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2)
2023(8753)
2022(7559)
2021(7097)
2020(5940)
2019(13936)
2018(13774)
2017(26552)
2016(14654)
2015(16584)
2014(16835)
2013(17015)
2012(16124)
2011(14709)
2010(15030)
2009(14193)
2008(14473)
2007(13603)
2006(11960)
2005(10639)
作者
(44699)
(38141)
(37905)
(36042)
(23593)
(18332)
(17040)
(14937)
(14127)
(13362)
(12898)
(12592)
(11933)
(11922)
(11747)
(11739)
(11621)
(11052)
(10930)
(10764)
(9640)
(9348)
(9346)
(8711)
(8696)
(8644)
(8598)
(8223)
(7887)
(7767)
学科
(69371)
经济(69322)
(49765)
(48280)
管理(37595)
农业(32933)
方法(28063)
(27164)
企业(27164)
数学(24823)
数学方法(24632)
业经(19765)
地方(16659)
中国(16110)
(14873)
(13496)
环境(13450)
(13335)
(12770)
贸易(12765)
(12444)
农业经济(12393)
(12331)
(10295)
发展(10047)
(10031)
(9804)
(9532)
农村(9512)
(9417)
机构
学院(222787)
大学(217601)
(93738)
经济(91787)
管理(84792)
研究(74853)
理学(73167)
理学院(72404)
管理学(71228)
管理学院(70843)
(60918)
中国(58879)
科学(47404)
农业(46743)
(45223)
业大(41008)
(40007)
(39285)
中心(36467)
研究所(35567)
(35306)
财经(31598)
(29081)
师范(28829)
农业大学(28657)
(28555)
北京(27898)
经济学(27765)
(27716)
经济管理(26565)
基金
项目(145113)
科学(112971)
研究(107179)
基金(103691)
(90192)
国家(89306)
科学基金(75416)
社会(68156)
社会科(64084)
社会科学(64058)
(59023)
基金项目(55935)
(48156)
自然(47201)
教育(47099)
自然科(45988)
自然科学(45972)
编号(45461)
自然科学基金(45128)
资助(41115)
成果(36127)
(34348)
(33354)
重点(32366)
(32300)
课题(30116)
(29675)
国家社会(27900)
科研(27878)
创新(27687)
期刊
(111849)
经济(111849)
(65729)
研究(60012)
中国(44768)
农业(44390)
学报(37852)
科学(34681)
(30797)
大学(28885)
学学(27688)
业经(25223)
管理(24343)
(22158)
金融(22158)
(20894)
教育(18780)
技术(18455)
问题(16730)
财经(15315)
农业经济(14991)
农村(14850)
(14850)
(14742)
经济研究(14408)
(13130)
资源(12458)
世界(12253)
技术经济(12152)
经济问题(12098)
共检索到33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友根  
本文从农村环境承载力的"由来"出发,对国内外农村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以2006年为参照年份,以全国为参照区域,采用农村相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计算出西部各地区的农村环境承载指数,并以此为据,推演出西部一些地区农村环境退化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破坏的恶性循环等相关论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鹏  
基于供需比较的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对西部12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各省省情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和创新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红  何群  
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空问和时间,但却带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违背环境承载力的结果。因此,重新审视环境承载力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伟  陈伟国  
通过对Solow模型和干中学模型的扩展,阐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论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西部12省市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综合承载力增强,但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超载状态非常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微微  易中懿  徐雪高  
[目的]通过测算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来评价我国农业生产污染状况,并据此对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提出建议。[方法]利用中国2006、2014年七大农区24省份统计数据,采用过剩氮和水盈余方法测算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污染风险。[结果]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能够承载农业生产总量,但其环境警报值不断向污染威胁临界值逼近,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华南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汾渭平原和河套灌区的农业生产对环境存在略微的污染风险;甘肃新疆和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污染风险最为严重。[结论]可适当增加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华南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加强汾渭平原和河套灌区的污染物质消减措施;强制实行甘肃新疆和黄淮海平原的生产总量控制与污染消减措施。同时,还可以从节水技术、减排技术、作物耕作制度、农牧循环体系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微微  易中懿  徐雪高  
[目的]通过测算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来评价我国农业生产污染状况,并据此对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提出建议。[方法]利用中国2006、2014年七大农区24省份统计数据,采用过剩氮和水盈余方法测算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污染风险。[结果]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能够承载农业生产总量,但其环境警报值不断向污染威胁临界值逼近,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华南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汾渭平原和河套灌区的农业生产对环境存在略微的污染风险;甘肃新疆和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污染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娜  王伯铎  崔晨  张秋菊  
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环境)能否承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以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固废排放等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崇杰  关卉  朱永安  鲁磊  孙媛媛  
通过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设置情景分析定量预测未来湛江市重要开发活动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环境承载安全程度体系,判断水环境承载的安全程度,提出提高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针对性措施与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林泉  文正祥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分析、研究 ,不但是对一旅游地进行开发、规划的有效工具 ,也不仅是被动地控制游客流量 ,不使其超过承载力的某一阀值 ,更重要的是 ,通过它可以指导我们主动地对旅游地进行合理管理 ,更好地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这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本文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来分析云南丽江云杉坪景区的合理环境承载力及合理的资源配置 ,以期为旅游规划和景区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振刚  李黎黎  杨润田  
[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成为指导空间发展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促进合理使用,开展了此项研究。[方法]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以来CNKI中文核心数据库中的有关承载力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就承载力定义、承载支撑系统、承载压力系统、两者作用关系及结果运用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近15来,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两个最主要领域,生态足迹是使用频次最多的研究方法,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研究的主要服务目标。承载力主要由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作用关系和弹性结果4个要素构成,承载支撑力具有客观性、结构性的特点,承载压力具有能动性、相对性的特点,作用关系受主客体作用机理约束,承载力大小受社会价值观影响,是一个弹性结果。承载力研究存在研究对象泛化、研究尺度随意化、研究内容孤立化、结果评价主观化等问题。[结论]建议以人地关系思想来指导承载力研究,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尺度,统筹考虑人地关系中的"地"的客观性和"人"的能动性,恰当使用评价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玲燕  杜建国  刘高峰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伟  
本文从农村人口承载力的视角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在农业农村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趋势下,依靠农业农村10%左右的GDP占比支撑总人口占比超过40%的农村居民实现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是异常困难的,乡村没有能力承担超过其人口承载能力的责任和功能。如果不能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乡村振兴的系列目标很难实现;要防止因为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在政策层面"农村一边倒"。要在城镇化大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要素总量过剩但质量素质不高问题,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吸引优质要素注入、优化乡村要素结构,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推动超出乡村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的存量要素转移和优化,将乡村闲置和低效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挖掘提高农村存量要素的潜力和效率,逐步实现城乡产出、人口、要素的总量和结构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长亮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变过程,它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这就要求城镇化应以城镇承载力为基础,因此就要对城镇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文章首先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分析,然后构建了城镇承载力系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部的六个省的29个城镇的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这些城镇的承载力与城镇等级、资源富集程度、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