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6)
- 2023(7608)
- 2022(6706)
- 2021(6142)
- 2020(5583)
- 2019(13112)
- 2018(13197)
- 2017(25309)
- 2016(14014)
- 2015(16133)
- 2014(16351)
- 2013(16426)
- 2012(15676)
- 2011(14159)
- 2010(14575)
- 2009(13505)
- 2008(14026)
- 2007(13038)
- 2006(11150)
- 2005(10121)
- 学科
- 济(60994)
- 经济(60929)
- 管理(40668)
- 业(37409)
- 企(30154)
- 企业(30154)
- 方法(29396)
- 数学(26029)
- 数学方法(25751)
- 农(16846)
- 财(16021)
- 中国(14358)
- 学(13708)
- 制(13437)
- 贸(12148)
- 贸易(12146)
- 地方(11988)
- 业经(11985)
- 易(11771)
- 银(11511)
- 银行(11478)
- 融(11203)
- 金融(11200)
- 行(10975)
- 农业(10372)
- 务(9755)
- 财务(9733)
- 财务管理(9690)
- 企业财务(9124)
- 和(9121)
- 机构
- 大学(212046)
- 学院(208917)
- 济(84798)
- 经济(82864)
- 管理(78006)
- 研究(71950)
- 理学(66532)
- 理学院(65716)
- 管理学(64457)
- 管理学院(64052)
- 中国(56249)
- 科学(45561)
- 京(45155)
- 财(40617)
- 农(39324)
- 所(38326)
- 研究所(34690)
- 中心(33761)
- 江(33463)
- 业大(32799)
- 财经(32199)
- 农业(31328)
- 经(29113)
- 北京(28450)
- 范(27863)
- 师范(27567)
- 经济学(26322)
- 州(25882)
- 院(25496)
- 经济学院(23945)
- 基金
- 项目(135433)
- 科学(105247)
- 基金(97994)
- 研究(96547)
- 家(86271)
- 国家(85614)
- 科学基金(71721)
- 社会(60084)
- 社会科(56894)
- 社会科学(56873)
- 省(52472)
- 基金项目(52033)
- 自然(46965)
- 自然科(45854)
- 自然科学(45834)
- 划(45225)
- 自然科学基金(45040)
- 教育(44650)
- 资助(40668)
- 编号(39369)
- 成果(33096)
- 重点(30897)
- 部(30650)
- 发(28928)
- 创(27555)
- 课题(27254)
- 科研(26550)
- 创新(25953)
- 教育部(25794)
- 计划(25554)
共检索到314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莉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垄断行为,在部分行业,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行规"。近年来,国家发改委重拳出击价格垄断行为,开出了我国反垄断史上的最大罚单,给市场予极大震撼,社会对反价格垄断执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从几起典型案例入手,通过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及其法律监管加以分析,进一步深化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认识。
关键词: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明 郑淑媛
"洋奶粉案"等案反映我国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影响比较恶劣,尽管国家发改委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重罚,但很难有效遏制我国比较严重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的再次发生。究其原因,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责任设置不够合理是重要诱因。因此,应健全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体系。从责任主体来看,主要是经营者及其相对人,应包括经营者的分公司或者代理商;从责任形式来看,反垄断法规定了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建议增加刑事责任。此外,基于该类行为对竞争的两重效应,建议对于那些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行为豁免其法律责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近几年来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件频发,不仅产生市场进入障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还严重侵蚀消费者利益。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路径可从执法与司法维度展开,在执法维度应明确单一执法机关、确立本身违法执法原则、实施激励性执法措施;在司法维度应构建完善的私人诉讼制度、鼓励私力救济,同时以适度加大惩罚力度为基调构建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完整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翎翔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定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给潜在竞争者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障碍,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给市场正常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中国市场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影响了市场运行秩序的公平性,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完善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总体路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细化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反竞争效果的认定、抗辩、救济,明确执法考量等因素,提高在市场执行中的灵活性,细化罚款计算基础,为此要求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对相关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伟
纵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规制对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尚不完善,有待改进。本文以规制纵向垄断协议的反竞争效果为研究核心,在阐述纵向反垄断协议规制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纵向垄断协议实体规制规则和程序规制规则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纵向垄断协议 垄断竞争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嘉 袁波
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现存的纵向垄断协议问题严重限制了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有效竞争,损害了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经销模式,详细梳理了该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依据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对该问题进行了违法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制该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汽车零配件 纵向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剑
汽车售后市场纵向垄断协议主要表现为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控制零配件、维修工具和维修信息的供给,从而控制售后市场,获得垄断利润。欧盟对相关市场的规制主要包括:(1)规制市场主体——汽车制造商(供应商);(2)规制市场产品——汽车零配件、维修工具和维修信息;(3)规制市场经营模式——选择性分销与一牌专营。通过对上述规制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会志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对市场公平竞争、经济运行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等都具有不利影响。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是判断其是否违法的两项重要原则。美国在一系列经典判例中实现了从本身违法原则到合理原则的转变。欧盟的立法模式是原则性禁止加豁免,倾向于本身违法原则。随着茅台五粮液案等执法实践的积累,应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合理原则来认定价格垄断协议的合法性,对其市场竞争效果进行经济分析。应进一步明确认定垄断行为的标准,在案件审理中实行专业审理和专家介入,进一步完善举证责任等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以确保适用合理原则有效规定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
关键词: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 纵向垄断协议 反垄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林
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一般是有利于激励创新和提高效率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达成垄断协议的可能性。因此,这就需要相应地进行反垄断分析。在对其进行反垄断分析时,需要考虑达成知识产权协议的经营者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达成协议的经营者所在市场集中度状况,还要考虑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相应进行个案分析。
关键词:
知识产权许可 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焦海涛
轴辐协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协议,它将当事人借助纵向关系而实现的横向共谋比喻为一个自行车轮。轴辐协议由三要素构成:纵向参与者构成轴心(hub),横向参与者构成辐条(spokes),各辐条间的意思联络构成轮缘(rim)。轴辐协议不是一个横向协议和多个纵向协议的相加,本质上是横向垄断协议。证明轴辐协议的存在,关键是证明辐条之间存在横向共谋,这需要借助间接证据。在责任承担上,作为辐条的横向竞争者需为轴辐协议负责,轴心主体的责任则需根据其身份差异及其在轴辐协议中的作用大小而有所区别。
关键词:
轴辐协议 轮缘标准 默示共谋 协同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让让
2013年以来,跨国公司主导的价格合谋和价格歧视受到了中国反垄断机构的调查和处罚。文章以汽车配件行业中"日资企业"的价格垄断案为线索,构建了一个纵向股权关联下投入品价格合谋和集团内转移定价的理论模型,通过静态比较分析发现:关联企业之间的价格投标合谋并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跨国公司作为实际控制人在上下游股权比例和盈利能力不对等的条件下,将下游整车合资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上游配件企业的一种手段。文章从股权比例和企业运营模式的层面论证了利润转移假说的合意性,并结合主要细分市场的结构和利润关系,对"结构-合谋"原理所面临的现实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反垄断立法要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卫平
日化企业集体涨价事件背后折射出价格垄断协议认定上的难题。美、欧等有成熟反垄断法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从主体、行为和效果三个方面对垄断协议的认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法制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为了进一步推动价格执法和《反垄断法》的实施,中国应当进一步细化反垄断法律规则,强化行政执法的程序性控制,并恰当分配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
价格垄断协议 意思联络 竞争 违法性认定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祖卿
信用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行为危害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转,立法规制呈现出软约束的特点,我国信用评估领域反垄断第一案揭示出执法规制不足的现状。信用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尚存在问题,包括认定标准不明确、法律责任设置不合理及信用行业协会反价格垄断合规机制滞后。回应型规制契合了信用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现实需求,可在理性审视现有规制框架与目标的前提下采取灵活适当的多维度规制对策,即法律维度上提高信用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立法规制力度、制度维度上引入信用行业协会价格行为事前商谈制度、实施维度上建立以激励与评估为核心的反价格垄断合规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谷世英
协议控制模式产生之初就备受争议,其原因不仅在于协议控制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性协议规避了国家监管部门的法律监管,更重要的是协议控制模式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协议控制模式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将会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破坏作用。而我国目前对协议控制模式的法律监管规范较少,并且这些监管规范存在着各种问题,不能有效地控制协议控制模式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对协议控制模式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应当从分析协议控制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着手,反思我国当前对协议控制模式的法律监管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应当转变监管思路,化堵为疏,减少协议控制模式被应用的动机,以根本上解决这一法律限制下的"道德困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灵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神经中枢,是市场竞争最直接和最敏感的风向标。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手段是通过竞争性价格来实现的。反垄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这一价格形成机制,禁止任何垄断协议通过人为操纵价格、限制产出来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竞争性价格的形成,从而将市场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之上,扭曲市场竞争机制,损害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