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6)
- 2023(12053)
- 2022(10365)
- 2021(9444)
- 2020(7853)
- 2019(18163)
- 2018(17790)
- 2017(33940)
- 2016(18729)
- 2015(21329)
- 2014(21725)
- 2013(21661)
- 2012(21128)
- 2011(19380)
- 2010(19826)
- 2009(18371)
- 2008(18635)
- 2007(17191)
- 2006(15317)
- 2005(14106)
- 学科
- 济(86089)
- 经济(86000)
- 业(48378)
- 管理(47603)
- 企(36744)
- 企业(36744)
- 方法(33262)
- 数学(27965)
- 数学方法(27692)
- 中国(27023)
- 农(25537)
- 地方(23604)
- 学(19760)
- 业经(19032)
- 财(18694)
- 农业(17665)
- 制(15920)
- 贸(15570)
- 贸易(15558)
- 易(14985)
- 银(14480)
- 银行(14430)
- 融(14193)
- 金融(14187)
- 行(13932)
- 和(13721)
- 理论(13056)
- 地方经济(12862)
- 发(12541)
- 环境(12252)
- 机构
- 大学(280035)
- 学院(279698)
- 济(114173)
- 经济(111568)
- 研究(105514)
- 管理(97248)
- 理学(81631)
- 理学院(80502)
- 中国(79528)
- 管理学(78977)
- 管理学院(78441)
- 科学(67029)
- 京(62121)
- 所(56832)
- 农(56517)
- 财(52524)
- 研究所(51301)
- 中心(47276)
- 江(46183)
- 农业(44496)
- 业大(44187)
- 财经(40471)
- 范(40253)
- 北京(40136)
- 师范(39776)
- 院(37459)
- 经(36516)
- 州(36462)
- 经济学(35388)
- 省(34867)
- 基金
- 项目(176274)
- 科学(135757)
- 研究(126999)
- 基金(123722)
- 家(109642)
- 国家(108594)
- 科学基金(89725)
- 社会(78499)
- 社会科(73997)
- 社会科学(73971)
- 省(70598)
- 基金项目(64653)
- 划(60012)
- 教育(58482)
- 自然(57527)
- 自然科(56136)
- 自然科学(56115)
- 自然科学基金(55104)
- 编号(52057)
- 资助(51570)
- 成果(44247)
- 发(43769)
- 重点(40929)
- 部(38504)
- 课题(37957)
- 创(35850)
- 发展(34572)
- 展(34003)
- 科研(33830)
- 创新(33526)
- 期刊
- 济(139330)
- 经济(139330)
- 研究(87741)
- 中国(63955)
- 农(53160)
- 学报(50957)
- 科学(44556)
- 财(41166)
- 大学(37538)
- 管理(37032)
- 教育(36037)
- 农业(35617)
- 学学(35120)
- 融(28678)
- 金融(28678)
- 技术(24142)
- 业经(22943)
- 经济研究(22029)
- 财经(20999)
- 业(19244)
- 问题(18426)
- 经(18183)
- 版(15221)
- 图书(14925)
- 贸(14550)
- 技术经济(14203)
- 世界(13401)
- 商业(13048)
- 国际(12867)
- 科技(12841)
共检索到44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宏韬 王凤双
文化是民族发展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对文化地位的思考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对社会前进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一40年代末,毛泽东以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为基础,在审慎思考和与党内其它领导人反复磋商后,形成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划时代发展的光辉著作。重新研究这本著作,不仅有助于缅怀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也不仅有助于正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而且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理论上、实践上的有益启示。一、《新民主主义论》不仅包括“新民主主义论”,还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党怀清
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0世纪30~40年代,在对民粹主义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中国选择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粹主义 新民主主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赵德馨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是他独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政治经济学和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的一朵奇葩。在90年代的今天,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换 刘儒 杨颖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托。从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之需,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阵地的平台支撑,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的理论话语四个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播的内生性逻辑,对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全面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建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两个结合”等方面的本质特征、战略地位、内在要求、根本立场及创新之路,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智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和发展的真理魅力,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关键词:
现代性 农村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关键词:
现代性 农村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向艺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序的艰难任务。”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理论的高度评价。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积累的社会结构(SSA)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传统,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其核心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法,同时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背景下,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现代具体研究方法。SSA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不仅成就了SSA学派的理论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斌 张应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全面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实现了理论升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得到深化实践。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制定和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二是始终充分体现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终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中建
精准扶贫,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扶贫理念和措施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闪光的理论单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制度性反贫困理念等反贫困的精神内核的继承和实现。从实践看,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采用更丰富的、针对多种贫困类型的工作方案,动员社会合力进行扶贫,形成了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纪萍
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方法论以利益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践方法和整体性方法为基本方法。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利益分析方法;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方法具体化、细化,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更为具体的根本途径;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整体性方法,坚持了职业教育对象的全民教育、内容的全面教育,并提出了建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总体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