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3)
2023(10749)
2022(9057)
2021(8505)
2020(7156)
2019(16532)
2018(16055)
2017(31454)
2016(17065)
2015(19344)
2014(19587)
2013(19700)
2012(18658)
2011(16854)
2010(17482)
2009(16918)
2008(16418)
2007(15457)
2006(13771)
2005(12583)
作者
(50627)
(42760)
(42470)
(40703)
(26625)
(20630)
(19416)
(16623)
(16096)
(15328)
(14496)
(14370)
(13402)
(13328)
(13271)
(13252)
(13020)
(12379)
(12307)
(12257)
(10690)
(10628)
(10576)
(9883)
(9744)
(9718)
(9676)
(9349)
(8826)
(8748)
学科
(77905)
经济(77830)
(55392)
(50691)
管理(42296)
农业(33757)
(33365)
企业(33365)
方法(29753)
(27064)
金融(27061)
数学(26697)
数学方法(26406)
中国(26135)
(25778)
银行(25756)
(24866)
业经(21862)
地方(20852)
(20842)
(19569)
(14752)
贸易(14740)
(14353)
(13851)
(12739)
财务(12702)
财务管理(12663)
农业经济(12648)
(12571)
机构
学院(251891)
大学(246387)
(107922)
经济(105548)
管理(93027)
研究(86723)
理学(78747)
理学院(77884)
管理学(76578)
管理学院(76125)
中国(74996)
(62823)
科学(52003)
(51497)
(50367)
农业(48086)
(45535)
中心(43863)
业大(42524)
研究所(40673)
(40490)
财经(38945)
(35054)
经济学(32933)
(32862)
(32685)
北京(32544)
师范(32418)
经济学院(30014)
(29505)
基金
项目(157736)
科学(122439)
研究(118991)
基金(112123)
(96667)
国家(95718)
科学基金(80649)
社会(75141)
社会科(70800)
社会科学(70775)
(63683)
基金项目(59793)
教育(52555)
(51955)
编号(50881)
自然(49233)
自然科(47988)
自然科学(47974)
自然科学基金(47106)
资助(45410)
成果(41627)
(36722)
重点(35502)
(35080)
(34986)
课题(34307)
(32576)
(31306)
国家社会(30748)
创新(30435)
期刊
(129215)
经济(129215)
研究(75338)
(67153)
中国(52882)
农业(44804)
(42417)
金融(42417)
学报(39733)
(39248)
科学(36341)
大学(30646)
学学(29246)
管理(28012)
业经(26611)
教育(22667)
(20961)
技术(20680)
财经(19348)
问题(18805)
经济研究(17540)
(16554)
农村(16102)
(16102)
农业经济(15350)
(15114)
世界(13852)
经济问题(13240)
技术经济(13218)
理论(12955)
共检索到39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锐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资金的短缺,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对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非正式金融兴起的原因、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针对非正式金融的政策建议展开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恒怡  
与正式金融相比,非正式金融在农村地区有着更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资金的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和发展受到压制。本文从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的界定出发,描述了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非正式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对其管理应采取疏导的手段,不能一味采取压制的手段,同时考虑到农村现有金融机构不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资金的需求,应合理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川西北片区课题组  赵明光  侯丰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冯兆星  吴喆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现阶段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将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寄希望于小城镇与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在系统分析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及小城镇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以小城镇和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主要作为吸纳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提出质疑。在分析政府为何偏爱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的基础上,将发展大中城市、大中城市边缘及交通干线上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及劳务输出作为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琦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然而,通过在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法人治理结构还是在行业管理体制及经营风险补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限制其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思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采取“动态”的股份合作制;在经营上实行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混合经营制;在行业管理上实行省级信用联社和县(市)级信用社的两级法人体制。并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童  
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西部“两基”攻坚战的启动,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教育资源缺乏、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水平的支持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在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同时,应注意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建设,发挥地方师范大学在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效益,实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敏娟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严重为基本立足点,以可持续利用为视角,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关系,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微观、中观、宏观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与微观经营者增收互动机制;健康发展农村资源中观组织机制;重新定位农村资源政府干预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礼文  
文章从农村社区的视角,通过对非正式金融的系统研究,揭示了非正式金融的运行模式和演化规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礼文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国家,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发展历史都远远悠久于正式金融制度,正式金融制度都是在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研究最初的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形成和起源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发俊  白永平  牛剑平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金融状况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金融要素逃逸现象比较严重。从制度改进的角度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等分析了西北地区落后经济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克服西北地区制度路径依赖的有效对策等。通过中央政府、西北地区政府和金融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政府的有作为是推进西北地区制度改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杰  尚长风  
农村金融市场中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二元”分割与共存是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普遍现象。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浅层次上来看是金融抑制政策的扭曲效应,深层次因素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中小微型企业自身的信息不透明与可抵押担保能力的不足所致。非正式金融在处理有关中小微型企业的“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也正是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应该着眼于正确理解正式与非正式金融体系的应有地位,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均衡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海清  李世平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供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如果新的能源不能稳定自给,农民在经济贫困的条件下,必然回复到砍伐生物质能源的传统上去,农村生活能源的解决是退耕还林的一个重要能源支撑。本文在介绍西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沼气池建设与退耕还林推进的规模与区域适宜度的二重性约束关系,并提出与退耕还林还草协调发展的能源支撑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丙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在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概况描述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选取的各指标的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定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等级的严重程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即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