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08)
2023(19598)
2022(16407)
2021(15045)
2020(12532)
2019(28449)
2018(28092)
2017(54125)
2016(29504)
2015(33151)
2014(33073)
2013(32760)
2012(30525)
2011(27644)
2010(28175)
2009(26814)
2008(26885)
2007(24604)
2006(22168)
2005(20420)
作者
(86662)
(72468)
(72025)
(68483)
(46066)
(34453)
(32887)
(27999)
(27154)
(26021)
(24655)
(24180)
(23043)
(22928)
(22573)
(22100)
(21737)
(21449)
(20979)
(20819)
(18121)
(18029)
(17574)
(16412)
(16346)
(16251)
(16204)
(16136)
(14607)
(14355)
学科
(128026)
经济(127852)
(102769)
管理(97543)
(88358)
企业(88358)
方法(50715)
数学(40762)
(40516)
数学方法(40375)
(39137)
中国(36977)
业经(36313)
(30565)
地方(28906)
农业(27569)
(25654)
财务(25607)
财务管理(25546)
(24273)
贸易(24254)
企业财务(24188)
(23528)
(22687)
银行(22636)
技术(22272)
(22144)
(21751)
(21636)
理论(21309)
机构
学院(432865)
大学(427678)
(180032)
经济(176200)
管理(164063)
研究(145886)
理学(139073)
理学院(137505)
管理学(135418)
管理学院(134597)
中国(114304)
(90979)
(89336)
科学(86662)
(74815)
(74740)
(69103)
财经(69044)
中心(67121)
研究所(66538)
(62318)
业大(61826)
农业(58491)
北京(57722)
(56082)
师范(55549)
(54783)
经济学(54675)
(52072)
财经大学(50608)
基金
项目(272515)
科学(214648)
研究(203836)
基金(195519)
(168890)
国家(167323)
科学基金(143432)
社会(129778)
社会科(122929)
社会科学(122894)
(108555)
基金项目(103012)
教育(93856)
(90230)
自然(89801)
自然科(87650)
自然科学(87625)
自然科学基金(86106)
编号(84283)
资助(78827)
成果(69609)
(62568)
重点(61565)
(60283)
(58943)
课题(58746)
创新(54476)
(53735)
国家社会(53176)
(52243)
期刊
(214413)
经济(214413)
研究(132588)
中国(91477)
(72817)
(70982)
管理(65248)
学报(63656)
科学(59791)
教育(48914)
大学(48811)
农业(47705)
学学(45946)
(45756)
金融(45756)
技术(38674)
业经(37239)
财经(35060)
经济研究(32918)
(30253)
问题(28553)
(26615)
(23214)
技术经济(22867)
商业(20812)
现代(20521)
(20361)
理论(19941)
国际(19821)
世界(19654)
共检索到67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洋  王骏  刘盾  欧国立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失去了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因此,需要对其"去工业化"。但"去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摒弃制造业,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对制造业进行细分,分别制定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制造业崛起、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发展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国际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经验,比较分析了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同路径的适用基础、风险、收益等。最后结合山西省情,为山西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殷德生  
本文分析了世界大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逻辑。描述了东京-神户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以及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圈层结构以及产业转移过程,剖析了中国东部都市圈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新型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莹莹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我国富煤少油,所以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际油价高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我国煤炭资源的战略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武优勐  
研究目标:厘清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部地区制造业分布格局,提出高质量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方法:使用重心分析法、集中率指数、空间分散度指数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构建静、动态区位熵指数识别西部地区优势制造产业。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制造业在全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制造业总体重心向东移动,与西部中心偏离度增大,空间分布趋于非均衡化;制造业集中度较高,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主要集中地为川-渝-陕,集聚度有所上升;优劣势制造产业分布与东部地区形成互补格局,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研究创新:从多维视角测度并分析西部地区制造业分布格局,揭示西部地区制造业分布特点及形成动因。研究价值:把脉西部地区制造业分布及发展现状,为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发挥西部地区制造业比较优势、推动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琼  
服务化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式。新常态经济下,如何选择合理路径,把握服务化转型契机,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资本结构、成本结构和资本占有水平对企业绩效也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张世凤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整合是适应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下一阶段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和效率,充分释放潜在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和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体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充分认识了现代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出现新特征,基于此,深入剖析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发展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蒙  宋世民  
促进农业信托业务的发展,是实现农业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了解农业信托融资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信托融资模式,对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信托的融资模式分为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均具有各自的特征、操作模式和金融功能。结合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业信托发展路径,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赵玉英  
通过构建2000-2011年的对数—线性模型,从空间分层和行业分类两个角度对我国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1)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大型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3)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中等城市的产业发展,应注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且适当加大对消费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是中等城市吸纳新一代劳动力的主力军,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李鹤毅  陆海曙  
运用CCR模型和SBM模型分别测算了在期望产出视角下和非期望产出视角下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值,构建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较好的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各省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大异质型。(2)考虑非期望产出时,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制度、技术进步开放制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结构、环境规制、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强化非期望产出再次利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效利用绿色科学技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李鹤毅  陆海曙  
运用CCR模型和SBM模型分别测算了在期望产出视角下和非期望产出视角下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值,构建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较好的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各省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大异质型。(2)考虑非期望产出时,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制度、技术进步开放制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结构、环境规制、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强化非期望产出再次利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效利用绿色科学技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肖冰  张群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东部地区为例,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东部地区各子系统及整个东部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并总结出东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很好依据。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社会将呈现出全方位融通协调,东、中、西部地区产业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社会主义和谐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