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0)
2023(15965)
2022(13187)
2021(11775)
2020(10092)
2019(22912)
2018(22784)
2017(42855)
2016(23023)
2015(25937)
2014(26153)
2013(25755)
2012(23967)
2011(21782)
2010(22279)
2009(20740)
2008(20623)
2007(19017)
2006(16958)
2005(15343)
作者
(68037)
(57456)
(56982)
(54274)
(36370)
(27103)
(26001)
(22228)
(21369)
(20314)
(19369)
(18897)
(18475)
(18354)
(17795)
(17743)
(16992)
(16893)
(16584)
(16366)
(14515)
(14083)
(13915)
(13160)
(12956)
(12684)
(12681)
(12563)
(11537)
(11519)
学科
(112778)
经济(112680)
管理(68410)
(64806)
(52690)
企业(52690)
方法(41963)
数学(35808)
数学方法(35486)
中国(29893)
(27935)
地方(26268)
(24569)
贸易(24552)
(24050)
(23747)
业经(23679)
(22358)
(20180)
技术(19888)
农业(18552)
理论(16605)
(16551)
银行(16508)
(16374)
金融(16365)
(15846)
(15429)
地方经济(15342)
(15168)
机构
大学(338181)
学院(338116)
(151623)
经济(148642)
管理(125920)
研究(119852)
理学(107449)
理学院(106269)
管理学(104417)
管理学院(103785)
中国(89876)
(71076)
科学(70684)
(67332)
(61155)
(56625)
研究所(55143)
中心(54045)
(53622)
财经(52951)
业大(48136)
经济学(47963)
(47816)
北京(44732)
农业(44267)
(43891)
师范(43429)
经济学院(43082)
(43043)
(41849)
基金
项目(217893)
科学(171898)
研究(160914)
基金(157283)
(136948)
国家(135846)
科学基金(115939)
社会(104126)
社会科(98783)
社会科学(98757)
(86491)
基金项目(82474)
教育(73757)
自然(72030)
(71880)
自然科(70460)
自然科学(70438)
自然科学基金(69192)
编号(64442)
资助(63346)
成果(53007)
重点(49626)
(49506)
(48810)
(48143)
课题(45782)
创新(45632)
国家社会(43781)
教育部(41480)
科研(41082)
期刊
(174494)
经济(174494)
研究(105274)
中国(72023)
(53008)
(52268)
学报(52214)
管理(49783)
科学(47791)
大学(39770)
教育(37949)
学学(37259)
农业(34723)
(31950)
金融(31950)
技术(31775)
经济研究(29521)
财经(27229)
业经(26965)
(23702)
问题(23573)
(22404)
(19584)
技术经济(19576)
国际(19501)
世界(16803)
统计(16802)
科技(16479)
商业(16407)
(16001)
共检索到52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申皓  杨勇  
在概述战后非洲一体化发展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对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客观评估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静态福利效应提供一种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应,成员国从一体化中获得的福利收益是有限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娜  
文章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对非洲两大重要区域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与西部非洲经济共同体(ECOWAS))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区别于传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文章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为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转移效应和进口转移效应,并考察了两个共同体成员国的重叠身份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一方面,SADC和ECOWAS经济一体化均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并且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另一方面,SADC和ECOWAS的总贸易效应均高于模型预期,说明两者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娜  
文章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对非洲两大重要区域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与西部非洲经济共同体(ECOWAS))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区别于传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文章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为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转移效应和进口转移效应,并考察了两个共同体成员国的重叠身份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一方面,SADC和ECOWAS经济一体化均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并且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另一方面,SADC和ECOWAS的总贸易效应均高于模型预期,说明两者的经济一体化通过贸易显著地促进了成员国的福利,但是前者的值小于后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杨勇  
本文将Michaely指数纳入引力模型,并建立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欧洲经济一体化促使欧盟的经济小国调整自身生产和贸易结构以适应欧盟的生产贸易结构,欧盟经济大国对华贸易则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长期看贸易转移效应是影响中欧双边贸易流量的最主要因素,而贸易创造效应、中欧双方的经济规模以及汇率因素也对贸易流量有重要影响;短期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共同作用下,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丰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通过对既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启斐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贸易同盟之内的贸易创造效应明显,区域内部贸易量尤其是区域内部的服务贸易不断加大。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服务业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OECD区域一体化对服务贸易的提升作用最显著;APEC一体化也能有效地促进服务贸易;但是由于存在"边界效应",NAFTA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抑制服务贸易发展。此外,宏观经济的稳定、完善的司法体系以及经济自由化程度也是促进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陶涛  李卓政  
构建一个两个同质国家交往的重复互动博弈模型,通过追求国家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和追逐市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之间彼此博弈互动,说明两个国家短期内在一定关税下会出现能增进两国福利的国际贸易,进而重新诠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指出市场逐利的投机行为是国际间贸易的本质基础。从长时段看,在一定条件下,即两国人民和政府预期未来两国的交往会稳定进行的条件下,两个国家会形成一个互相共同协调经济政策的经济体,即经济一体化。分析结果还说明不存在不需要政府管理的长期稳定的自由竞争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对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进行定量研究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贸易增长具有促进效应。从产品竞争性角度看,它带来了净贸易创造效应,两岸经济规模扩张,尤其是大陆经济快速增长,有助于加速两岸贸易往来。强化和落实两岸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推动两岸全产业、全方位合作发展将有助于两岸贸易的持续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诚  秦向东  
近年来,在全球区域化浪潮下,东亚经济合作呈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东盟"10+3"与"10+1"对话机制的建立,《清迈倡议》下的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东盟共同体目标的提出,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都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深化。从贸易角度结合制度因素,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制度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参考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与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强,对中国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农业贸易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全球一体化经济增强了贸易自由化程度,使得农贸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经济利润也随之增加,但是在现实农业贸易中,由于农业保护政策的存在,限制了进出口数量或者是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由于自身资源的特点产生了压力,而这种压力就是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将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慧中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方理论界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正式形成,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的出版(1950年)为标志的,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均重视对具有关税同盟性质的优惠商业条约的贸易效应的研究,李斯特以及西方其他学者(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建刚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