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1)
- 2023(7606)
- 2022(6559)
- 2021(6089)
- 2020(5249)
- 2019(12137)
- 2018(11825)
- 2017(22778)
- 2016(12792)
- 2015(14663)
- 2014(15136)
- 2013(14988)
- 2012(14143)
- 2011(12964)
- 2010(13104)
- 2009(12353)
- 2008(12640)
- 2007(11823)
- 2006(10105)
- 2005(9209)
- 学科
- 济(53220)
- 经济(53142)
- 管理(35253)
- 业(33878)
- 企(26528)
- 企业(26528)
- 方法(25266)
- 数学(22376)
- 数学方法(22135)
- 农(16929)
- 财(14535)
- 中国(13999)
- 制(12348)
- 学(11766)
- 业经(11153)
- 农业(10918)
- 地方(10599)
- 贸(10543)
- 贸易(10540)
- 易(10237)
- 银(8809)
- 银行(8778)
- 务(8450)
- 财务(8428)
- 财务管理(8397)
- 行(8331)
- 和(8299)
- 融(8234)
- 金融(8231)
- 体(7939)
- 机构
- 大学(191617)
- 学院(191440)
- 济(76445)
- 经济(74701)
- 管理(69252)
- 研究(65503)
- 理学(59024)
- 理学院(58305)
- 管理学(57220)
- 管理学院(56858)
- 中国(49613)
- 科学(41975)
- 京(40586)
- 农(38827)
- 财(36783)
- 所(34899)
- 业大(31694)
- 研究所(31590)
- 农业(30926)
- 中心(30774)
- 江(30517)
- 财经(28725)
- 经(25832)
- 北京(25736)
- 范(25258)
- 师范(25000)
- 州(23913)
- 经济学(23896)
- 院(23091)
- 省(22012)
- 基金
- 项目(123425)
- 科学(94738)
- 研究(89318)
- 基金(87076)
- 家(76692)
- 国家(76045)
- 科学基金(62894)
- 社会(54901)
- 社会科(51773)
- 社会科学(51751)
- 省(49339)
- 基金项目(46125)
- 划(41917)
- 教育(41422)
- 自然(40161)
- 自然科(39142)
- 自然科学(39126)
- 自然科学基金(38418)
- 编号(37464)
- 资助(35392)
- 成果(31410)
- 重点(28420)
- 发(27303)
- 部(27297)
- 课题(26314)
- 创(25490)
- 科研(23945)
- 创新(23873)
- 计划(23453)
- 大学(23118)
共检索到28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文斌
玉米种子纯度达不到国家标准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自交系的异质性、自交系利用世代过多、生物学混杂、田间管理措施不严、种子晾晒时去杂不彻底、人为掺假造假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途径来提高玉米种子纯度,使其能够达标:育种单位要有严谨的推广态度;从根本抓起,做好自交系的繁殖工作;建立稳定的专业化、商品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严格遵照《玉米制种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种子收获、收购、脱粒期间严把种子质量关;健全管理机制。净化种子市场。
关键词:
玉米制种 纯度达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卫红 张静梅 苏瑞萍 霍庆增 陈哲 李举怀
应用灵敏度、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150多种玉米自交系和90多种玉米杂交种的胚及幼芽的酯酶(EST)同工酶,通过对酶谱的比较和遗传分析,发现它们的酶谱各有特点,而且相互间又有很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它们基因型差异的反映。因此,酶谱的特点及差异为玉米自交系和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的鉴定从遗传和生化角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等电聚焦电泳 玉米种子 纯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可成友 吴晓芳 刘世强
以单粒玉米杂交种子发芽4 ̄5d的幼苗为试材,提取葡萄糖苷酶进行电泳检测,根据亲本玉米葡萄糖苷酶1(Glul)等位基因的突变类型,准确、快捷地检测玉米杂交种子纯度。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纯度 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冉 吕丹 罗红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光照下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长状态、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确定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光照。【方法】以湘农玉27号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24 h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24 h黑暗)处理下玉米萌发过程中(1、3和5 d)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长度,同时测定了玉米种子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还原糖、总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赖氨酸、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变化,并对生长、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均呈上升趋势,玉米籽粒中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总蛋白、总糖、直链淀粉、总淀粉、POD含量降低,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CAT和SOD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高,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光照处理下,CAT、SOD和POD与淀粉组分呈显著相关性,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和赖氨酸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4 h光照处理能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显著增加玉米籽粒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等品质指标含量和CAT、SOD酶的抗氧化活性,为优化玉米萌发方法及研发萌发玉米食品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光照 种子萌发 品质 抗氧化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秀兰 吴学宏 张国珍 张文华 李健强
目的明确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真菌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市售7个甜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同时以滤纸卷法对种子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显著,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p.)、青霉属(Penicillium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sp.);种子内部带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甜玉米442最高,达到99.3%,普通玉米农大108最低,仅为4.4%;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平脐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梁 赵亚丽 王秀玲 李鸿萍 李潮海
【目的】研究中国河西制种基地玉米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F_1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适宜收获期、避免种子遭受早霜冻、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偏马齿型豫单603杂交种子和偏硬粒型豫单606杂交种为材料,从授粉后40 d开始采收果穗,每隔5 d测定一次籽粒乳线发育、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并检测F_1田间表现及籽粒产量,研究玉米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和F_1产量的影响。【结果】豫单603和豫单606 2个杂交种乳线出现时间和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整体表现为豫单603乳线出现晚、消失早,而豫单606乳线出现早、消失晚。授粉后40 d...
关键词:
玉米 成熟度 种子活力 收获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淇 邓琪 张莹莹 申忠宝 林红 范金生 吴建忠
高油分含量青贮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反刍动物粗饲料,开展油分含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油分含量性状差异显著(P<0.01)亲本系BY4944和DNF34-2构建的304株DH系(Doubled Haploid Lines)作为研究群体,对油分含量进行描述性统计、遗传力计算、最少基因对数估计、遗传模型预测和性状调控基因间互作方式的综合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青贮玉米种子油分含量性状呈标准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18.25%,遗传力为86.68%,最少基因对数为8.43,调控基因间无互作,由4对表现为正向加性效应的主基因控制。表明油分含量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变异速度较快,改良潜力较大,可以作为品种改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为青贮玉米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为下一步青贮玉米种子油分含量调控基因挖掘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宗泽 李阳 郭宗娟 李军萍 聂贵芳 赵自仙 李云波
【目的】验证SNP分子标记中HRM技术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为杂交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杂交种家佳荣2号及其父母本、近似杂交组合JR02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和SNP分子标记中的HRM技术两种方法对杂交玉米家佳荣2号的同一批种子样品进行纯度鉴定。【结果】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结果为97.8%,SNP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结果为97.1%。【结论】SNP分子标记中的HRM技术鉴定结果可靠,可作为杂交玉米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之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鹏
(一)玉米种子行业收入、成本核算的特点玉米种子的生产期间一般为3-11月,销售、加工期间一般为11月至次年6月。玉米种业公司于每年的2-3月与农户签订制种合同,将亲本种子(专门生产杂交玉米种子的种子)提供给农户,由公司派遣生产技术人员向农户提供制种技术指导,利用农户的土地和人力繁育种子;7-11月公司与种子经销商签订框架性的种子销售合同,10-11月公司从农户手中将种子收购入库,同时与农户结算种款;11月至次年6月经销商在种子销售合同框架性协议下,分批次下订单采购提货,种业公司按照客户提出的提货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囡囡 冯云敢 韦桂旺 蒙云飞 韦爱娟 卢生乔 黄爱花
【目的】研究授粉后不同收获时间对超甜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为农业生产中提前收获超甜玉米种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授粉后不同时间收获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026、GTL271、YC26、HJZ33和超甜玉米组合YC26/T026、YC26/HJZ33、GTL271/YC26为试验材料,研究广西和海南两地不同收获时间对种子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广西秋季收获的种子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基本低于海南冬季收获的种子,4个自交系种子授粉后34~42 d的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较好,授粉后第26天表现较差;3个组合种子授粉后34~38 d的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较好,授粉后第26天表现较差。【结论】超甜玉米的适宜收获时间是授粉后34~38 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心平 高连兴 马福丽 于玉真 张永丽
降低玉米种子脱粒损伤是当前机械脱粒的主要问题。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穗进行了在不同部位、不同冲击方向下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对破损率的影响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且函数有极小值。当冲击力的水平分力方向与玉米穗轴线垂直时,在同一部位冲击玉米穗,籽粒的破损率小于平行时籽粒的破损率。在垂直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上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而在平行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中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
关键词:
玉米穗 种子籽粒 冲击方向 破损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彬荣 任镜羽 赵光武
为促进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种子萌发,以6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0,4,8,16,24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分析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8 h能最有效提高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种子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建议甜玉米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8 h,以提高其活力水平和发芽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邹成林 苏义成 翟瑞宁 莫润秀 黄开健 谭华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玉米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广西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桂单162为试验材料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浓度[0(对照,CK)、5%、10%、15%、20%、25%和30%]PEG-6000溶液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等萌发指标。【结果】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上述各指标较CK分别极显著下降77.03%、68.24%、75.52%、73.04%、83.86%、77.51%、89.67%、92.64%和91.68%(P0.05),但与PEG-6000浓度为20%时相比除胚芽长外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相应的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886、-0.971、-0.975、-0.980、-0.990、-0.978、-0.978和-0.979。【结论】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芽干重、胚根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PEG-6000浓度会延缓玉米种子发芽时间,降低发芽能力,限制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发育,使种子的贮藏物质运转率降低。在玉米干旱胁迫研究中建议选用的PEG-6000浓度为15%或2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建肖 王桂荣 张永升 江东岭 崔彦宏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钾浸种对衰老玉米种子的萌发和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0 mmol/L氯化钾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幼苗干质量,还提高了种子萌发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说明氯化钾处理提高了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缓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维持了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加快了种子萌发时的物质代谢速率,这可能是钾处理促进衰老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关键词:
钾 玉米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巍
本文利用我国7个玉米主产区2987户玉米种植户的入户调查资料,对我国玉米种植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获得各种新技术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户对不同技术类型的需求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且获得技术的有效途径和时间也大不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技术,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推广。
关键词:
技术需求 技术推广 影响因素 获得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