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0)
2023(15919)
2022(13274)
2021(12358)
2020(10420)
2019(24160)
2018(23682)
2017(44321)
2016(25090)
2015(28709)
2014(28796)
2013(27492)
2012(24905)
2011(22529)
2010(23306)
2009(21708)
2008(21036)
2007(19326)
2006(16752)
2005(15461)
作者
(68753)
(57200)
(56744)
(54320)
(36135)
(27400)
(26225)
(22008)
(21807)
(20634)
(19300)
(18983)
(18215)
(17896)
(17870)
(17673)
(17575)
(16921)
(16860)
(16289)
(14291)
(14222)
(14017)
(13118)
(13069)
(12905)
(12898)
(12849)
(11475)
(11446)
学科
(95357)
经济(95253)
(85926)
(83105)
企业(83105)
管理(80211)
方法(47246)
数学(38474)
数学方法(37774)
中国(33510)
(31689)
业经(28237)
(27694)
金融(27692)
(26012)
银行(25988)
(25072)
理论(24542)
(23572)
财务(23518)
财务管理(23478)
(23409)
教育(22847)
企业财务(22254)
(21951)
技术(19970)
(17951)
(17675)
贸易(17660)
地方(17634)
机构
学院(348812)
大学(342505)
(133226)
管理(131142)
经济(130080)
理学(112220)
理学院(111016)
研究(108765)
管理学(108725)
管理学院(108079)
中国(85253)
(72537)
(65265)
科学(64785)
(55377)
(54248)
中心(52129)
财经(51668)
(51034)
师范(50622)
(50125)
研究所(48872)
业大(46859)
(46510)
北京(46206)
(44664)
技术(44269)
经济学(40672)
师范大学(40380)
教育(40126)
基金
项目(220379)
科学(174934)
研究(169016)
基金(155433)
(132894)
国家(131545)
科学基金(114241)
社会(103392)
社会科(97860)
社会科学(97829)
(90872)
教育(87042)
基金项目(80629)
(76153)
编号(73391)
自然(72783)
自然科(71204)
自然科学(71186)
自然科学基金(69929)
资助(64982)
成果(60273)
课题(53192)
重点(51089)
(49473)
(47959)
(47829)
项目编号(45150)
创新(44344)
(44171)
教育部(43650)
期刊
(147198)
经济(147198)
研究(106033)
中国(75832)
教育(69739)
(55633)
管理(52115)
学报(47188)
科学(44319)
(44307)
(41089)
金融(41089)
技术(40224)
大学(37249)
学学(33786)
农业(29145)
财经(26212)
业经(25071)
经济研究(23255)
职业(22806)
(22570)
技术经济(18618)
问题(18007)
统计(17973)
(17593)
财会(17308)
(16835)
(16335)
论坛(16335)
商业(15758)
共检索到528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坤埔  
校企合作这一形式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卓有成效,但前提是校企之间高效的融合。文章就企业融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因融合不畅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探索建立了新的校企融合条件下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秀芝  郑海武  杨文华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理论说教式的认知教育,必须借助具体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关注实践体验和情感的养成,并依靠道德实践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也让企业文化"走进来",二者相互融合,孕育出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激活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力量。文章以校企文化共融为视角,以顶岗实习为载体,提出了分别以职业道德认知教育、职业道德体验教育和职业道德再教育为重点的岗前、岗中及岗后三位一体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建构,大大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季勤  王潘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和结构加速调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面对当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专业两项融合,努力加快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三个调整,突出强化职业道德入学教育、课堂传授、实训实践、实习锻炼四个环节,尽快完善教师示范、道德养成、社团建设、环境熏陶、信息交流五大平台的职业道德教育新型模式建设,充分彰显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本文从"斯密难题"出发,对"道德人"与"经济人"两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了"经济人"价值取中的合理性成分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学习要支付相应"成本",在"成本"支付过程中伴有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成本"的支付应以其是否得到对等补偿为前提。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树立"道德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建立职业道德"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等策略,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在职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淑慧  
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所在,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客观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高职院校应把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方面,通过利用课堂教学正面灌输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途径,有效增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春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了相应变化,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培养的趋势和心理规律,从切实引导高职生树立全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巩固职业道德意志、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四个阶段入手,建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化和固化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际培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突出"能力本位",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整合职业道德教育力量,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祖军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丰富高职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增强学生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职业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成人教育,择业观念与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规范教育。指出了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淑琼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环节。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分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朝众  
职业道德在职业素养中居于核心位置。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建设,分析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对于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波  
目前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职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学生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缺失,高职院校应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意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撰写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校本教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慧  薛伟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目前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企业文化如何与校园文化融合、职场文化如何与大学文化融合已成为困扰学生步入未来职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现代学徒制为视角,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制度保障与机制运行、文化差异与价值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目的是在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场发展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陈红  
随着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的逐步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呈现出新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必须遵循校企文化融合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优势互补、持续创新、系统推进的原则,通过特色化、情境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路径,实现"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宏富  
深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德育,改变虚化、弱化状况,消解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内涵、实践活动相隔离问题,必须正确把握高职教育观,从全方位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出发,充分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意义,探索新途径、拓展新载体。在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紧密结合专业教学、文化实践活动以发挥全方位合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