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258)
- 2022(11505)
- 2021(10543)
- 2020(9061)
- 2019(20373)
- 2018(20334)
- 2017(39094)
- 2016(21473)
- 2015(24379)
- 2014(24795)
- 2013(24538)
- 2012(22758)
- 2011(20211)
- 2010(20783)
- 2009(19758)
- 2008(20326)
- 2007(19072)
- 2006(17014)
- 2005(15366)
- 学科
- 济(95712)
- 经济(95593)
- 业(85379)
- 企(75440)
- 企业(75440)
- 管理(74446)
- 方法(41497)
- 农(32688)
- 数学(31389)
- 数学方法(31072)
- 业经(30808)
- 财(29290)
- 中国(25542)
- 农业(22878)
- 务(20889)
- 财务(20842)
- 财务管理(20804)
- 企业财务(19638)
- 制(19513)
- 地方(19428)
- 理论(18418)
- 技术(18394)
- 和(17513)
- 学(16591)
- 贸(16289)
- 贸易(16276)
- 策(15999)
- 易(15755)
- 划(15376)
- 体(14284)
- 机构
- 学院(320418)
- 大学(315236)
- 济(128783)
- 经济(125930)
- 管理(123349)
- 理学(104474)
- 研究(104149)
- 理学院(103315)
- 管理学(101500)
- 管理学院(100906)
- 中国(82347)
- 京(67522)
- 科学(64715)
- 财(61998)
- 农(58839)
- 所(53573)
- 江(52739)
- 中心(48901)
- 财经(48164)
- 研究所(47982)
- 业大(47499)
- 农业(46172)
- 经(43437)
- 北京(42519)
- 范(42120)
- 师范(41682)
- 州(41491)
- 经济学(38352)
- 院(37130)
- 财经大学(34998)
- 基金
- 项目(201079)
- 科学(157921)
- 研究(148074)
- 基金(143832)
- 家(124303)
- 国家(123108)
- 科学基金(106172)
- 社会(93665)
- 社会科(88466)
- 社会科学(88440)
- 省(81631)
- 基金项目(76823)
- 自然(68110)
- 教育(67755)
- 自然科(66497)
- 自然科学(66477)
- 划(66283)
- 自然科学基金(65329)
- 编号(60887)
- 资助(58699)
- 成果(49084)
- 重点(44969)
- 发(44712)
- 创(43765)
- 部(43663)
- 课题(42246)
- 业(42051)
- 创新(40146)
- 科研(38295)
- 国家社会(37852)
- 期刊
- 济(156322)
- 经济(156322)
- 研究(91987)
- 中国(66987)
- 农(56050)
- 财(52320)
- 管理(49007)
- 学报(48685)
- 科学(45788)
- 农业(37985)
- 大学(37171)
- 学学(34911)
- 教育(34040)
- 技术(30488)
- 融(29554)
- 金融(29554)
- 业经(28302)
- 财经(24459)
- 经济研究(22930)
- 业(22187)
- 经(21181)
- 问题(20799)
- 技术经济(18414)
- 版(16221)
- 贸(15810)
- 商业(15681)
- 现代(15392)
- 图书(15349)
- 财会(15051)
- 世界(14952)
共检索到492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沙莎 汪辉
本文着重论述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旅游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不仅能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还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增加就业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乡统筹等综合社会价值,其产业特性对带动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带来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来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引领新型城镇化走健康、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实现由旅游引导、内需型产业带动的新型城镇化。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静 李忠瑞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丛雨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型城镇化"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党和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是更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新型城镇化概念化入手,简单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当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发展新型城镇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过度城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潘婷婷 方成 林爽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度。从耦合度分析来看,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普遍处于高位,表明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状态,并且呈现一致有序的结构互动关系。分别以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为分界点,中、西和东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耦合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协调度分析来看,总体上,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度基本呈现一致增高趋势,并且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的耦合阶段,系统运行处于协调水平的上升区间。从地区层面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协调度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基本一致,并且呈现东、中和西部阶梯递减特征。
关键词: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保一 明庆忠 刘安乐 韦俊峰
文章从城镇化与旅游业二者间“质”的协调互动视角出发,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及LISA时空跃迁方法,对2001—2018年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效率的协同发展动态及时空跃迁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VAR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效率综合水平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二者协同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特征,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态势,其局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不断降低,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效应由强转弱;二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是旅游业效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新型城镇化发展稳定性总体以自身内部结构变化影响为主,旅游业效率内部结构变化在前期对其自身提升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在二者相互影响程度中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磊 张文杰 康敏
在对旅游业综合指数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04—2019年中国大陆省际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和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影响旅游业的空间效应及非线性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型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旅游业具有促进效应,还对邻接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旅游业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动态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边际影响效应呈现显著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考虑地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差异时,旅游业发展策略存在显著的地区间非对称空间互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的非线性时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互动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等级,并分析其时序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类型,主要研究结论为北京"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当前,北京三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交互作用显著,各子系统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同一致,系统实现了优质协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丽萍
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城镇化道路应该有多种选择并且必须与国情和区域特点相结合。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必须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建设相一致,规划的科学性和特色性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旅游业 城镇化 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王靖宇
本文通过梳理2000-2013年黑龙江省城镇化有关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旅游总收入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获得PearSon相关系数及检验结果,得出两者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宗荣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明了方向。政府要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挥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要在明确创新角色定位、构筑合理创新体系、改革完善创新机制以及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联合社会创新力量共同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图伟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建设 政府 推动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曲伟强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词汇,被官方文件正式采用始见于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标志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今后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之多、资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家雨 柳思维 熊曦
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旅游城镇的必然要求。采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3个区域对我国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持续的区域经济增长对所有区域的城镇化均有正向影响,工业与旅游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影响存在差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能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城镇化,反之,则会迟滞城镇化。旅游直接投资额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能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对所有地区的城镇化有显著影响,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仅对西部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圆
在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之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效益是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契合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削弱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从政府调控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两个方面寻求乡村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城镇化 旅游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齐培潇 姜雪 杨春宇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均衡,外出农民工众多,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型城镇化要突破"胡焕庸线"。旅游产业是具有关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导向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就地新型城镇化的绝佳产业。文章利用2003—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32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是旅游业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经济、社会文化、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梅 赵炜涛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效率是当前关注热点。文章采用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城镇化、生态效率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生态效率与旅游业发展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城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且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生态效率与旅游业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这种相互促进关系比较微弱,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旅游业发展对于生态效率具有负的影响;最后从方差分解来看,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始终高于生态效率,且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