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8)
2023(7263)
2022(6351)
2021(5653)
2020(4910)
2019(11533)
2018(11288)
2017(22015)
2016(11993)
2015(13980)
2014(14411)
2013(14533)
2012(14044)
2011(13102)
2010(13456)
2009(12777)
2008(12920)
2007(12203)
2006(10660)
2005(9710)
作者
(37679)
(32008)
(31792)
(30610)
(20156)
(15142)
(14615)
(12454)
(11876)
(11316)
(11013)
(10455)
(10173)
(10123)
(9986)
(9941)
(9701)
(9423)
(9169)
(9165)
(8024)
(7958)
(7732)
(7347)
(7300)
(7173)
(6973)
(6933)
(6500)
(6296)
学科
(77031)
经济(76977)
管理(32888)
(29766)
方法(28955)
数学(25879)
数学方法(25708)
(23207)
企业(23207)
地方(18628)
中国(15789)
(15213)
(14564)
(13569)
地方经济(12952)
业经(12757)
(10630)
(10434)
贸易(10430)
农业(10197)
(10009)
(9808)
环境(9428)
(8987)
金融(8985)
(8703)
银行(8683)
(8284)
经济学(8108)
理论(7963)
机构
大学(191592)
学院(190750)
(90866)
经济(89082)
管理(69449)
研究(68242)
理学(58938)
理学院(58244)
管理学(57300)
管理学院(56933)
中国(51210)
科学(40503)
(39938)
(39172)
(35819)
(32428)
研究所(32292)
财经(31182)
中心(30757)
(30180)
经济学(29683)
(28012)
业大(27171)
经济学院(26586)
北京(25527)
农业(25473)
(24769)
师范(24571)
(23385)
(23254)
基金
项目(116543)
科学(90537)
研究(85191)
基金(83604)
(72048)
国家(71457)
科学基金(60158)
社会(55241)
社会科(52287)
社会科学(52267)
(45611)
基金项目(44047)
教育(38807)
(37833)
自然(36907)
自然科(35979)
自然科学(35965)
自然科学基金(35319)
资助(34934)
编号(34430)
成果(28709)
(26743)
重点(26438)
(26277)
课题(23890)
(23361)
国家社会(22788)
教育部(22513)
科研(22162)
大学(22137)
期刊
(108345)
经济(108345)
研究(60315)
中国(35602)
(31608)
(29302)
学报(29288)
科学(26235)
管理(24884)
大学(21881)
学学(20744)
农业(19201)
经济研究(18076)
(17605)
金融(17605)
技术(17398)
财经(16992)
教育(16793)
业经(15152)
(14785)
问题(14366)
技术经济(12353)
统计(11106)
(10964)
(10192)
世界(9791)
商业(9610)
(9444)
经济问题(9380)
理论(9300)
共检索到294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冬晓  齐晓安  
经济和谐思想是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与指向从总体性上力求呈现和谐状态的经济发展理想。经济和谐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经济发展价值关照、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和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要求和客观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静  
本文通过对农场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性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农场低碳经济的发展基本途径,对农场低碳经济在选择未来发展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有效性建议,最后总结了我国发展农场低碳经济的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洪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物质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之后,对精神方面的也有了新的追求,在追求身体健康、身心娱乐的过程中,体育娱乐活动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方式,这就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众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出现积极的响应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也是体育经济地发展基石,为体育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体育经济与体育文化相互结合发展、互相促进,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我国人民精神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对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如何和谐有序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童光荣  
若斯潘经济思想浅析童光荣在1997年5月举行的法国议会大选中,社会党等左翼政党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社会党的第一书记若斯潘入主马提尼翁宫,取代了右翼政府总理朱佩,在法国又一次出现了左右共治的局面。面对着朱佩政府留下的失业率日益攀高,经济发展缓慢,全国性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高  
本文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金融和谐”这一话题,从“和谐”的传统哲学意义入手,对金融和谐的作用意义、理论探索、基础条件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要在经济社会的大框架下来考虑和解决金融问题,要促进各金融单位元素的功能到位与功能互补,要以求实开放的态度注重保护和引导金融的内生成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治军  
西奥多·W·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六十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研究和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以灵  
振兴实业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经济建设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实现中国近代化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探求和熔铸、“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同时,他尤为注重振兴实业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面貌的作用。民国建立之初他以“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并在1917年至1919年间呕心沥血地制订了规模宏伟而又具体翔实的《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万勇  
西方和谐经济思想经历了从重农主义到后凯恩斯主义的演变历程,主要沿着市场和政府两条路径演进,一般具有人本主义色彩、市场体制主导、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特点。西方和谐经济思想表明:建设和谐社会要力图使经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大超  徐圆圆  
在和谐社会道德特质的关照下,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的和谐上,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此为视角,对当前中小学校长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反思,剖析了职业道德关系中不和谐的诸多表现,提出了构建和谐职业道德关系的具体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扬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有许多优点,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信用经济很不发达。通过分析我国信用经济的现状及其不发达的根源,提出构建中国信用经济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和谐社会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太平  
本文认为,生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和谐”,实施生态经济,能促进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促进人的身与心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建国  
《资本论》出版至今已有100多年。今天,当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时,对《资本论》继续深入探索,还可以看到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揭示了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论》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点;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资本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资本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最深刻的内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卫华  
经济有效与和谐增长依赖于良好的经济增长系统,而经济增长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国民精神素质。因在国民精神素质方面有所欠缺,我国难以从制度进步、决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构成经济有效和谐增长的条件。所以,必须加大教育投资,改革教育体制,大力推进内涵正确的教育,在切实改善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基础上,方可实现未来经济有效与和谐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军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