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9)
- 2023(15129)
- 2022(13024)
- 2021(11876)
- 2020(9936)
- 2019(23013)
- 2018(22632)
- 2017(43432)
- 2016(23815)
- 2015(26717)
- 2014(27136)
- 2013(27038)
- 2012(25673)
- 2011(23478)
- 2010(23946)
- 2009(22281)
- 2008(22541)
- 2007(20614)
- 2006(18276)
- 2005(16972)
- 学科
- 济(104627)
- 经济(104502)
- 管理(68204)
- 业(66032)
- 企(52058)
- 企业(52058)
- 方法(41718)
- 数学(35419)
- 数学方法(35049)
- 农(30281)
- 中国(29830)
- 财(27154)
- 地方(26891)
- 业经(23928)
- 制(23831)
- 学(21599)
- 农业(20528)
- 贸(18885)
- 贸易(18872)
- 银(18616)
- 银行(18564)
- 易(18223)
- 融(17934)
- 金融(17927)
- 行(17850)
- 环境(16481)
- 务(16137)
- 财务(16091)
- 财务管理(16040)
- 理论(15729)
- 机构
- 学院(353141)
- 大学(351969)
- 济(143854)
- 经济(140626)
- 管理(128613)
- 研究(126525)
- 理学(109027)
- 理学院(107608)
- 管理学(105745)
- 管理学院(105063)
- 中国(95624)
- 科学(78788)
- 京(76064)
- 财(69859)
- 所(66475)
- 农(65899)
- 研究所(59839)
- 中心(57486)
- 江(56540)
- 财经(53930)
- 业大(53539)
- 农业(51623)
- 范(49160)
- 经(48659)
- 师范(48635)
- 北京(48447)
- 院(44923)
- 州(44912)
- 经济学(44205)
- 省(41468)
- 基金
- 项目(227528)
- 科学(177800)
- 研究(164967)
- 基金(163189)
- 家(143412)
- 国家(142172)
- 科学基金(119899)
- 社会(104361)
- 社会科(98871)
- 社会科学(98838)
- 省(90376)
- 基金项目(86641)
- 自然(76730)
- 划(75914)
- 教育(75897)
- 自然科(74877)
- 自然科学(74852)
- 自然科学基金(73564)
- 资助(66940)
- 编号(66593)
- 成果(55537)
- 发(53636)
- 重点(52070)
- 部(50211)
- 课题(47401)
- 创(46904)
- 创新(43985)
- 制(43472)
- 科研(43424)
- 国家社会(43101)
- 期刊
- 济(169539)
- 经济(169539)
- 研究(107503)
- 中国(76687)
- 农(61383)
- 学报(58786)
- 财(55436)
- 科学(53608)
- 管理(47346)
- 大学(43984)
- 学学(41453)
- 农业(41069)
- 教育(40543)
- 融(36070)
- 金融(36070)
- 技术(29756)
- 业经(28349)
- 财经(27328)
- 经济研究(26363)
- 经(23512)
- 问题(22566)
- 业(21781)
- 版(17956)
- 贸(17554)
- 技术经济(17324)
- 商业(16142)
- 科技(16067)
- 理论(15914)
- 图书(15846)
- 资源(15736)
共检索到54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晓萍
近 2 0年来 ,民族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 ,在民族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一些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受到了威胁和破坏。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无论何种性质的旅游业 ,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基本模式 ,才可能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并借鉴一些他人的调查资料 ,对限制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指出目前我国的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政策都存在一些误区。要使我国民族旅游业持续发展下去 ,理论上对旅游业的性质需要
关键词:
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 限制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露
本文立足于一般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就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在新加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旅游业对新加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其消解办法。
关键词:
新加坡 旅游业 负面影响 消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皖南古村落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是增强自身能力的现实选择 ,而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与古村落发展的“双赢”。目前 ,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如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粗放 ;资源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关系不协调 ;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的联系不紧密等 ,势必限制自身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进程。本文尝试在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 限制性因素 皖南古村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端波 陈菓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贺浩浩 张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正超 谢春山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泸沽湖位于横断山北部山脉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地带的川滇交界的小凉山腹地,泸沽湖周边千百年来居住着摩梭、普米、藏、汉、纳西、傈僳、蒙古、彝、壮、白、苗等民族。美丽的山水和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章 王静
旅游扶贫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贫困人口参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四个层面评价旅游扶贫绩效。研究发现: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为89.2分,处于良好水平,扶贫效果较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指标与标准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亟需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做好旅游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扶贫运行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旅游包容性就业比例,开发特色旅游新产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聂献忠 高锡珍 沈思宝 万绪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孟娣 李洁
"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国家旅游局也将推动出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法律保障措施来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析,指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意义和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培养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法律保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娟 何元庆 孙金岭 何则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军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独特,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历史、经济和区位等原因,其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些地区旅游业的观念、交通、资金、基础设施、人才等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兴边富民步伐。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