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5)
- 2023(9573)
- 2022(8346)
- 2021(7795)
- 2020(6840)
- 2019(15758)
- 2018(15597)
- 2017(30954)
- 2016(16931)
- 2015(19737)
- 2014(20129)
- 2013(20374)
- 2012(19518)
- 2011(17798)
- 2010(18351)
- 2009(17578)
- 2008(17795)
- 2007(16218)
- 2006(14481)
- 2005(13300)
- 学科
- 济(90929)
- 经济(90857)
- 管理(49913)
- 业(45757)
- 企(35412)
- 企业(35412)
- 方法(35392)
- 数学(31624)
- 数学方法(31423)
- 财(30960)
- 中国(23886)
- 地方(21431)
- 农(21363)
- 制(18903)
- 学(18881)
- 业经(15738)
- 务(14836)
- 财务(14815)
- 财务管理(14759)
- 贸(14684)
- 贸易(14676)
- 银(14476)
- 银行(14441)
- 易(14202)
- 企业财务(13993)
- 财政(13909)
- 农业(13807)
- 行(13720)
- 地方经济(13663)
- 体(12812)
- 机构
- 大学(260258)
- 学院(258393)
- 济(118452)
- 经济(116060)
- 管理(94296)
- 研究(90492)
- 理学(79411)
- 理学院(78514)
- 管理学(77387)
- 管理学院(76885)
- 中国(70733)
- 财(62932)
- 京(54468)
- 科学(52620)
- 所(47598)
- 财经(45942)
- 研究所(42261)
- 经(41219)
- 农(41066)
- 中心(40610)
- 江(40552)
- 经济学(38413)
- 北京(35170)
- 经济学院(34580)
- 业大(34509)
- 财经大学(33355)
- 范(32980)
- 师范(32705)
- 农业(32230)
- 州(31637)
- 基金
- 项目(152890)
- 科学(118314)
- 研究(114004)
- 基金(109406)
- 家(93646)
- 国家(92876)
- 科学基金(77916)
- 社会(73022)
- 社会科(69137)
- 社会科学(69115)
- 省(59217)
- 基金项目(57468)
- 教育(52287)
- 划(49064)
- 编号(47225)
- 自然(47105)
- 资助(45937)
- 自然科(45885)
- 自然科学(45867)
- 自然科学基金(45018)
- 成果(40588)
- 部(35079)
- 重点(34469)
- 发(33977)
- 课题(32312)
- 创(30538)
- 教育部(30194)
- 国家社会(30084)
- 性(30030)
- 人文(29286)
- 期刊
- 济(141885)
- 经济(141885)
- 研究(86236)
- 财(53368)
- 中国(50440)
- 学报(38263)
- 农(37091)
- 管理(33778)
- 科学(33766)
- 大学(28680)
- 融(27080)
- 金融(27080)
- 学学(26989)
- 财经(24740)
- 农业(24421)
- 经济研究(24219)
- 教育(23360)
- 技术(21746)
- 经(21346)
- 业经(20426)
- 问题(19121)
- 贸(15967)
- 技术经济(15078)
- 统计(13868)
- 理论(13595)
- 商业(12917)
- 国际(12854)
- 业(12167)
- 经济问题(12008)
- 实践(11878)
共检索到408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家凤 易发云
异质性是是新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假定。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在利益差别上均有异质性,使财政转移支付在政治利益驱动下的出现地区性偏差。这种偏差反映了政治决策机制与经济决策机制之间的不完全相容,仅靠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也许会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利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偏离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公平 效率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菊子 宋小宁
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理论认为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旨在经济效率和财政均等化,这忽视了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因素。文章构建了中央政府以政治稳定为目标,通过向各省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社会稳定的理论模型,利用199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发现,国家政治稳定因素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效应显著,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缩小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上面,必须同时从经济效率和政治稳定的角度来探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中央政府 政治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笔者通过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制和税制变化所形成的财局与政局之间的互动演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最重要内因;财政困境的突破和矫正分利失衡是政府推进财政经济改革的直接动力;财政改革经历了从控税源到改税制的发展演进。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中国财政改革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财政逻辑和发展逻辑四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保障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权威是改革不可动摇的政治逻辑,适应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是财政改革的经济逻辑,经济决定财政是财政改革的自身依存逻辑,财政经济矛盾的展开和克服的无限循环过程是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魏福成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决定了地区公共品供给水平和人们获得经济活动成果的比例,这会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和产出。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分别使得总产出、净产出、个体效用以及政府目标等最大化所要求的最优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水平,分析发现政府目标最大化所要求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水平,高于使得总产出和净产出所要求的最优财政能力水平。进一步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增强可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但对于人们的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则是先正向促进而后反向阻碍,因此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政府财政能力 公共品 经济绩效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点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土地财政"问题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视角,运用地租理论可以解释当下我国"土地财政"的性质以及其历史作用。"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地租性"收入区别于"公共财政",兼具"广义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性质。"土地财政"的历史作用体现为通过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199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证实,"土地财政"的变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因素对"土地财政"也有明显正向提升作用,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土地财政 马克思主义 地租理论 土地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运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刘书文 陈斯瀚 潘书兰
分税制改革实施的20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分配方式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政府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环境不断变化,制度异化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特点,主要阐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制度异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推我国财税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 税收返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完善 农村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威 吴能全
在1949年建国之后,国家决定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以便在最高纲领与现实约束之间取得平衡。但是,短暂的执政实践迅速修正了国家先前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态度,并由此导致了50年代一场朝向全面公有化的产权变革。这次产权变革在方向上是朝向公有化的,在时序推进上是激进的,在变革倾向上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而所有这些,无不与1978年以来朝向民营化的渐进改革具有一种结构上的对称性。本文表明,50年代的激进公有化,是一个"财政能力—治理能力"处于"低水平均衡"中的传统国家在遭遇外部危机时的自然反应。
关键词:
财政交易 意识形态约束 公有化 产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 %.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 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 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亮
本文主要通过对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的实证分析,探讨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各地区之间财力横向均衡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公共财政转移支付 贫困 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