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5)
2023(15122)
2022(12780)
2021(11752)
2020(9881)
2019(22613)
2018(22121)
2017(42731)
2016(23323)
2015(26117)
2014(26379)
2013(26416)
2012(25249)
2011(23016)
2010(23443)
2009(21954)
2008(22132)
2007(20273)
2006(18090)
2005(16622)
作者
(72937)
(60827)
(60620)
(57639)
(38366)
(29136)
(27632)
(23758)
(22816)
(21732)
(20640)
(20105)
(19500)
(19280)
(18990)
(18787)
(18593)
(17974)
(17726)
(17444)
(15421)
(15108)
(14841)
(13911)
(13710)
(13667)
(13567)
(13561)
(12351)
(12121)
学科
(105042)
经济(104926)
(64789)
管理(63476)
(48658)
企业(48658)
方法(41258)
数学(35813)
数学方法(35513)
中国(32767)
(32430)
地方(27428)
(24542)
业经(24187)
农业(22219)
(21068)
(20978)
贸易(20962)
(20810)
(20310)
(18437)
银行(18370)
(17672)
(17199)
金融(17197)
技术(15950)
环境(15864)
地方经济(15409)
(15181)
(14773)
机构
学院(347489)
大学(346700)
(146404)
经济(143367)
管理(128013)
研究(125237)
理学(108759)
理学院(107404)
管理学(105714)
管理学院(105056)
中国(95234)
科学(77946)
(74730)
(68123)
(68069)
(66080)
研究所(59714)
中心(56585)
业大(55004)
(54955)
农业(53848)
财经(53141)
(48004)
北京(47811)
(46493)
师范(45929)
经济学(45150)
(44373)
(43665)
经济学院(40930)
基金
项目(222919)
科学(173231)
研究(159637)
基金(158817)
(140554)
国家(139308)
科学基金(116472)
社会(101417)
社会科(96142)
社会科学(96111)
(88870)
基金项目(84342)
(75249)
自然(74499)
自然科(72695)
自然科学(72668)
教育(72132)
自然科学基金(71369)
资助(64353)
编号(64261)
(53807)
成果(52624)
重点(50982)
(48647)
(46423)
课题(45599)
创新(43533)
科研(42699)
发展(42439)
计划(41995)
期刊
(169426)
经济(169426)
研究(104334)
中国(74034)
(63068)
学报(59685)
科学(52904)
(51783)
管理(46886)
大学(43621)
农业(42327)
学学(41244)
教育(36213)
(35810)
金融(35810)
业经(29358)
技术(29187)
经济研究(26949)
财经(26605)
问题(23527)
(22979)
(22883)
(18879)
技术经济(18150)
商业(17525)
(17293)
科技(16551)
理论(16327)
国际(16316)
统计(15766)
共检索到537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占波  张新国  
核心劳工标准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保护劳工权益的国际准则。随着SA8000在全球影响的扩大,核心劳工标准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基于三大产业划分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文章主要从产业角度分析核心劳工标准的影响,为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本文主要研究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探询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溯源以及该问题的最新动向和趋势,进而客观地分析了了劳工标准问题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根荣  张维  
国际劳工标准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含义,分析了发达国家要求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的原因,介绍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的斗争,以及近年来国际劳工标准的最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智洺  
本文就劳工标准之争 ,提出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工标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并就此进行博弈分析 ,结论是 :劳工标准之争短期内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但逐渐会被纳入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中。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董斐洁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本文认为国际劳工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一种新形式;客观分析了劳工标准全球化对我国贸易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明华  
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全球劳工条件恶化。推动劳工权益保障的核心劳工公约由于执行的灵活性和监督机制的软弱性,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核心劳工标准最终以国内立法在各国实现,在国际层面由多元主体以批准公约、普惠制、协议、生产守则、软法几种形式推行。文章对核心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并提出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的劳权入世近期内不可能实现,深化全球化才是实现劳工标准的根本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庭  贺俊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对是否将核心劳工标准纳入世贸组织制度争论激烈。文章着重从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核心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社会倾销、贫困化增长等热点问题,认为其既具有合理之处,也反映了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雪军  王晓荣  
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理清有关SA8000等生产守则和劳工标准之间的关系,为认识和了解SA8000为代表的生产守则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之能和我们熟悉的劳工标准的传统推行模式相衔接。二是希望通过对SA8000的经验研究,揭示目前SA8000认证分布的特点和不同国家认证数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发现,认证数量与国民收入、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及劳工标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和FDI的流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荣  金雪军  
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热点问题,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日益凸显。文章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之内侧重分析了发达国家不同的劳工标准执行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玉红  
发达国家提出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有其深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根本性分歧: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是社会倾销行为,而发展中国家认为挂钩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尽管如此,发达国家仍是采取了种种举措在国际贸易中推行劳工标准,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国际贸易中劳工、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分劳工、环境标准的"公平贸易"之争、WTO引入劳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之争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劳工、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我们一方面需防止贸易伙伴国出于贸易保护需要对劳工、环境标准的滥用;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公认的劳工、环境标准,以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施子海  向颖佳  
20世纪90年代之后,自愿性劳工标准蓬勃发展,并逐渐取代传统劳工标准成为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影响力最大的自愿性劳工标准SA8000实际应用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该标准使用的局限性,并对我国政府、企业合理使用该标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元贞  
公平自由贸易与劳工标准差异———析发达国家借劳工标准之名行保护贸易之实兰州商学院国际贸易系聂元贞劳工标准不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已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的议题之一,而且逐步同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联系在一起,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所认为的影响“公平贸易”的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常因低劳工标准而被指责为“社会倾销” ,而发展中国家则反对将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挂钩。本文提供了一种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演进的框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必然经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于劳工标准的改变有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低而向国外流动 ,同时外国资本也进入发展中国家 ,在此过程中劳工标准得到提高 ,而并不需要国际组织的外力干预。这个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