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6)
- 2023(11224)
- 2022(9610)
- 2021(8893)
- 2020(7546)
- 2019(17278)
- 2018(16848)
- 2017(32121)
- 2016(18043)
- 2015(20037)
- 2014(19912)
- 2013(19503)
- 2012(18298)
- 2011(16511)
- 2010(16335)
- 2009(14912)
- 2008(15007)
- 2007(13461)
- 2006(11454)
- 2005(9932)
- 学科
- 济(69316)
- 经济(69241)
- 管理(49813)
- 业(47217)
- 企(37386)
- 企业(37386)
- 方法(33089)
- 数学(29466)
- 数学方法(29190)
- 农(21184)
- 财(19319)
- 学(17358)
- 中国(16918)
- 地方(15125)
- 业经(15063)
- 贸(14464)
- 贸易(14461)
- 农业(14125)
- 易(14011)
- 制(13563)
- 务(12153)
- 财务(12123)
- 财务管理(12090)
- 环境(11612)
- 企业财务(11378)
- 和(10668)
- 银(10098)
- 技术(10079)
- 银行(10030)
- 融(9445)
- 机构
- 大学(256338)
- 学院(255155)
- 济(98438)
- 经济(96271)
- 管理(94798)
- 研究(88868)
- 理学(82677)
- 理学院(81583)
- 管理学(80046)
- 管理学院(79569)
- 中国(65927)
- 科学(60345)
- 农(55568)
- 京(54522)
- 所(47178)
- 业大(45931)
- 农业(44545)
- 财(44213)
- 研究所(43618)
- 中心(41615)
- 江(38764)
- 财经(35775)
- 范(33741)
- 北京(33455)
- 师范(33271)
- 经(32436)
- 院(32109)
- 州(30568)
- 经济学(29880)
- 农业大学(29643)
- 基金
- 项目(179245)
- 科学(138604)
- 基金(129169)
- 研究(122179)
- 家(116932)
- 国家(115953)
- 科学基金(96692)
- 社会(76265)
- 社会科(72127)
- 社会科学(72101)
- 省(70945)
- 基金项目(69913)
- 自然(66061)
- 自然科(64455)
- 自然科学(64432)
- 自然科学基金(63282)
- 划(61026)
- 教育(55354)
- 资助(51484)
- 编号(48422)
- 重点(41355)
- 发(38576)
- 部(38501)
- 成果(38044)
- 创(36978)
- 计划(36287)
- 科研(35689)
- 创新(34693)
- 课题(33425)
- 大学(32351)
- 期刊
- 济(103919)
- 经济(103919)
- 研究(66864)
- 学报(51692)
- 农(48994)
- 中国(45998)
- 科学(43768)
- 大学(36697)
- 财(35656)
- 学学(34891)
- 农业(32737)
- 管理(29868)
- 教育(21704)
- 融(19978)
- 金融(19978)
- 技术(19803)
- 业(18107)
- 业经(17658)
- 财经(17147)
- 经济研究(16674)
- 版(15352)
- 经(14703)
- 问题(14631)
- 资源(14061)
- 业大(13589)
- 科技(12740)
- 图书(12402)
- 技术经济(12164)
- 商业(11488)
- 农业大学(11456)
共检索到362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特木钦 王占义
荒漠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最终表现形式,荒漠的分布往往与气候变化有着紧密联系。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荒漠治理开始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旨在以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为例,通过对当地荒漠治理前后50年来地区降水量、气温及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简单论述荒漠治理,对生物多样性恢复、气候变化防治之间的联系、影响与价值,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性提供辅证。文章指出生态产品供给侧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国内首次提出,建议设立生态彩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治理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琦
荒漠化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干扰干旱地区的地 -空能量交换平衡机制而产生效力的。旱地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率估计在 5 %~ 10 % ,其中旱地退化的贡献率小于 5 %。温室气体的积累将导致 2 1世纪全球升温 1~5℃。利用NOAA -AVHRR卫星影像监测到 ,Sahara半干旱区边缘的植被变化与年降雨变率有关。 1980~ 1990的十年间 ,Sahara地区 2 0 0mm年降雨量的南界有较大的波动。
关键词:
荒漠化 气候变化 相互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丹 韩芳 陈云云 杨丽萍 陈素华
物候常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一项可靠指标,基于物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荒漠区5种灌木物候的影响,对阐明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对阿拉善左旗荒漠区5种灌木30年来的物候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3-2012年研究区增温明显,气温平均增幅0.43℃·10a-1,降水量无显著变化,气候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2)5种灌木春季物候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枯黄期则表现出显著的提前或不明显的推后趋势,生长季长度有所延长;3)3月均温、4月均温和10月均温对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过去 10 0多年中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 0 6℃ .根据全球多种气候模式的预测 ,到 2 1世纪中期 ,全球年平均气温将要升高 1~ 3℃ ,全球降水量增加 3 %~ 15 % .对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 ,到 2 0 5 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增暖 0 5~ 1 0℃ ,年降水量有所减少 ,2 0 5 0年以后年均温可能增加 2~ 3℃ ,降水量减少 1%~7 5 % ,未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呈变暖变干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与东部相比将更暖更干 .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 ,从事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未来我国气候的这种变化 ,做出具体的战略部署 ,采取强有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化防治 生态用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骆耀峰 姚顺波
以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平罗县、中卫市为样本区域,利用荒漠化生态治理技术模式的调查数据,采用净现值、动态全部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林业技术经济模型,对4种荒漠治理生态模式收益率的劳动力价格弹性和敏感性进行测度和比较静态分析,以反映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生态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⑴调查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林草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林模式以及封山育林模式都具有较好的内部收益率。⑵不同模式的内部收益率对劳动力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别。⑶当农村劳动力价格在60元/工时以下,4种模式内部收益率依次为:林草复合模式>小流域治理模式>生态林模式>封山育林模式;当农村劳动力价格提高到70元/工时以上,4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爱民 慈龙骏
人类生产系统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作用机制,现代荒漠化过程是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本文对现代荒漠化过程中人为影响的系统分析表明:现代荒漠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结合在一起,实行综合治理,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现代荒漠化过程,人为影响,系统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烨烨 张勇娟 姜芸 李从娟
荒漠草地是干旱半干旱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功能评估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以乌鲁木齐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MOD17A2H GPP和气象数据(降水、温度),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MK)显著性检验等方法,探究2001—2020年乌鲁木齐荒漠草地G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20年来乌鲁木齐荒漠草地GPP多年平均值为94.26 gC·m-2·a-1,整体呈微弱波动上升趋势。(2)各区县荒漠草地GPP均表现为轻微增加趋势,水磨沟区的增长速率最高,其次是沙依巴克区,达坂城区最低。(3)荒漠草地GPP对降水的响应显著高于气温,对降水响应敏感的区域占研究区的59.47%,表明降水是影响乌鲁木齐荒漠草地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4)未来乌鲁木齐市荒漠草地整体会有“部分退化、局地改善”的发展趋势,对于北部及南部地区有退化趋势的区域亟需采取人工补水或补播改良等合理的保护和修复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荒漠草地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特征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Э.Н.巴拉戈維舍斯基 王恩涌
许多科学研究者早就指出,中亚荒漠中各地区的植被是绝不相同的。Б. А.费德琴科、М. Г .波波夫、Р. И阿博林、Е. П科罗文、А. В.普罗佐罗夫斯基等人划分出了各种不同的"荒漠型"(根据气候来划分的)。然而,大多数研究者的这种划分是区域性的。例如,在Е.П.科罗文的最近著作中把荒漠分为"地中海的"(春季降雨最多)和"亚洲中部的"《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ие》(夏季降雨最多)。划分中亚荒漠的地带性原则在不幸早逝的А. В.普罗佐罗夫斯基的着作中就已很透徹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E.B.洛博娃 高以信
苏联荒漠带包括气候炎热而干旱的中亚与哈萨克斯坦的广阔的平原,这里,年平均水量很少超过100毫米,七月的平均温度达30—31°。春季降水量最大。荒漠带的北界为蒿属半荒漠(发育有棕钙土)的分布地区(Областъ),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子飞
近海渔汛消失甚至无鱼可捕等渔场荒漠化成为社会焦点。本文在构建渔业资源衰退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渔场荒漠化现状,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理方向。研究表明:(1)捕捞产量与增量是渔业资源状态的关键,当产量大于增量时渔场呈荒漠化趋势;(2) 1978—2016年,近海渔场荒漠化趋势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近海捕捞量大于可捕量约59%;(3)捕捞强度和生境破坏是渔场荒漠化的主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现有治理政策依赖行政和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不能激发捕捞主体维护资源的集体行动和消除渔民竞争性捕捞的囚徒困境;(4)应从产权、渔民与社区视角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对现有唯利维坦式治理政策形成有益补充,从而扩大渔业资源增量和降低捕捞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法 宋湛谦
本文介绍了用于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有机高分子材料品种 ,讨论了它们在稳定沙土和吸水保水等方面的应用可能及问题 ,提出了新型沙土改良材料的研究开发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