(16370)
2007(15332)
2006(13590)
2005(12031)
作者
(50204)
(42383)
(42357)
(40478)
(26714)
(20012)
(19307)
(16313)
(15717)
(15139)
(14393)
(13819)
(13479)
(13448)
(13246)
(13235)
(12486)
(12407)
(12131)
(12077)
(10554)
(10408)
(10373)
(9679)
(9635)
(9527)
(9300)
(9126)
(8585)
(8377)
学科
(100332)
经济(100267)
管理(47864)
(45068)
方法(37424)
(36096)
企业(36096)
数学(33161)
数学方法(32967)
地方(24455)
(21895)
中国(21668)
(20154)
业经(19149)
(16646)
地方经济(15595)
农业(14634)
(14399)
(13556)
贸易(13551)
产业(13329)
(13033)
环境(12706)
(12481)
金融(12479)
(12255)
(12163)
财务(12132)
财务管理(12103)
(11643)
机构
学院(254444)
大学(253911)
(121817)
经济(119553)
管理(95857)
研究(89217)
理学(81590)
理学院(80696)
管理学(79507)
管理学院(79019)
中国(66863)
(53266)
(52746)
科学(51205)
(45394)
财经(42298)
(40735)
研究所(40716)
中心(40557)
(39667)
经济学(39363)
(38179)
经济学院(35464)
业大(35001)
北京(33552)
农业(31797)
(31506)
(31459)
师范(31189)
(31115)
基金
项目(160040)
科学(125955)
研究(118552)
基金(115671)
(99505)
国家(98685)
科学基金(84460)
社会(77694)
社会科(73858)
社会科学(73833)
(62918)
基金项目(61262)
教育(53335)
(51843)
自然(51745)
自然科(50512)
自然科学(50496)
自然科学基金(49620)
资助(47466)
编号(47221)
成果(38168)
(36992)
重点(36158)
(36057)
(33187)
课题(32968)
国家社会(32525)
教育部(31164)
创新(31095)
发展(30712)
期刊
(143405)
经济(143405)
研究(79466)
中国(48779)
(42555)
(37127)
学报(36013)
管理(35778)
科学(33427)
大学(27521)
学学(25945)
农业(24744)
技术(24111)
(24080)
金融(24080)
经济研究(23784)
财经(22574)
教育(21855)
业经(21373)
(19753)
问题(19073)
技术经济(16247)
(15019)
统计(14165)
(13153)
国际(13069)
世界(12853)
商业(12752)
(12599)
经济问题(12102)
共检索到39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刚  龚六堂  
本文在分析高速铁路系统特征和行业模式的基础上,测算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经济拉动幅度;分析研究高铁建设投资对铁路建筑业、轨道装备制造业、铁路通信信号业等重点相关产业经济效应的影响,旨在为国民经济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刚  刘凯  龚六堂  
在界定高速铁路系统特征及区域物流不同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分析高铁运营对区域物流在货运运能、物流网络、区域经济、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通过释放铁路运能、健全物流网络、推动高铁工商产业带形成、影响物流市场服务与竞争方式等而对区域物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洁  秦萧  沈山  
高铁经济效应是指高速铁路开通后,在高铁沿线站点以及相关面域内,各种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效应。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空间尺度、内外部经济、相关模型和影响因子四个方面对高铁经济效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高铁的经济研究,从高铁经济效应的概念界定、多元视角、动力机制以及动态调整几方面进行了前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勇政  李岩  
本文以中国在跨地区、跨年份的高铁建设为契机,通过运用2000年至2013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高铁开通的时滞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问题。本文发现,高铁建设不仅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平均而言,高铁开通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未开通城市2.7个百分点;高铁开通城市的相邻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它未开通城市2个百分点。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建设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并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可月  姜昱汐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哈大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开通对站点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条高速铁路线路的时间效应基本一致,但各站点效应的符号不同。郑西高速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正,说明在相对不是很发达的东北和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京广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负,原因是选取的地级站点城市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很近,高速铁路开通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聚,虹吸效应明显。同一线路站点效应存在异质性,说明高速铁路效应需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环境。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和经济集聚效应,但并没有拉大高速铁路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加高速铁路站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高速铁路开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万明  
本文分别从旅客的交通工具选择行为和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角度研究高速铁路的最佳建设时机,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两种方法都得出了京沪交通走廊已进入高速铁路建设合理时机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学良  聂清凯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的同时,应避免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溢出效应,同时处理好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天军,申金升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种低社会运输成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速铁路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形成经济一体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伟  王伟伟  孙鼎新  
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的全国性建设与运营,旅游城市之间的联动性将得到加强,城市组团发展的新型组织形态优势会越发明显,旅游合作的空间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化,这这对城市群选择旅游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象,对其范围内的13个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的等变化、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和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析,为京津冀城市群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为、选择旅游开发重点领域、制定符合各地特点的战略目标、实现旅游系统联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朱志航  
本文定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与高速铁路建设时沿线区域的质量相关。本文基于"有无法"通过研究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产生的社会效用推演出沿线区域质量与高铁社会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高铁最佳的建设时机。认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以下、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平均,高铁对于区域产生的社会效用最高,是高铁的最佳建设时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50000元、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均衡时,高铁会带来一定的效用;对于人均GDP50000元以上的区域,高铁建设将使区域的发展得到二次提升。当区域质量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如贫穷没有特殊资源的地区,尽管高铁投资效应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因高铁作用的长期发挥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契合,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短期停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少颖  郭叶波  
以"四纵四横"为主要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格局将对中国城市通达性产生重大影响。选取2007,2012,2020年3个典型年份,考察高铁建设对中国153座城市通达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间通达性的基本格局仍然取决于自然地理位置,但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各城市的通达性,外围地带城市的通达性也会显著提高。从全国看,2007—2012年建成的高铁线路对中国城市通达性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2013—2020年将要建设的高铁线路也会提高城市通达性,但其改善效果不及以前显著。分区域看,2007—2012年的高铁建设对东北地区城市通达性条件的改善最为明显,而2013—2020年将要建设的高铁则将主要改善西南地区和东部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黄小雅  
高速铁路通过改善沿线城市的可达性而增强其经济联系强度,有利于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采用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两个指标,对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建成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进行分析,以揭示高速铁路发展对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速铁路的影响下,"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干线沿线城市及高速铁路枢纽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均随可达性的改善而明显增大。这将有利于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促进高速铁路干线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带。因此,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这种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控制有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  孟晓晨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时空压缩效应改善区域内的通达性,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纵观国外地理学者对高速铁路的研究轨迹,从最初集中于研究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的影响,然后转向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按照这种顺序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