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0)
2023(10874)
2022(9231)
2021(8718)
2020(7395)
2019(17040)
2018(17185)
2017(31200)
2016(18395)
2015(20860)
2014(21584)
2013(20616)
2012(19396)
2011(17642)
2010(18104)
2009(16286)
2008(16575)
2007(15352)
2006(13140)
2005(11980)
作者
(54155)
(45393)
(45121)
(43386)
(28632)
(21979)
(20905)
(17770)
(17131)
(16352)
(15366)
(15278)
(14546)
(14452)
(14367)
(14362)
(14186)
(13399)
(13367)
(12904)
(11573)
(11540)
(11118)
(10388)
(10366)
(10267)
(10262)
(10066)
(9428)
(9257)
学科
(63829)
经济(63753)
管理(44890)
(42080)
(33295)
企业(33295)
方法(30642)
数学(26966)
数学方法(26642)
中国(22512)
教育(21320)
(19481)
(18637)
(18595)
理论(14691)
(14654)
地方(12540)
业经(12308)
农业(11811)
(11557)
贸易(11556)
(11517)
银行(11480)
(11294)
财务(11257)
财务管理(11224)
(11193)
(10948)
(10764)
金融(10756)
机构
大学(260868)
学院(256172)
研究(93863)
(93275)
经济(90800)
管理(87654)
理学(74819)
理学院(73779)
管理学(72066)
管理学院(71568)
中国(65095)
科学(60213)
(57575)
(49559)
(49484)
(45539)
研究所(45318)
(43410)
师范(42981)
中心(42580)
(41873)
业大(40970)
农业(39274)
教育(37008)
北京(36824)
财经(35721)
师范大学(34929)
(33591)
技术(32903)
(32599)
基金
项目(167684)
科学(131109)
研究(123997)
基金(117245)
(103959)
国家(103008)
科学基金(85258)
社会(73711)
社会科(69486)
社会科学(69464)
(67510)
教育(64775)
基金项目(61439)
(59324)
自然(55552)
自然科(54220)
自然科学(54197)
自然科学基金(53244)
编号(52753)
资助(48293)
成果(45994)
重点(40189)
课题(40045)
(38403)
(36846)
(34348)
(33525)
科研(32479)
教育部(32452)
(32231)
期刊
(101843)
经济(101843)
研究(82287)
中国(60172)
教育(59176)
学报(46576)
(43782)
科学(39389)
(36993)
大学(34902)
学学(31542)
管理(29382)
农业(29171)
技术(25323)
(21176)
金融(21176)
财经(17903)
业经(16384)
经济研究(16236)
(16003)
职业(15501)
(15379)
(13761)
问题(13638)
图书(12235)
(11902)
论坛(11902)
统计(11671)
技术经济(11503)
业大(11490)
共检索到39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薛源  
在课程评价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受课程范式的制约与影响,课程范式集中体现了现代范式或后现代范式的精神与意髓。本文分析了导致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失落的根源——课程的现代范式,指出在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立足于新的课程范式和人的主体间性,并探讨了作为课程评价多元主体之一的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子和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传统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和对教学的权威控制,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丽华  卢正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斌  孔燕  
新冠疫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负效应会引起人们对技术副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担忧,表现为新冠疫苗技术恐惧。目前较为缺乏对疫苗技术恐惧的实证分析,特别是对技术恐惧中人的主体性特征解析。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技术恐惧的3个主体性担忧出发,对新冠疫苗技术恐惧的主体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评估新冠疫苗技术恐惧的主体性程度,比较性别、婚姻、居住地、职业、疫情暴露程度和接种状态等主体性差异,发现女性、未婚、乡村、教师和学生是技术恐惧高发的主体性特征关键词,并受到是否接种疫苗的影响。最后从内容、对象和方法3个方面讨论技术恐惧实证研究带来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  
现行高师教育学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情境封闭,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等方面,要改变现状,实施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要采取在观念上贯穿主体性思想,在教学情况上生活化,课程评价上以学生为本等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主体性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但传统的旧教育观念及其教育方法,在目前的学校中仍时有表现。有的教师不爱护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语侮;有的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造成学生责任心的缺乏;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洁安娜姆  
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征之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特点。在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双元制模式在企业界的积极参与下形成,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双元制模式的成长、成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过程。而以企业为主体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昌瑞  
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段精采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依据哲学发展的历史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闪烁着主体性的光辉 ,其主体性精神体现在教育对象观、教学方法、道德教育等方面。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是春秋时期人之价值的发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反映 ,同时也与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认性特征有着密切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