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7)
2023(9140)
2022(7809)
2021(7355)
2020(6648)
2019(15119)
2018(14841)
2017(29806)
2016(16371)
2015(18814)
2014(19229)
2013(19426)
2012(18425)
2011(16499)
2010(16881)
2009(16215)
2008(16751)
2007(15199)
2006(13236)
2005(12082)
作者
(48637)
(40586)
(40380)
(38954)
(25616)
(19296)
(18720)
(15845)
(14983)
(14609)
(13570)
(13425)
(12855)
(12763)
(12666)
(12627)
(12624)
(12006)
(11660)
(11625)
(10106)
(10032)
(9982)
(9345)
(9121)
(9104)
(9051)
(9049)
(8268)
(8073)
学科
(67900)
经济(67823)
管理(50047)
(49159)
(37728)
企业(37728)
方法(34689)
(31877)
数学(31332)
数学方法(31117)
中国(22616)
(19510)
(18616)
(16117)
财务(16097)
财务管理(16037)
(15714)
银行(15691)
企业财务(15222)
(14777)
(14540)
贸易(14534)
(14193)
财政(13752)
(13011)
金融(13009)
业经(12814)
地方(12704)
(12660)
农业(12054)
机构
大学(243726)
学院(241995)
(104189)
经济(102004)
管理(91969)
研究(78746)
理学(77786)
理学院(76967)
管理学(75823)
管理学院(75366)
中国(65887)
(61398)
(50968)
科学(46436)
财经(44598)
(41117)
(40237)
(39830)
(37633)
中心(37128)
研究所(36386)
业大(33712)
经济学(33419)
财经大学(32819)
北京(32767)
农业(31483)
经济学院(30649)
(29442)
(29368)
师范(29173)
基金
项目(148315)
科学(115081)
研究(108786)
基金(107448)
(92501)
国家(91765)
科学基金(77637)
社会(69248)
社会科(65656)
社会科学(65636)
(56909)
基金项目(56738)
教育(50126)
自然(48798)
(47920)
自然科(47604)
自然科学(47583)
自然科学基金(46735)
资助(45468)
编号(44799)
成果(37560)
(34344)
重点(33198)
(30949)
课题(30233)
(30037)
教育部(29510)
科研(29071)
(28852)
国家社会(28703)
期刊
(114664)
经济(114664)
研究(78719)
(52091)
中国(46852)
学报(36550)
(35121)
科学(31769)
管理(31165)
(30284)
金融(30284)
大学(27564)
学学(26035)
农业(23040)
财经(22994)
教育(20373)
(19575)
经济研究(19480)
技术(19355)
业经(17906)
问题(16123)
(14365)
理论(13702)
技术经济(12915)
财会(12644)
统计(12611)
实践(12331)
(12331)
会计(12310)
(12029)
共检索到37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宏亚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拉动效应及财政赤字政策的潜在风险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导致1998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高达22%(中国的现行统计口径)。这种较高的赤字比率引起了政府和百姓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学界,有人提出赤字比率提高、国债发行规模增大可能会产生排挤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荣华  沈小平  
目前,对我国财政赤字风险进行评估较为常用的指标是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债务依存度(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认为,如果财政赤字率达到3%、债务依存度达到60%,则认为财政赤字风险达到警戒线水平。我们认为,仅仅对以上指标进行度量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我国财政赤字的风险水平,不足以构成我国财政赤字风险的科学预警指标体系。本文试图从财政赤字结构风险的角度,研究财政赤字风险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和防范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海英  
财政赤字风险将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降低资本的效率和减少储蓄 ,危害物价稳定 ,引起各经济主体对赤字的路径依赖并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风险收益。评价和选择财政赤字政策时 ,必须比较赤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 ,以获取财政赤字风险净收益最大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才  
自 1 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都大大增加了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的财政赤字过大吗 ?是否会引起财政危机 ?本文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 ,利用协整方法 ,从动态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我们发现 ,尽管 2 0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赤字 ,而且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了 ,但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因此 ,我们的结论是 ,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是可持续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本文梳理出了2008-2018十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特点,总结出十年间中央与地方两方赤字占赤字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有两点内在联系:一是政府发行债务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二是偿还债务会推高财政赤字。近十年我国积极实行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使债务规模急剧放大。从总体制度安排来看,福利型财政赤字在我国将是一种长期性的现象而且具有强烈的增长冲动,具体原因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结构变化、税收中低速增长三点。我国将从调整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从预算资源状况出发筹划发展和建立地方债指标分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挂钩机制三个层面严格管控财政赤字,制定出务实可行兼顾多方利益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亲培  陈力恒  
目前我国财政赤字规模适度,但赤字规模有恶化趋势,财政状况不佳。必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逐步改善财政状况,积极预防财政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曾莲  张瀚之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债务风险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4年34个国家的政府债务风险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赤字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门槛值,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到不同的作用。财政赤字低于第一门槛值-2.591%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负相关;财政赤字介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正相关;财政赤字高于第二门槛值8.064%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8.064%的上线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光庆  
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适度的财政赤字,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起着推动作用,过度的、巨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王美涵  
一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风险,往往是同过度用债相通的。财政赤字是一段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超支额,是一个“流量”概念。而债务则是以往支出超过以往收入的累计超支额,即某个时点上的债务,是以往所有财政赤字的总和,是一个“存量”概念。《马约》规定欧元的两大门槛,就是把一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一国GDP的一定比例来评价一国政府的财政基础的稳固和实力状况。因此,我们在上述作了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债务风险后,这里将单独对财政赤字问题进行评估。 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是始于1998年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嗣红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达军  陈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首先通过把财政收支引入居民消费函数,估计财政赤字对民间消费的影响;然后,分别从经济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资本收益率等角度,分析财政赤字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其结果均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产生排挤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