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2)
2023(14329)
2022(12185)
2021(11135)
2020(9579)
2019(21888)
2018(21711)
2017(42674)
2016(23147)
2015(26150)
2014(26300)
2013(26139)
2012(24425)
2011(22037)
2010(22624)
2009(21525)
2008(22139)
2007(20427)
2006(18255)
2005(16833)
作者
(67113)
(56251)
(56234)
(53576)
(36128)
(26765)
(25672)
(21755)
(20974)
(20352)
(19140)
(18658)
(18255)
(17982)
(17765)
(17248)
(16900)
(16737)
(16396)
(16186)
(14010)
(13999)
(13806)
(12796)
(12705)
(12617)
(12602)
(12584)
(11247)
(11233)
学科
(102379)
经济(102236)
(94825)
管理(85719)
(84219)
企业(84219)
方法(43921)
(35133)
数学(34310)
数学方法(33965)
(33713)
业经(31083)
(26573)
贸易(26559)
(25822)
(25709)
中国(24526)
(24168)
财务(24114)
财务管理(24070)
农业(22776)
企业财务(22751)
(20015)
技术(19669)
地方(19061)
(18026)
(17777)
理论(17712)
(17514)
(16660)
机构
学院(345358)
大学(340229)
(151943)
经济(148887)
管理(136726)
理学(116071)
理学院(114938)
管理学(113422)
研究(113056)
管理学院(112753)
中国(89673)
(74852)
(70546)
科学(63813)
财经(57717)
(57244)
(57081)
(55577)
(52022)
中心(51949)
研究所(50565)
业大(47067)
经济学(45696)
农业(44725)
北京(44474)
(43103)
财经大学(42040)
经济学院(41339)
(40678)
(40643)
基金
项目(213208)
科学(169038)
研究(160986)
基金(155131)
(132205)
国家(130997)
科学基金(113620)
社会(103242)
社会科(97964)
社会科学(97937)
(83897)
基金项目(81461)
教育(73216)
自然(71402)
自然科(69700)
自然科学(69680)
(68968)
自然科学基金(68511)
编号(66147)
资助(63612)
成果(54491)
(48424)
重点(47549)
(46936)
(46568)
课题(45442)
(44543)
(43662)
创新(43128)
(42400)
期刊
(178326)
经济(178326)
研究(105556)
中国(68097)
(62719)
管理(55479)
(54316)
学报(45302)
科学(44480)
(36822)
金融(36822)
农业(36418)
大学(35646)
学学(33759)
教育(31837)
技术(31128)
业经(30531)
财经(29436)
经济研究(27648)
(25323)
问题(24237)
(23683)
(21362)
国际(20840)
技术经济(19659)
世界(17978)
现代(17283)
财会(17264)
商业(17070)
理论(15938)
共检索到536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举红  杨朝晖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宜采取三项策略:一是以补偿贸易、技术引进和贸易壁垒的方式,对装备制造业实施行业保护;二是通过网络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紧密结合,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对外贸易总量;三是通过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出口补贴、自创品牌和整体营销,抢占装备产品的国际市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伟丽  袁畅  
文章基于产品内贸易理论视角,针对深圳市制造业中13-42类产业,与《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相协调,利用Hummels(2001)提出的垂直专业化概念,通过分析《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企业月度数据和深圳海关的宏观数据,得到各产业和深圳市的VS和VSS值,对深圳市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辉煌  杜运苏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茜  廖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个部门1987~2009年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各部门对外贸易竞争力变化情况,探寻各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大多数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我国比较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中、高级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国内资本积累初具规模,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强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充分利用外部经济,促进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协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恽  
欧盟新近实施的REACH构成对我国外贸的一种贸易技术壁垒,这一贸易技术壁垒将对我国化工行业及其相关下游行业的进出口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将在REACH的实施之后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REACH带给我们的并不应当仅仅是诸多挑战,我国的化工行业及其下游行业也应当积极地抓住这一机遇,提高认识,完善预警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实施联合注册,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伟  彭秋莲  
尽管中国制造业产品市场的卖方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规模报酬越来越明显,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却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强,从而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改善。对外贸易扩大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增强的重要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廖芳  姜茜  谢家智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外部经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国际贸易作为连接外部经济和国内经济的重要桥梁,它的发展与变化不仅直接传递了外部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反映了本国产品竞争力的变化,而且通过促进国内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然而,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结合2000~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并利用倍差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动态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本土市场效应不能孤立分析,二者具有紧密联系。并非所有地区在行业本土市场效用都相同,资本丰裕型地区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而劳动丰裕型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特征也会导致地区在不同行业的本土市场效应的差异。研发投入水平、人均工资水平、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对资本密集型较大地区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而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对劳动丰裕型较大地区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标准的贸易理论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标准而言,贸易自由化会使实施严格环境规制的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移至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的"污染避难所"。本文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分析:第一,通过检验我国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中的污染含量,以此观察我国是否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生产;第二,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模式的变动,并对污染密度与RCA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考察贸易自由化是否使我国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出口。所得结论是,一国的环境政策对其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这一"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不能成立。相对于资本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反映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制造业经济绩效水平、利用外资情况、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业空间地理集聚程度的总资产贡献率、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分别与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总资产贡献率则与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经验结论,本文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引用外资、改善企业技术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来提升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数据检验、Granger检验(行业和部门两个层面)等计量方法就1987-2007年制造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长期内表现明显,但是短期效应却非常小;进口贸易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志刚  
为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态与途径,寻求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在长期中的发展,本文从行业内贸易与净贸易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角度,对我国的制造业对外贸易形态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各产业贸易形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并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传统的进口产业成为或正在成为我国出口产业或创汇产业,某些资源性出口产业也正在或已经转变成进口产业。相应的行业内贸易发展成为我国贸易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卉  张昌兵  
在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应该充分发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作用,实施强硬的和适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并提出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立卓  杨文举  唐丽淼  
利用改进的C-H模型,就贸易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对中国各制造业部门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存量对制造业各行业的TFP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8项吸收能力都对技术密集型部门通过贸易渠道吸收溢出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技术密集型部门通过贸易渠道获得技术具有学习能力的"门槛效应";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技术上已存在瓶颈。改革意愿和制度因素与贸易的交叉项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TFP影响均不显著。因而,在新常态背景下,改变我国贸易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将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对外开放中,对外贸易是其主要内容,与一国或地区内部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研究的新论题,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转型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力量,对外贸易已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在国别尺度还是在小范围地域尺度,生产地理的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作为"松脚型"产业,在市场、政府和全球化力量下不断实现空间重组,对外贸易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