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2)
2023(8890)
2022(7924)
2021(7479)
2020(6557)
2019(15131)
2018(15134)
2017(29113)
2016(16375)
2015(18608)
2014(19090)
2013(19100)
2012(17937)
2011(16133)
2010(16743)
2009(15841)
2008(16413)
2007(15405)
2006(13727)
2005(12590)
作者
(49505)
(41488)
(41264)
(39569)
(26121)
(19930)
(18865)
(16127)
(15287)
(14999)
(14026)
(13969)
(13271)
(13129)
(12901)
(12849)
(12830)
(12209)
(12091)
(11969)
(10482)
(10190)
(10104)
(9562)
(9448)
(9328)
(9193)
(9174)
(8510)
(8338)
学科
(65636)
经济(65574)
管理(53790)
(46301)
(38191)
企业(38191)
方法(29303)
数学(23976)
数学方法(23668)
(20663)
(20380)
中国(16183)
地方(16057)
(15438)
业经(14766)
(14427)
农业(13727)
(13345)
财务(13298)
财务管理(13255)
环境(13107)
(12788)
贸易(12782)
企业财务(12468)
(12367)
理论(11744)
(11678)
(11634)
银行(11611)
(11186)
机构
学院(237614)
大学(234473)
(90846)
管理(90453)
经济(88392)
研究(80927)
理学(74170)
理学院(73218)
管理学(71908)
管理学院(71417)
中国(65496)
科学(52224)
(51649)
(46457)
(43010)
(42514)
(39920)
中心(38805)
研究所(38444)
业大(35303)
财经(34767)
北京(33666)
(33480)
师范(33190)
农业(32992)
(32222)
(31026)
(29053)
(28708)
师范大学(26346)
基金
项目(145339)
科学(111665)
研究(106368)
基金(101513)
(88589)
国家(87822)
科学基金(73501)
社会(63826)
社会科(60289)
社会科学(60263)
(58755)
基金项目(54696)
(49133)
教育(48300)
自然(48092)
自然科(46700)
自然科学(46685)
自然科学基金(45801)
编号(44749)
资助(42641)
成果(36631)
重点(33265)
(32516)
课题(31478)
(30937)
(28934)
科研(28020)
创新(27057)
计划(26781)
大学(26614)
期刊
(114535)
经济(114535)
研究(69219)
中国(48803)
(39365)
(38573)
学报(36508)
科学(34495)
管理(33733)
大学(26738)
农业(25572)
学学(24992)
(24465)
金融(24465)
教育(24279)
技术(20463)
业经(19732)
财经(16870)
经济研究(15883)
(15415)
问题(15142)
(14528)
资源(13679)
(12225)
图书(12206)
(12086)
技术经济(11968)
(11688)
理论(11587)
财会(11520)
共检索到375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层  李卓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更为迅速,不过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尤其是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研究生态旅游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的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美安  向风行  
生态旅游有双方面的效应。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有效的发展策略与管理措施在于科学认识生态旅游,并提高旅游者环保意识,进一步强化生态旅游区规划,精心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加强行业法规建设与生态旅游专业培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李欠强  
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首先在组织准备上,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培训机制;其次,提出了四个步骤的质量策划与六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三,ISO质量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生态旅游景区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娟  田世政  
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原住民是旅游大社区中的一个群体,其旅游参与内容及深度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内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中采取了原住民整体搬迁模式。以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种搬迁模式下的原住民旅游参与方式与内容,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游客管理疏导不力,游程不畅,削弱了景区市场营销的优势,抑制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力量,降低了景区旅游供需调节能力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员萍  王浩  黄萌  
介绍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阐述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精神载体、物质载体以及载体表达,并以福建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中心区域为例,分析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塑造的方法,提出规划中要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景区的精神载体、落实物质载体的构建及发挥其地方特色效应,最终实现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塑造及其生态环境、经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强  程兴火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能为旅游者解除工作压力,使其获得身心健康,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我国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近年生态旅游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旅游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决定其目的地选择偏好",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开展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将有助于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以游客为中心"了解如何认识、评价旅游产品价值,进而了解游客对景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本文对与生态景区游客感知价值有关的概念、理论及模型进行系统的论述与评价,使读者对相关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景区管理者分析相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佟敏  王文彬  王红姝  
从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参与保障机制以及参与评估机制等五大机制的构建,探寻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有效途径,以此进一步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真正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雄伟  陶虹佼  徐蒙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旅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通过充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启动内需市场已成为各地发力方向。目前,在南昌市倾力打造山水名城、生态都市背景下,八大山人梅湖、象湖景区亟需改造提升。通过调研分析,两大景区整合打造总体定位为"八大山人·豫章盛宴国际城"。特色化定位分别为:八大山人梅湖——"山水墨都"、北象湖——"豫章悠城"、南象湖——"动感都会"。未来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应通过风貌塑造、形象打造、主题建设、业态导入、空间整合等路径进行优化升级。象湖景区要聚焦于形象营建、彰显文化、内容建设、空间协调、业态构建等内容开展保护利用。最后,文章建议从深化机构改革、实施人才新政、促进资源开发、加快业态培育、推动资本整合、注重联动发展六个方面推进人文生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义民  贾奎雨  
生态旅游是21 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开发从理论到实践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文章对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原则及开发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璐  王丽媛  周延林  
蟒河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33km,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向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植被的过渡区。本文对蟒河生态旅游景区植物区系组成、植物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区有维管束植物72种,隶属于35科66属,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系。蟒河生态旅游区旅游景点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景区内植被状况较好,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主要取决于生境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袁锡姿  齐增香  
紫鹊界梯田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其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实行生态旅游将面临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保持原生态美与突出特色的矛盾和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并探讨了合理开发景区的基本对策: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生态旅游最佳容量,确定开发的规模;以梯田自然景观为背景,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如何平衡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与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基于非线性理论,建立游客数量与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二元模式,获得对现实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的平衡态。主要结论有:(1)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能否增加,开发与管理是否科学化与生态化是关键条件;(2)游客的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起到催化剂作用,将加速提高或减少景区的环境承载力;(3)平衡态景区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一致,表明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是决定生态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4)只有同时采取控制游客数量与改善生态旅游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措施,才能逐步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最终的稳定状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