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1)
- 2023(6507)
- 2022(5939)
- 2021(5483)
- 2020(5028)
- 2019(11886)
- 2018(11742)
- 2017(23429)
- 2016(12803)
- 2015(14705)
- 2014(14865)
- 2013(15047)
- 2012(14224)
- 2011(12812)
- 2010(13038)
- 2009(12213)
- 2008(12613)
- 2007(11696)
- 2006(10021)
- 2005(8942)
- 学科
- 济(57296)
- 经济(57241)
- 业(39196)
- 管理(39036)
- 企(32726)
- 企业(32726)
- 方法(30859)
- 数学(27488)
- 数学方法(27276)
- 财(17451)
- 农(14327)
- 中国(13895)
- 制(12975)
- 务(11736)
- 财务(11718)
- 财务管理(11679)
- 学(11640)
- 银(11335)
- 银行(11309)
- 企业财务(11173)
- 业经(10901)
- 融(10782)
- 金融(10780)
- 贸(10777)
- 贸易(10776)
- 行(10751)
- 易(10427)
- 地方(10190)
- 农业(9550)
- 和(8668)
- 机构
- 大学(192496)
- 学院(189846)
- 济(80134)
- 经济(78403)
- 管理(73461)
- 理学(63161)
- 研究(62696)
- 理学院(62464)
- 管理学(61356)
- 管理学院(61020)
- 中国(49968)
- 京(40014)
- 财(38835)
- 科学(38751)
- 农(34414)
- 所(32930)
- 财经(30961)
- 研究所(29906)
- 中心(29785)
- 业大(29342)
- 江(29156)
- 经(28076)
- 农业(27431)
- 经济学(25489)
- 北京(25283)
- 范(23531)
- 师范(23276)
- 经济学院(23272)
- 财经大学(23073)
- 州(22948)
- 基金
- 项目(122691)
- 科学(95940)
- 基金(89700)
- 研究(87138)
- 家(78285)
- 国家(77655)
- 科学基金(65953)
- 社会(55610)
- 社会科(52614)
- 社会科学(52595)
- 基金项目(47850)
- 省(47338)
- 自然(43254)
- 自然科(42263)
- 自然科学(42245)
- 自然科学基金(41536)
- 教育(40736)
- 划(40177)
- 资助(37754)
- 编号(34961)
- 成果(28711)
- 部(28297)
- 重点(27754)
- 发(25642)
- 创(25084)
- 科研(24188)
- 教育部(24144)
- 课题(23792)
- 创新(23442)
- 大学(23359)
共检索到279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志栋
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诞生,该规定旨在创造出更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就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细节达成一致意见,并在11月的20国集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崔婕 沈沛龙
本文以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为背景,研究构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存在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效应、监管资本套利、评判标准单一化、计算复杂等缺点;杠杆率监管指标尽管具有降低高杠杆特性、降低监管套利发生几率、计算简单、降低顺周期性等诸多优点,但该指标尚不能构成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唯一指标,更不能作为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替代,它只能作为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补充标准。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设立必须是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主、杠杆率监管为辅的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而形成资本监管体系的有效防护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海波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无存款保险制度状态下存在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特定无效性。因此,弥补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经济学使命;同时,这一使命对国有银行资本结构市场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金融监管 存款保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媛
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已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 ,银行只有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才能成为自担风险的独立主体 ,减少银行对于政府救助的依赖 ,降低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成本。因此 ,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相当重要 ,必须搞好。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资本充足率 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吴锋
本文从银行资产风险和银行经理行为两个角度,阐述为什么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银行谨慎性监管制度的核心和金融制度安全的前提,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对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影响,认为只有通过发行次级债券、彻底处理不良资产和产权改革等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保证我国金融的稳定和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锦明 洋魏杉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银行监管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进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庄海波
本文以资本结构理论为分析工具 ,说明了在无存款保险制度状态下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特定无效性 ,进而提出了弥补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经济学使命。同时 ,结合国有银行的债务性注资的特有资本结构 ,说明了该项命题对于国有银行资本结构市场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金融监管 存款保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刘清涛 贾蓓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媛
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已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 ,但是 ,对于为什么银行需要接受资本充足性的管制则缺乏理论上的探讨。本文从一般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 ,探讨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 ,并由此说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重要性。本文的结论是 ,由于银行的主要债权人———存款者受到政府的保护 ,其对银行股东的制约减弱了 ,使得银行倾向于持有较少的资本 ,并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这意味着银行失败可能性的增加和政府救助成本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监管者为了减小其存款保险 (显性的或隐性的 )的运行成本而采取的制度安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问陶 邓可斌
基于用均衡稳定性理论和博弈理论对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降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资本监管对于银行市场均衡的稳定性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内部风险计量技术仍不完善,资本充足率很难成为市场有效信号,因而资本监管的效率必然是低下的。
关键词:
资本监管 资本充足率 贝叶斯均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危机之前几年的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欧美国家的家庭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的杠杆率明显上升,扩大了实体经济以及金融部门的脆弱性。金融部门的高杠杆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了较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赟宏 李云雁
本文利用中国12家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就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促使资本充足率监管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2)4家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目前中国银行业并不存在"银行资本渠道",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存在"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但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造成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本金压力,促进信贷扩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平 王胜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夺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资本约束 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晶晶 吴杰 谢志刚
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是金融和保险监管体系中的核心指标,通常被赋予风险预警和实施监管干预行动的依据两种职能。本文提出,正确认识、合理设计并恰当使用这两种职能,对于促进有效监管有积极意义。基于这一理念,本文以保险监管为例,通过将实际案例的剖析与国际监管原理进行对照,揭示上述两种职能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合理设计和恰当使用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研究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