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5)
2023(7048)
2022(6423)
2021(6078)
2020(5552)
2019(13057)
2018(13150)
2017(27442)
2016(14925)
2015(17199)
2014(17622)
2013(17867)
2012(17055)
2011(15437)
2010(15762)
2009(15081)
2008(15823)
2007(14695)
2006(13002)
2005(12097)
作者
(45049)
(37676)
(37302)
(36095)
(23819)
(18014)
(17472)
(14478)
(14033)
(13556)
(12664)
(12572)
(12064)
(11953)
(11823)
(11776)
(11524)
(11126)
(10979)
(10967)
(9484)
(9371)
(9312)
(8644)
(8640)
(8504)
(8502)
(8391)
(7685)
(7438)
学科
(62266)
经济(62197)
(43402)
管理(42793)
(35430)
企业(35430)
方法(33119)
数学(30089)
数学方法(29908)
(21651)
(21028)
(20947)
银行(20883)
(19460)
中国(17395)
(16361)
(14968)
财务(14945)
财务管理(14905)
(14592)
金融(14590)
企业财务(14292)
(12826)
贸易(12817)
(12509)
(12237)
制度(12229)
业经(11266)
(11258)
业务(10759)
机构
大学(224788)
学院(222133)
(95642)
经济(93555)
管理(84092)
研究(73868)
理学(70300)
理学院(69551)
管理学(68575)
管理学院(68136)
中国(65716)
(51069)
(47822)
科学(42904)
财经(39684)
(39284)
(39250)
(35814)
中心(35209)
研究所(34814)
(34725)
农业(31334)
北京(31112)
业大(31032)
经济学(30270)
财经大学(29496)
(28202)
经济学院(27663)
(27329)
(26356)
基金
项目(130992)
科学(101036)
研究(95448)
基金(94618)
(81460)
国家(80803)
科学基金(67794)
社会(59275)
社会科(56254)
社会科学(56231)
基金项目(50011)
(49833)
教育(44132)
自然(43492)
(42496)
自然科(42341)
自然科学(42325)
自然科学基金(41599)
资助(40809)
编号(39747)
成果(33485)
(30508)
重点(29387)
(27479)
课题(26590)
(26379)
教育部(26081)
科研(25565)
(25443)
人文(25171)
期刊
(106156)
经济(106156)
研究(71621)
(42743)
中国(41242)
(40329)
金融(40329)
(34810)
学报(33402)
科学(29282)
管理(28956)
大学(24883)
学学(23487)
农业(21323)
财经(20858)
教育(18373)
(17628)
技术(17467)
经济研究(16959)
业经(16375)
问题(15015)
理论(13920)
(13124)
实践(12598)
(12598)
技术经济(11811)
财会(11732)
国际(11537)
统计(11413)
(11255)
共检索到349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董晓平  齐殿伟  李华  
日本在泡沫经济中,银行积累起大量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处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很大,这严重拖累了我国的改革进程。对比日本治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处置不良资产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婧洲  
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既有国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的因素,同时还受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并探寻了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企业盈利水平下滑,偿债能力也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一定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不良资产规模和增速出现双升。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业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升至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已连续第十个季度环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企业盈利水平下滑,偿债能力也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一定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不良资产规模和增速出现双升。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业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升至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已连续第十个季度环比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美征  
专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许美征*本文为作者在“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国有企业的过渡负债和国有银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都难以推进。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大荣  
日本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张大荣最近,日本接连发生的数起金融机构倒闭事件,给已经面临危机的日本银行业又一次冲击和震动。舆论认为,日本银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是导致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困扰整个日本金融界的重要的因素。那么,日本不良资产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思思  罗名  
为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控压力,提升资产处置管理效益,促进不良资产处置定价技术发展,论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不良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定价"大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不良资产处置管理领域应用时机成熟、潜力巨大的结论,并给出农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定价大数据研究的具体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昌群  
以物抵债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首要方式,但目前这一不良资产运作模式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运用。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回归本原,广泛开展以物抵债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凤歧  于凤坤  
债转股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处理不良资产,还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分析表明,债权转基金将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可行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近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债务/资产比高达80%以上,相应地,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也进入了亏损的阶段。正因如此,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改革与增长前景的怀疑不断加重:中国的银行坏债问题比东南亚各国更加严重,东南亚各国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述军  刘玉侠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银行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过度依赖、高负债以及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体制变迁引起的。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导致其不计后果的过度融资,形成高负债,国有银行改革的滞后与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则鼓励银行的过度放贷,特定背景下的二者结合引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产生,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双方行为都与体制的变迁紧密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