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3)
- 2023(10966)
- 2022(9383)
- 2021(8429)
- 2020(7346)
- 2019(16942)
- 2018(16690)
- 2017(32071)
- 2016(17528)
- 2015(20121)
- 2014(20491)
- 2013(20422)
- 2012(19430)
- 2011(17976)
- 2010(18302)
- 2009(17464)
- 2008(17461)
- 2007(16037)
- 2006(14243)
- 2005(13186)
- 学科
- 济(93052)
- 经济(92949)
- 管理(54797)
- 业(48160)
- 企(39881)
- 企业(39881)
- 方法(35210)
- 数学(30944)
- 数学方法(30676)
- 财(22203)
- 中国(20793)
- 地方(20673)
- 学(20345)
- 农(19995)
- 制(19245)
- 业经(17792)
- 体(13706)
- 贸(13659)
- 贸易(13653)
- 地方经济(13558)
- 银(13207)
- 易(13181)
- 银行(13173)
- 融(13065)
- 金融(13061)
- 农业(13015)
- 务(12959)
- 财务(12924)
- 财务管理(12884)
- 环境(12844)
- 机构
- 大学(270836)
- 学院(268328)
- 济(120770)
- 经济(118313)
- 管理(99219)
- 研究(94769)
- 理学(84080)
- 理学院(83098)
- 管理学(81788)
- 管理学院(81259)
- 中国(71791)
- 财(57095)
- 京(56503)
- 科学(56215)
- 所(49259)
- 农(44890)
- 财经(44445)
- 研究所(44181)
- 中心(42748)
- 江(42719)
- 经(39942)
- 经济学(38788)
- 业大(38120)
- 北京(35795)
- 农业(35159)
- 经济学院(34670)
- 范(34353)
- 师范(34016)
- 院(33341)
- 州(32809)
- 基金
- 项目(168390)
- 科学(131812)
- 研究(122960)
- 基金(122213)
- 家(105993)
- 国家(105147)
- 科学基金(89081)
- 社会(79749)
- 社会科(75568)
- 社会科学(75544)
- 省(65542)
- 基金项目(64230)
- 教育(56435)
- 自然(55598)
- 划(54688)
- 自然科(54220)
- 自然科学(54200)
- 自然科学基金(53243)
- 资助(50223)
- 编号(49136)
- 成果(41481)
- 重点(38456)
- 部(38147)
- 发(36981)
- 课题(34438)
- 制(34416)
- 创(34397)
- 国家社会(33345)
- 教育部(32812)
- 创新(32411)
共检索到41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腐败现象有着广泛的经济根源和深刻的制度原因,鉴于腐败有降低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增长和损害社会公平与效率等负面作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规律,指出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机制设计。
关键词:
腐败 委托代理 成本收益理论 寻租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制度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元
文章在简要回顾近年来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大案要案基础上,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腐败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了阐释,认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实行有效的机制改革,才能对金融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
金融腐败 制度经济学 寻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山林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关键词:
腐败成因 腐败治理 高薪养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莫克,杨贤,李怀祖
本文指出政府产品商品化乃腐败之源。按贪污型腐败和寻租型腐败剖析权钱交易过程,分析政府产品供应体制对腐败过程的影响,阐明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腐败网络形成和人才流向寻租部门。讨论了堵塞腐败的途径:限制政府产品数量,削弱政府官员“权钱交易”的动因和提高政府产品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葆
腐败的成因及效应:一个制度经济学分析的框架●刘葆现实生活中,腐败总是与政府、权力、违法乱纪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对腐败的研究通常局限于政治学和法学的领域。然而,任何腐败表象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经济根源,都会因为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以及个人趋利避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关键词:
腐败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因素 制度性努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菊 李金龙
以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现象 ,就应该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 ,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探究。因此 ,要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 ,必须三管齐下 :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打击力度 ,增加腐败的成本 ;通过提高公务员的薪金 ,改革完善招聘晋升制度 ,提高掌权者奉公守法的收益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缩小公权运行的范围 ,减少反腐败的成本。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不腐败 成本 收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世杰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我国现行科研权力暴露出三大弊端:运行透明度低、行使自由度大、垄断性高,由此导致了科研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和科研资源配置的扭曲。这种状况已经并正在危及到我国科技的创新能力。改革科研权力的配置结构和信息结构是反科研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快科研院所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科研规范和科研信任制度,淡化科研界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完善院士制度,则是反科研腐败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官员处于社会的特殊地位,掌握着实权、特权。这种实权、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形成"政治市场",成为商品,进行权钱交易。人的腐败行为总是遵循"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济学原则。加大腐败者的腐败成本,可以减少腐败,从而降低腐败风险。本文分析了腐败发生的原因,对腐败风险决策、成本与收益、风险偏好、以及加大腐败的风险成本与反腐败的博弈等进行了阐述,提出治理腐败的措施。
关键词:
腐败风险 腐败成本 腐败收益 风险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宇明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
关键词:
腐败 需求 供给 公有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厚思 曹文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程厚思曹文文章认为,权力腐败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即社会约束软化、腐败成本过低、腐败利润较高。遏制腐败必须健全以下约束机制: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步伐,将权力的行使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由于政府权力干预所形成的租金公开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蔡继明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可见土地的价值是多么重要!我国的土地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和复杂,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的现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