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1)
- 2023(8369)
- 2022(7195)
- 2021(6537)
- 2020(5829)
- 2019(13604)
- 2018(13141)
- 2017(25995)
- 2016(13834)
- 2015(15643)
- 2014(15998)
- 2013(16090)
- 2012(15094)
- 2011(13563)
- 2010(14045)
- 2009(13740)
- 2008(13111)
- 2007(12126)
- 2006(10461)
- 2005(9606)
- 学科
- 济(60869)
- 经济(60813)
- 业(43655)
- 管理(41034)
- 企(36563)
- 企业(36563)
- 方法(30538)
- 数学(27292)
- 融(27172)
- 金融(27170)
- 数学方法(27098)
- 银(24504)
- 银行(24484)
- 行(23642)
- 中国(21161)
- 财(20568)
- 农(15722)
- 务(14846)
- 财务(14819)
- 财务管理(14787)
- 制(14675)
- 企业财务(14210)
- 地方(13090)
- 业经(12676)
- 贸(11901)
- 贸易(11892)
- 易(11593)
- 中国金融(11205)
- 农业(10917)
- 学(10771)
- 机构
- 大学(204000)
- 学院(202967)
- 济(88267)
- 经济(86393)
- 管理(78308)
- 理学(66963)
- 理学院(66273)
- 管理学(65226)
- 研究(65162)
- 管理学院(64852)
- 中国(57727)
- 财(43486)
- 京(41579)
- 科学(37915)
- 财经(34597)
- 农(34506)
- 中心(33353)
- 所(33330)
- 经(31255)
- 江(30794)
- 研究所(29957)
- 业大(29141)
- 经济学(28281)
- 农业(27292)
- 北京(26320)
- 经济学院(25861)
- 财经大学(25743)
- 州(25298)
- 范(23957)
- 融(23749)
- 基金
- 项目(128940)
- 科学(100905)
- 基金(94331)
- 研究(93571)
- 家(80990)
- 国家(80303)
- 科学基金(68955)
- 社会(59517)
- 社会科(56641)
- 社会科学(56618)
- 省(50269)
- 基金项目(50118)
- 自然(44416)
- 自然科(43401)
- 自然科学(43388)
- 教育(43208)
- 自然科学基金(42642)
- 划(41826)
- 资助(39715)
- 编号(38309)
- 成果(31185)
- 部(29336)
- 重点(28778)
- 发(27453)
- 创(26954)
- 课题(25638)
- 教育部(25444)
- 科研(25286)
- 创新(25217)
- 大学(24779)
共检索到307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昊
一、我国虚假金融广告发布及投资者损害认定情况(一)虚假金融广告发布的主要形式一是高息诱惑,诱骗金融消费者。《广告法》第25条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不得对未来效果、收益或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但在各类违法金融广告中,"稳赚不赔"、"高额收益"是常见"话术"。如自2015年9月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对其理财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宣传用语中使用"稳赚不
关键词:
金融广告 误导性广告 投资者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鸣 莫丹
如何估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一直是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结果表明,司法实践在揭露日认定和系统风险扣除等问题上缺乏共识,原因主要在于欺诈市场理论仅揭示了虚假陈述影响证券价格,但并未明确其在何时以及如何作用于市场价格。以有效市场假说弥补上述理论不足,可以推导出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对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件研究分析显示,被处罚股票仅在《调查通知书》公告日出现平均约为-12.03%的显著超额负收益。该研究拓展了我国司法实践关于投资者损失的估计模型,有助于提高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柴珂楠
日本法院在2011年审结的"西武铁道"证券虚假陈述案中,明确了以"实际价值法"计算损害额、以民诉法248条的损害额认定制度填补非虚假陈述因素的计量困难、并体现出弱化虚假陈述实施日的特点。我国目前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为依据计算虚假陈述损害额,存在如"系统风险"无法囊括非虚假陈述因素、诱多模型无法适应证券市场新变化、退市公司损害额认定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结合日本实践的可取之处和我国国情,试图探讨虚假陈述损害额认定制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西武铁道 虚假陈述 损害额 证券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阳勇 梅斌 杨陈
虚假房屋按揭贷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按揭的特征、表现形式、危害性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金凤
会计政策选择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分析 ,并阐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目的是为了操纵利润
关键词:
会计政策 虚假变更 会计信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国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该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存在认识和运用上的混乱,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统一的具体适用标准,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结果差异很大,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法治的统一原则。因此,完善有关侵害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刚
文章简述了虚假广告的内涵,阐述了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等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学华 于林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对于我国经济的危害极大,任由其泛滥,会严重地破坏我国尚未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虚假广告对经济的危害出发,分析了治理虚假广告的法律依据,并对依法治理虚假广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虚假广告 经济 危害 依法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宾容 于一
本文认为造成产业损害的原因不仅仅是限在贸易领域,而产业损害不仅仅是现实的损害,还应该包括潜在的产业损害威胁以及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阻碍。当作为反倾销摩擦中的"受害者"——进口国时,应冷静分析倾销原因,综合考虑整个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最终采取适当手段应对;对于国外歧视性反倾销,国家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必要时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损害 倾销 救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鲁 王露爽 冯东阳
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再一次凸显了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认识并反思此次异常波动的原因,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监管改革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海外成熟市场普遍将"投资者适当性"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统筹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监管改革之间的关系,对稳定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培育合格投资者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国际经验,证监会制定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其定位、功能、适用性等方面有待市场检验。如何在新一轮监管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鲁 王露爽 冯东阳
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再一次凸显了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认识并反思此次异常波动的原因,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监管改革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海外成熟市场普遍将"投资者适当性"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统筹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监管改革之间的关系,对稳定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培育合格投资者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国际经验,证监会制定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其定位、功能、适用性等方面有待市场检验。如何在新一轮监管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更好地发挥其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远 方清德
虚假投资现象之探析王志远,方清德所谓虚假投资就是用“空投”或“变相空投”甚至不投的方法让中方企业戴一顶合资企业的“帽子”,披一件“洋衣”,完全享受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外方从中谋取不应得的利益,俗称“白斩”。半真半假投资是外商为了将投资的风险降低到极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汤欣 杨祥
万福生科与海联讯补偿方案为在司法程序之外,及时、高效地赔付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受害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可资推广的模式。但若严格依循现行证券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两案的补偿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同一案件中的多项虚假陈述行为,应当作出恰当的切割,使各项虚假陈述行为与其各自一一对应的揭露日或更正日均构成应予赔偿的情形;同时,若存在对同一虚假陈述行为以"挤牙膏"的方式分次加以揭示的情形,也应当将每一次部分揭露或部分更正之日均视为具有独立性的揭露日或更正日,从而形成多种补偿情形,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宏涛 杨彬 王维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广告逐渐成为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性能、价格与种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虚假广告充斥市场,部分商品经营者通过虚假广告获取超额利润,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利用博弈论理论,建立虚假广告主、政府及寻租者的三方博弈模型,对虚假广告的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虚假广告治理的建议,以期能对完善虚假广告的治理模式有所启示。
关键词:
虚假广告 三方博弈 寻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