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4)
- 2023(7836)
- 2022(7085)
- 2021(6807)
- 2020(5964)
- 2019(13986)
- 2018(13977)
- 2017(26712)
- 2016(15067)
- 2015(17824)
- 2014(18247)
- 2013(17973)
- 2012(17250)
- 2011(15269)
- 2010(15599)
- 2009(14466)
- 2008(14821)
- 2007(13752)
- 2006(11671)
- 2005(10454)
- 学科
- 济(59371)
- 经济(59308)
- 管理(37853)
- 业(35705)
- 企(28871)
- 企业(28871)
- 方法(28609)
- 数学(24237)
- 数学方法(23855)
- 农(17649)
- 中国(15238)
- 财(14526)
- 地方(14451)
- 学(13809)
- 理论(13061)
- 业经(12412)
- 农业(11596)
- 贸(11344)
- 贸易(11339)
- 教学(11148)
- 制(10976)
- 易(10928)
- 和(10551)
- 教育(9380)
- 务(8875)
- 财务(8849)
- 财务管理(8813)
- 银(8381)
- 银行(8351)
- 企业财务(8183)
- 机构
- 大学(218917)
- 学院(217960)
- 济(79593)
- 经济(77423)
- 管理(76903)
- 研究(71868)
- 理学(65445)
- 理学院(64499)
- 管理学(62979)
- 管理学院(62546)
- 中国(53900)
- 京(47493)
- 科学(47239)
- 农(39762)
- 所(37543)
- 财(37474)
- 江(35518)
- 中心(34838)
- 研究所(33960)
- 业大(33845)
- 范(33713)
- 师范(33357)
- 农业(31605)
- 北京(29921)
- 财经(29535)
- 州(28526)
- 师范大学(26633)
- 经(26441)
- 技术(25774)
- 院(25196)
- 基金
- 项目(138324)
- 科学(105125)
- 研究(102754)
- 基金(94921)
- 家(82420)
- 国家(81629)
- 科学基金(68017)
- 社会(60194)
- 社会科(56567)
- 社会科学(56545)
- 省(56163)
- 基金项目(51085)
- 教育(49820)
- 划(46909)
- 编号(44858)
- 自然(43977)
- 自然科(42860)
- 自然科学(42845)
- 自然科学基金(42066)
- 资助(39138)
- 成果(38415)
- 课题(31549)
- 重点(31348)
- 部(30127)
- 发(29856)
- 创(27595)
- 大学(27021)
- 项目编号(26558)
- 科研(26420)
- 年(26138)
共检索到331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语言教学。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汉语词汇中有大量的文化词。其中汉语熟语数量众多,应用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便捷、有效、信息量最大的语言符号,成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汉语熟语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汉语言的学习而获得汉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庄子》成语的分析,认为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生动形象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庄子》成语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人生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大方
对联在中国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言语模式。这种言语模式与汉语有多方面的完美体现,与汉民族思维特点、审美观念有深度的契合,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种言语模式,因其诗性特点和修辞手法的丰富多样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种言语模式因为相对简短优美、雅俗共赏、易于实践,具有创作性。因此,它能够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充当一种特殊的教学载体,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具有独特的方法论意义。通过以对联为载体的汉语教学,贯彻整体性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可以使少数民族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达到有效提升汉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对联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姚小烈
"互联网+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基于信息对称的师生关系的重构和因此引发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领域,只有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创新少数民族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华锦木
不同的语言关系要求不同的汉语教学模式,按照一定的语言关系调适汉语教学结构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语言接触影响下的语言关系现状和发展规模,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作出调整:利用语言借用成分、剖析语言结构混合现象、消除语言中介的影响、提高语言简化程度和语言转换速度,以此促进汉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调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学军
在语言教学中,口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并结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寻找一条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汉语教学水平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汉语口语教学 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调查表明,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汉语课程的设置、汉语第二课堂的开辟及汉语课改的推行等方面还急需完善。在推行进程中,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双语班 问题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海龙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应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观,建立职业汉语能力培养新机制。只有突破职业汉语能力的瓶颈,才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并使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凌宇
留学生普遍反映汉语难学主要难在汉语字词难记,笔者认为,从事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老师应该有责任帮助留学生克服汉语词汇形义匹配记忆的障碍。汉语词汇教学,首先是词汇外形(即汉字形体)和意义的教学,其次才是词汇用法教学。由于汉语词汇形义具有高度关联特点,所以饱含中国文化的构词理据,就可成为帮助留学生记忆汉语词汇形义的助力器。本文作者通过对"扌"旁和"忄"旁两组目标词语进行"字形—词义"的教学行动研究,初步证明从文化理据角度切入的词语形义关联匹配教学,无论是在促进留学生词汇形义的匹配记忆上,还是在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导入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加强沟通、交融和团结的民族教育事业中,文化导入更具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应当积极克服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坚持文化导入的原则,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成功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为民族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关键词:
汉语 听说教学 文化导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卫国
课程"网络时代预科汉语写作教学创新研究"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这一语言与文化的特殊群体在网络时代传播与写作的大变革时期,他们汉语写作这个貌似简单、内涵却十分复杂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课程提出了"为人生发展而写作"的写作目标;探索了"为人生发展而写作"的内容体系;总结出语言表达形式训练的"五个系列";对写作能力测试进行了探索。本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及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利于全国预科汉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与提高,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预科生 汉语写作 教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逸灵
通过检索2000年版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词语,对照相关的英语词典,列出了有关文化空缺词语的若干词项,理清了文化空缺词语的主要类别,并逐一列举例证。目的首先在于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使读者,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充分认识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空缺词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向其提供针对文化空缺词语的练习素材;其次,希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言学习者在其汉语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的真谛;最后,文章也试图激发出研究文化空缺词语的更大兴趣。
关键词:
文化空缺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会成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制约新疆高职汉语专业教学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促进新疆高职汉语专业教学发展的对策,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入手,加强职业教育与内涵建设,提倡创业教育,构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高职汉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汉语专业教学 问题及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邱静远 周洁 汤晨晨 吴瑞林
基于性别差异的角度,通过测验和问卷,对青海省共和、贵德、同仁三县1072名寄宿制藏族初三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过程及汉语成绩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学生层和班级层的研究模型,进而分析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特别是性别、表面过程、深层过程与汉语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习过程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倾向于使用表面过程,女生倾向于使用深层过程;表面过程对汉语成绩的负效应显著,深层过程对汉语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表面过程在性别与汉语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青海藏族初中生的汉语成绩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差异是由男生倾向于使用基于复制、机械记忆的表面过程引起的。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性别差异,注意提高男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鼓励男生降低表面学习动机和减少表面学习过程的使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青
"去动机化"在语言学习动机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属于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去动机化"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不同因素对不同汉语学习水平和层次班级学生的影响。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疏导学生的焦虑情绪、完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细节入手,切实提高预科生汉语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
新疆 预科生 汉语学习 去动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