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7)
2023(19866)
2022(16709)
2021(15241)
2020(12919)
2019(29330)
2018(28984)
2017(55197)
2016(29802)
2015(33381)
2014(33385)
2013(33002)
2012(30557)
2011(27637)
2010(28579)
2009(27118)
2008(26947)
2007(24600)
2006(22173)
2005(20676)
作者
(86120)
(71758)
(71742)
(68104)
(45942)
(34230)
(32766)
(27695)
(27148)
(25925)
(24520)
(24067)
(23114)
(23012)
(22468)
(22127)
(21398)
(21204)
(20975)
(20745)
(18195)
(17791)
(17509)
(16452)
(16349)
(16136)
(16091)
(16088)
(14606)
(14248)
学科
(127101)
经济(126930)
(104228)
管理(98417)
(90673)
企业(90673)
方法(48907)
中国(40051)
(39605)
(39000)
数学(38780)
数学方法(38366)
业经(36692)
(33100)
(30340)
金融(30336)
(29926)
银行(29885)
地方(29642)
(28830)
农业(26696)
(26008)
财务(25943)
财务管理(25886)
企业财务(24537)
技术(24474)
(23878)
贸易(23857)
(23151)
理论(23063)
机构
学院(426281)
大学(422304)
(178263)
经济(174242)
管理(162370)
研究(145463)
理学(136547)
理学院(135069)
管理学(132974)
管理学院(132136)
中国(118252)
(90659)
(89056)
科学(85251)
(74597)
(72379)
(69752)
中心(68286)
财经(67707)
研究所(66208)
(61071)
业大(59223)
北京(58047)
农业(56132)
(55432)
(55320)
师范(54777)
经济学(53944)
(52008)
财经大学(49555)
基金
项目(265754)
科学(208998)
研究(200298)
基金(189954)
(163694)
国家(162152)
科学基金(139419)
社会(127063)
社会科(120379)
社会科学(120346)
(106341)
基金项目(99350)
教育(92076)
(87638)
自然(86788)
自然科(84770)
自然科学(84747)
自然科学基金(83266)
编号(83252)
资助(77229)
成果(69246)
(60974)
重点(60049)
(58401)
(58114)
课题(58071)
创新(53699)
(52723)
国家社会(52192)
(51430)
期刊
(213833)
经济(213833)
研究(134038)
中国(98628)
(73869)
(68527)
管理(66042)
学报(61332)
科学(57752)
(54274)
金融(54274)
教育(51653)
大学(47443)
农业(45543)
学学(44045)
技术(41308)
业经(36098)
财经(34545)
经济研究(33144)
(29803)
问题(27172)
(26307)
技术经济(23441)
图书(22665)
(22633)
理论(20321)
国际(20136)
世界(20075)
现代(20057)
商业(19956)
共检索到68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张世凤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整合是适应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下一阶段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和效率,充分释放潜在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和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体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充分认识了现代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出现新特征,基于此,深入剖析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发展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晨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就业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从总量看,我国制造业就业将减少1540万人,从分项看,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804万人、产业跨境转移392万人、机器换人转移250万人。稳制造业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就业质量,将稳企业作为"六稳"重要内容,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借鉴他国举措维护就业形势稳定,研究制定双轨道产业发展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洪群联  王晓红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近年来,两区都出现了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二业融合")加快的情况。一、融合发展的情况与成效(一)二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洁  李雪源  陈海波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必然途径。本文利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采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水平,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大于东部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分布特点,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双重机制,对装备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融合之初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随着装备制造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熟练以及两大产业间制度、管理水平上的深度融合,当期的技术进步效逐渐消退,纯技术效率增长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梁晓辉  许薛璐  
新技术革命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技术相互融合的范围、深度进一步扩大;通过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形成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型高端产业;高端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以区域为中心,以创新为根本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了加快实现发展高端产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和先进的制造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工业研发投资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可以预见,工业再升级战略将从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两个方面大幅提高西方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在新一轮的工业升级竞赛中,中国要积极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制定应对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以跨界融合、服务集成和消费体验为特征的新一轮零售业变革正在悄然兴起,"新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等概念相继涌现,对零售业的地位、本质、产业形态和就业等带来深刻影响。文章指出,应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力,推动零售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形成零售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薛菁  
基于433家中小制造业企业调研资料,本文探究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2019年以来减税降费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普惠性质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重创新、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节能耗具有正向影响,特别对非高新类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影响更大;减税的激励作用比降费更显著。减税降费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对制造业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发挥作用;减税降费对缓解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困境、帮助企业实现产融结合效果不太显著。提升减税降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要处理好政策供给普惠性与精准性、适度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茹莉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河南要实现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也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经济基础、资源、市场等方面来看,河南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且面临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整体合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通过阐述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