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7)
2023(10467)
2022(8694)
2021(8045)
2020(6978)
2019(16100)
2018(16154)
2017(30249)
2016(17181)
2015(20120)
2014(20614)
2013(19976)
2012(18726)
2011(17105)
2010(17377)
2009(16326)
2008(16780)
2007(15732)
2006(13714)
2005(12268)
作者
(50153)
(42300)
(42185)
(40356)
(26691)
(20091)
(19414)
(16362)
(15877)
(15216)
(14328)
(14126)
(13468)
(13376)
(13280)
(13100)
(13087)
(12401)
(12278)
(12230)
(10648)
(10530)
(10265)
(9708)
(9553)
(9537)
(9497)
(9448)
(8588)
(8446)
学科
(67415)
经济(67318)
管理(52585)
(46788)
(38317)
企业(38317)
方法(29804)
数学(25811)
数学方法(25548)
(20752)
(20582)
中国(20489)
(17894)
业经(15788)
地方(14177)
(13900)
农业(13244)
(12408)
财务(12362)
财务管理(12323)
(12260)
贸易(12256)
(11877)
(11792)
理论(11776)
(11743)
银行(11716)
企业财务(11654)
(11324)
教育(11174)
机构
大学(251695)
学院(246967)
(98711)
经济(96337)
管理(90666)
研究(83552)
理学(76714)
理学院(75769)
管理学(74354)
管理学院(73865)
中国(63123)
(53782)
科学(50496)
(49747)
(42941)
(42592)
(40777)
中心(39063)
研究所(38076)
财经(38053)
业大(36770)
(34336)
(34272)
北京(34154)
师范(34015)
农业(33593)
(31602)
经济学(30586)
(30168)
财经大学(27870)
基金
项目(156842)
科学(122107)
研究(118233)
基金(110496)
(95176)
国家(94323)
科学基金(79901)
社会(73424)
社会科(69271)
社会科学(69248)
(62861)
基金项目(58488)
教育(56866)
(52722)
自然(49849)
编号(49750)
自然科(48598)
自然科学(48582)
自然科学基金(47712)
资助(44834)
成果(42846)
重点(35990)
课题(35878)
(35493)
(33587)
(32900)
(32642)
大学(31659)
(30570)
教育部(30482)
期刊
(115378)
经济(115378)
研究(77980)
中国(57774)
(41651)
(40000)
学报(39529)
教育(38562)
科学(34434)
管理(33390)
大学(31154)
学学(27769)
农业(26481)
(23140)
金融(23140)
技术(23139)
财经(19804)
业经(18751)
经济研究(17244)
(17008)
问题(15510)
图书(14689)
(14064)
(12890)
技术经济(12442)
(12105)
理论(11887)
科技(10979)
财会(10861)
(10767)
共检索到38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明确要求。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实质上是大学制度的变迁。如何用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大学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大学的办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清明  
基层学术组织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心。根据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基层学术组织应遵循教学与科研兼顾、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相统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以及资源配置责权对等的原则。为此,需要重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和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高桂娟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 ,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在于对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 ;对外协调大学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保障大学的文化地位。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是大学制度文化取向的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萤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师范大学以实施现代大学制度省级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新步伐,改革的成效正逐步显现。现代大学制度宏观层面是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关系,本文重点探讨微观层面,即学校内部治理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海英  丁博  
现代大学制度是维系现代大学良好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是现代大学理念的载体,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必须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旭炎  
制度是大学科学有序运行的关键,大学制度伴随着大学产生而不断发展,现代大学需要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突破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束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摆脱"三个困境"纵观我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有两个因素对大学制度产生着影响:一是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致铭  
大学廉政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认真总结和提炼大学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实施途径,突出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提供制度保障和教育阵地,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高校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推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学生党员培养、学生社团活动、大学诚信体系建设当中,开拓廉政文化建设的互联网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廉政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妍茹  
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下的大学制度文化,要树立传承与创新和文化认同的建设目标,以教学制度文化、科研制度文化和学生管理制度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为根基、以共同治理为手段和以持续创新为指引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只有通过建立起合理、健全的制度,将大学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也包括大学的精神、传统、追求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稳定的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大学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猛  夏季亭  
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大学制度有强烈的社会适应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和大学内部组织三大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兢  彭兰  
现代大学制度,是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用以规范大学内外关系的规则和运作机制;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动的主体有大学、政府、社会,客体是规则和运行机制,本文拟从大学、政府、社会的行动路径来思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一、大学:从分权而治到有序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的主责在于遵循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使命及特性,藉以《大学章程》的制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大学的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治理主体手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元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大学作为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重使命的重要社会组织,其与政府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变化和完善,大学演变的过程也是制度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并在长期办学中使之不断革新、发展完善,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