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3)
- 2023(9142)
- 2022(7859)
- 2021(7639)
- 2020(6553)
- 2019(15485)
- 2018(15137)
- 2017(29007)
- 2016(15880)
- 2015(18570)
- 2014(18525)
- 2013(18849)
- 2012(17996)
- 2011(16463)
- 2010(16507)
- 2009(15628)
- 2008(16070)
- 2007(14722)
- 2006(12682)
- 2005(11691)
- 学科
- 济(73235)
- 经济(73168)
- 管理(43842)
- 业(42709)
- 方法(35461)
- 企(34108)
- 企业(34108)
- 数学(31739)
- 数学方法(31441)
- 中国(21029)
- 农(18559)
- 财(18135)
- 贸(17831)
- 贸易(17825)
- 易(17441)
- 制(15590)
- 学(14544)
- 业经(12867)
- 农业(11760)
- 银(11643)
- 银行(11617)
- 地方(11381)
- 行(11138)
- 融(11096)
- 金融(11094)
- 体(10972)
- 和(10623)
- 务(10456)
- 财务(10423)
- 财务管理(10385)
- 机构
- 大学(244353)
- 学院(238930)
- 济(107110)
- 经济(105098)
- 管理(88651)
- 研究(86286)
- 理学(75701)
- 理学院(74806)
- 管理学(73582)
- 管理学院(73130)
- 中国(67432)
- 京(52619)
- 科学(51116)
- 财(48469)
- 所(44757)
- 农(41297)
- 研究所(40540)
- 中心(39205)
- 财经(38781)
- 江(35458)
- 经(35391)
- 经济学(34814)
- 业大(34087)
- 北京(34008)
- 农业(32803)
- 经济学院(31537)
- 范(31192)
- 师范(30895)
- 院(30200)
- 财经大学(28819)
- 基金
- 项目(151726)
- 科学(118962)
- 基金(112380)
- 研究(109592)
- 家(98387)
- 国家(97657)
- 科学基金(82216)
- 社会(70845)
- 社会科(67225)
- 社会科学(67204)
- 基金项目(58413)
- 省(55159)
- 自然(52086)
- 自然科(50932)
- 自然科学(50914)
- 教育(50457)
- 自然科学基金(50074)
- 划(48109)
- 资助(47850)
- 编号(43114)
- 成果(36255)
- 部(35764)
- 重点(34300)
- 发(32283)
- 教育部(30718)
- 创(30572)
- 国家社会(30410)
- 中国(30217)
- 课题(29556)
- 科研(29385)
- 期刊
- 济(117683)
- 经济(117683)
- 研究(73836)
- 中国(47179)
- 学报(39221)
- 财(38349)
- 农(37275)
- 科学(35370)
- 管理(31652)
- 大学(29557)
- 学学(27595)
- 农业(25212)
- 教育(23327)
- 融(23157)
- 金融(23157)
- 财经(20218)
- 经济研究(20137)
- 技术(19883)
- 经(17539)
- 贸(16765)
- 业经(16617)
- 问题(16278)
- 国际(14966)
- 业(14811)
- 世界(14063)
- 技术经济(13103)
- 统计(12343)
- 版(11898)
- 图书(11565)
- 理论(11360)
共检索到36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朋 刘晓辉
在过去的2012年里,中国企业掀起了又一轮海外并购的热潮,各项数据都达到了历史的高点。然而繁华喧嚣的背后,所谓"中国溢价"现象如影随形。尽管溢价并购饱受争议,然而风宜长物放眼量,溢价并购又是势在必行的。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要敢于出价,但也不能过于依赖打价格牌,应在理性合理的评估并购企业的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季华 刘海波
本文以2012—2016年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跨国并购溢价度、公司国际化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跨国并购溢价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公司国际化程度对跨国并购溢价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显著影响,公司国际化程度越高,并购溢价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越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还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跨国并购溢价度与并购绩效之间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国际化程度对跨国并购溢价度与并购绩效两者之间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也更加显著。为此,本文建议: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应提升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弥补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对标的资产进行更为准确的估值定价,进而提升并购绩效;中国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红利,积极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在以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等知识资产为主要动机的跨国并购活动中,知识资产的价值经常被错误估计,导致过高溢价下的并购价值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知识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过程,着重探讨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并购标的知识默会程度、目标企业的信誉和质量水平以及收购企业的估值能力会直接影响并购溢价,收购企业的国际经验和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则作为间接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并购溢价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资产 跨国并购 溢价 风险管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在以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等知识资产为主要动机的跨国并购活动中,知识资产的价值经常被错误估计,导致过高溢价下的并购价值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知识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过程,着重探讨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并购标的知识默会程度、目标企业的信誉和质量水平以及收购企业的估值能力会直接影响并购溢价,收购企业的国际经验和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则作为间接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并购溢价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资产 跨国并购 溢价 风险管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近几年,我国能源和矿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总额不断上升,并已占据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但溢价率较高。"中国溢价"问题频发且超出预期。我国海外并购中出现"中国溢价"是由并购方追求协同效应与急于获得能矿资源心态的内在因素,以及政治和文化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为降低我国海外并购的溢价率,提高我国并购的成功率,本文提出了要谨慎评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严格控制溢价的合理区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溢价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海外并购增长势头强劲,但多以失败告终。基于此,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在并购中有溢价现象存在;价格因素需在消除政治偏见、经济威胁等前提下才能够发挥作用;东道国政府对我国并购行为有多种怀疑和猜测,归纳起来是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这种恐惧与"中国溢价"的叠加效应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海外并购的成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政治因素 商业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珺 王桂琴
跨国并购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也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分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若干具体措施。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 文化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殿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其他国家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不断增加。这些条约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的重要司法依据,当然也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渊源。中国政府应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双边和多边倡议来促进和保护对外直接投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规范和支持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专门法律,企业在进军海外国际化经营时面临很大的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珊 魏炜 张金鑫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172起对外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利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分别与海外并购溢价呈正相关;国有产权性质会显著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并购溢价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制度距离 文化距离 产权性质 并购溢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轶南 王晓丽
由于传统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侧重时点静态分析,已经很难准确解释现阶段的企业并购行为,本文提出了动态跨国并购动因理论框架,尝试融合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影响因素,运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双向分析轨道,从动态层、宏观层和动因层三个层次入手,分析中国企业对欧盟的跨国并购动因。从时间维度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汇率的波动和欧盟失业率的持续增高降低了中国企业并购欧盟公司的成本、风险和市场的准入门槛;从空间维度看,欧盟有发达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成熟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市场规模大,这些因素是吸引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以并购形式进入欧盟市场可大大降低欧盟的技术壁垒对中国产品出口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运
本文通过对跨国并购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跨国知识溢出的正向及逆向效应的分析,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正向溢出主要通过行业内的水平溢出(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间的垂直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中垂直溢出的效应较大。与绿地投资相比,跨国并购的知识溢出对于东道国本地的创新和增长效应更大一些、更快一些,而逆向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母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的知识溢出来实现。通过对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本文验证了OFDI逆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跨国并购的逆向溢出效应没有绿地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卫平 薛求知
跨国并购面临着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差异。双重文化差异既可能造成跨国并购的文化冲突 ,也可能带来文化创新方面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契约观和资源观的分析 ,认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管理就是“多元统合”的过程 ,是跨国并购中东道国企业原有心理契约的继承与修改的过程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 ,从而在跨国公司中形成多元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增加文化差异创造的文化价值 ,进而增强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
关键词:
跨国购并 文化差异 心理契约 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琳 鲁爱华 张秋生
并购方的管理者常被指责支付的溢价过高而导致了并购的失败。本文认为 ,传统的贴现现金流量法低估了并购的战略价值 ,实物期权理论可以较好地使我们了解管理者通过并购手段创造各种期权或获取被并购方所拥有的有价值期权的战略思想 ,为并购的价值评估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控制溢价 期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云 王琳
企业并购的成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目标企业的定价适当与否,而在并购定价决策中溢价的计量与分配则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并购溢价的计量问题,对比了现金流量折现法与实物期权法,指出实物期权法在溢价的计量方面优于现金流量折现法,对并购溢价的分配从完全且完美信息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优分配比率。
关键词:
并购 博弈 实物期权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仕华 李维安
Kahneman(2003)在总结决策者的非理性特征时,发现除了过度自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理性特征——锚定效应。已有研究只考察了并购溢价决策中高管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因素,尚未考察锚定效应的非理性因素。本文旨在考察并购溢价决策中的锚定效应。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并购事件样本,结果发现:并购溢价决策虽然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锚定效应。具体来说,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内在锚,不存在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内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外在锚,不存在内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外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同时存在内在锚和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中仍然会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