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2)
- 2023(6121)
- 2022(5424)
- 2021(4891)
- 2020(4489)
- 2019(10596)
- 2018(10444)
- 2017(20389)
- 2016(11526)
- 2015(13391)
- 2014(13803)
- 2013(14040)
- 2012(13250)
- 2011(11968)
- 2010(12061)
- 2009(11303)
- 2008(11726)
- 2007(10807)
- 2006(9302)
- 2005(8276)
- 学科
- 济(51874)
- 经济(51828)
- 管理(32102)
- 业(32040)
- 方法(28397)
- 数学(25286)
- 数学方法(24938)
- 企(24566)
- 企业(24566)
- 农(14276)
- 财(13058)
- 学(12379)
- 中国(11385)
- 业经(9674)
- 贸(9467)
- 贸易(9464)
- 农业(9452)
- 地方(9276)
- 易(9185)
- 制(8688)
- 务(8489)
- 财务(8464)
- 财务管理(8435)
- 和(8030)
- 企业财务(7959)
- 环境(7655)
- 理论(7293)
- 银(7012)
- 银行(6986)
- 技术(6708)
- 机构
- 大学(178133)
- 学院(176590)
- 济(73371)
- 经济(71755)
- 管理(66343)
- 研究(60728)
- 理学(56909)
- 理学院(56227)
- 管理学(55035)
- 管理学院(54719)
- 中国(45672)
- 科学(39979)
- 京(38229)
- 农(36426)
- 所(32814)
- 财(32436)
- 业大(30332)
- 研究所(29900)
- 农业(29177)
- 中心(28452)
- 江(27795)
- 财经(26121)
- 北京(23983)
- 经(23544)
- 经济学(22915)
- 范(22269)
- 师范(22002)
- 州(21510)
- 院(21246)
- 经济学院(20862)
- 基金
- 项目(115770)
- 科学(89869)
- 基金(83719)
- 研究(80403)
- 家(74177)
- 国家(73623)
- 科学基金(61867)
- 社会(49682)
- 社会科(47127)
- 社会科学(47108)
- 省(45583)
- 基金项目(43986)
- 自然(41456)
- 自然科(40485)
- 自然科学(40472)
- 自然科学基金(39734)
- 划(38888)
- 教育(37123)
- 资助(35643)
- 编号(32550)
- 重点(26507)
- 成果(26316)
- 部(25800)
- 发(25028)
- 创(23371)
- 科研(22949)
- 计划(22808)
- 课题(22307)
- 创新(22018)
- 教育部(21415)
共检索到258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继唐
继国务院决定采用国民收入指标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之后,前不久中央财政部下达《5 7》号文件,对“生产费用表”做了部分修改,使之更方便于统计部门计算工业净产值之需。按新生产费用表计算工业净产值,同过去的老办法相比,有了很多的重要改进.新生产费用表的表式如下(表内数字是为本文举例用的):(见表)根据资料可按生产法与分配法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工业净产值,下面分别依表说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琪 ,王持位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计划统计的综合指标始终以工业总产值为主。去年,国务院在一个文件中明确规定,把工业净产值作为主要指标。工业净产值是工业新创造的价值,它在任何范围内没有重复计算,可以综合反映增产和节约两个方面的成果,因而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工业生产的规模,适于作为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产出指标,用来研究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把工业净产值作为工业综合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是正确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一、问题的提法 工业净产值作为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新创价值(v+m)的重要综合指标,在统计上是由各生产单位根据企业财务资料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我们若记“Q”为各种产品的产量(略去表示不同产品的下标),“R”为相应的单位产品净产值,或称产品的“净产值价格”,下标“i”表示指标所属时期(特别地,若i=0,则表示基期),那么,第i期的工业净产值就为∑Q_iR_i。因此,连续观察若干个时期,就有工业净产值动态序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绍清
无论按生产法还是按分配法来计算工业净产值,必须先知道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数值,因此,要探讨电力工业净产值计算结果偏高的原因,必须先探讨电力工业现价总产值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和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东
国家统计局1981年12月在徐州召开的综合统计工作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关于计算国民收入的若干方法问题》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铁路企业计算总产值方法:“铁道部分给各个路局的清算收入,可以做为路局总产值。如果有的路局跨越几个地区,则可按照职工人数比例作地区的划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惠
把净产值作为反映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情况的主要综合经济指标,一个现实需要解决而又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如何较好地满足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对时效性的要求。这是因为,净产值指标的计算依据,主要来源于企业会计报表中的生产费用表的有关资料。由于会计报表特别是生产费用表的编制比较麻烦和费时,故目前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的报送日期.日报为三至六天,季报为八至十二天,年报为二十至三十五天,而作为反映工业生产量的产值指标,则要求企业很早报出,这样,就形成会计报表资料无法满足净产值指标时效性要求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思才
工业净产值中的利税指标是指按分配法计算的净产值中应得的产品销售利润和应缴纳的产品售销税金。虽说其计算方法有几种,但均反映了在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应该得到多少利润和应该向国家缴纳多少税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
能否用分配法计算负净产值?其结果与用生产法计算的是否相同?回答是肯定的。当企业经营管理不利,生产成本过高或出厂价被迫压低时,可能出现物耗大于产值的情况,用生产法计算净产值就会产生负数。一般人们理解净产值的负数也是从此意义上考虑的。现设总产值为10个单位,其中C、V 和m 部分分别为5、3和2个单位,经过分析可看出,只有在亏损额的绝对值超过V 值(包括税金)时,净产值才出现负数,否则仍为正数。我们知道入不敷出为亏损,此时m 不存在。假定前设的总产值不是10个单位,而是4个单位,则总产值减物耗就不是5个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曹玉黎
浅谈生产费用构成的分析曹玉黎生产费用构成,是指某项生产费用要素在生产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生产费用构成变动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生产费用要素中,有时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要素发生变化而其他要素不变;有时可能是所有的费用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由于总体是1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绪新
建筑业净产值是应用施工单位财务会计报盖资料计算的,也就是说,建筑业净产值是现价净产值。为了进行动态比较,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消除建筑业净产值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应用建筑工程竣工面积每平方米造价变动差额进行调整,所谓竣工面积造价差额,就是计算出两个时间每平方米的差价,用以消除价格变动影响。近几年来,各种竣工面积单位造价逐年增加。主要受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在单位面积造价中,建筑机械使用费和人工费受价格因素影响不大,根据大数定理,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要计算出单位面积耗用建筑材料价格变动的差额,就可以计算出消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报告期的可比建筑业净产值。其计算公式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以斌
我国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采用增加值和净产值,统计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量,用来考核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由于国内外对增加值和净产值的定义或表达方式不相同,各国对二者统计规定不一样,使得二者的统计范围和口径也不一样。目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刘平 黄海芳
销售款能否快速及时收回是所有赢利组织关注的重点,也是追求现金牛组织始终强调的目标之一。影响销售款是否能快速收回的因素很多,除受全球经济环境、区域财政和货币政策、行业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与产品质量、服务等组织自身因素有关。其中,销售人员在促使销售款快速收回方面具有很大能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民
浅析废品损失率指标的计算方法王天民近几年来,企业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计算了废品损失率指标,及时地按年、季、月进行统计上报。这项指标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责任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集 ,汪晓银 ,祁春节 ,黎东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克敏
在当今形势下,在执行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制度的同时如何正确而方便地计算净产值指标,便成为要探索的新问题了.仍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的角度出发,直接地属于净产值的项目,即按原统计制度规定的把工资、福利、利润、税金、利息和其他有关项目加总求得的总和为分配法计算的工业净产值,只是其各项的计算口径、角度作一些变动,使其更符合股份制会计制度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口径和要求.仍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原则计算得出净产值.而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净产值,则应由原来的工业总产值中扣除相应的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物质消耗(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材料、燃料等)之后的余额,先探讨分配法计算的工业净产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