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2)
2023(8002)
2022(7100)
2021(6850)
2020(6017)
2019(13766)
2018(13777)
2017(25602)
2016(14754)
2015(17489)
2014(18025)
2013(17379)
2012(16634)
2011(14991)
2010(15458)
2009(14353)
2008(14715)
2007(13957)
2006(11894)
2005(10695)
作者
(43574)
(36853)
(36541)
(34961)
(23135)
(17745)
(17128)
(14362)
(13674)
(13241)
(12436)
(12260)
(11915)
(11509)
(11507)
(11304)
(11197)
(10937)
(10753)
(10496)
(9267)
(9150)
(8936)
(8706)
(8303)
(8286)
(8252)
(8105)
(7579)
(7573)
学科
(55753)
经济(55697)
管理(38545)
(35392)
(29910)
企业(29910)
方法(28060)
数学(23310)
数学方法(22933)
中国(15981)
(15731)
理论(14415)
(14189)
(13794)
教学(12298)
业经(12120)
教育(12071)
(11286)
贸易(11283)
(10939)
地方(10873)
(10549)
(10392)
农业(10074)
(8647)
财务(8621)
财务管理(8586)
技术(8433)
(8283)
银行(8255)
机构
大学(219291)
学院(214719)
(77688)
管理(75914)
经济(75537)
研究(70669)
理学(64502)
理学院(63630)
管理学(62039)
管理学院(61625)
中国(51410)
(47263)
科学(45727)
(37478)
(36957)
(36507)
(35214)
(34225)
师范(33869)
研究所(33421)
中心(33282)
业大(32720)
北京(30076)
农业(29765)
财经(28914)
(27928)
师范大学(26909)
(25941)
技术(25679)
(24780)
基金
项目(133751)
科学(102143)
研究(100882)
基金(91187)
(78618)
国家(77862)
科学基金(65174)
社会(58793)
社会科(55355)
社会科学(55335)
(54613)
教育(50696)
基金项目(48524)
(45635)
编号(44801)
自然(41604)
自然科(40603)
自然科学(40588)
自然科学基金(39843)
成果(39198)
资助(37907)
课题(31569)
重点(30428)
(29440)
(28159)
大学(28064)
(27491)
项目编号(27253)
(26498)
科研(25521)
期刊
(90047)
经济(90047)
研究(65403)
中国(48351)
教育(43218)
学报(37076)
(34493)
科学(31137)
(30423)
大学(28747)
管理(27018)
学学(25256)
农业(23375)
技术(21314)
(16779)
金融(16779)
图书(15802)
财经(15024)
业经(14692)
经济研究(13388)
(13034)
(12860)
问题(12110)
(11962)
书馆(11184)
图书馆(11184)
技术经济(10936)
(10608)
职业(10591)
理论(10370)
共检索到33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丽丽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并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对原汁原味的英文的理解力,尽快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琳琳  黄姣玲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学习就是对该语言赖以产生的文化的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不仅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首先要立足课堂,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其次要兼顾课外,在活动中有机融入。最后要形式多样,以研究保障渗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爱民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研究生英语教学聂爱民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交际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掌握了语言知识,是不是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呢?Turker和Lambert在谈到交际能力时指出:获得用外语进行交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永杰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困难,扫除文化上的障碍,从而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宜良  
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必须导入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和分类着手,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探索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羽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 ,他们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势必反映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上。因此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种介绍是对口语教学的补充 ,并能帮助学生发展口头交际能力 ,为将来恰当、准确地用英语交流打下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金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教师、教材以及大学英语考试等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利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与沟通。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语言知识掌握得不错,听说读写能力也不差,却不一定能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究其原因,这种交流的失败往往是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造成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重修版中就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景岫  
本文从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被忽视、教师教学观念需更新、西方文化的冲击等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问题,提出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的策略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芝琳  王瑞芝  
本文就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对传统教学法反思的基础上 ,描述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中的教学要素。介绍了在公共外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实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玮超  郭瑾瑜  张云燕  
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质量,而且有助于引领主流文化,让大学生产生情感价值共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需要基于两对矛盾关系与两对统一关系的理性分析,从理念引领、教师引航、课程资源引流、制度保障护航4个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的产物。寻求多元文化教育的学校,立足于文化多元主义,以提高民族、种族意识的课程为特色,引进双语教学,向儿童传授弱势族群的历史与文化。可见,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教育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更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兰英  
在英语教学中,兴趣和方法都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寓教于乐,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玮  杜景芬  高月琴  
党的十八大号召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要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要实现这些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章旨在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应该从学生、教师和利用互联网新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查永军  
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将大学的行政权力化为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大学"行政化"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的独立性,使大学学术及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且助长了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势头。中国大学"行政化"受到中国传统观念文化社会本位观和制度文化"官学合一"设计的影响,更深受执政党观念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和制度文化中的单位制的强力影响。要实现大学"去行政化",需要从观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对传统文化及执政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