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9)
2023(7847)
2022(6908)
2021(6230)
2020(5592)
2019(12993)
2018(13032)
2017(26452)
2016(14264)
2015(16589)
2014(17064)
2013(17412)
2012(16848)
2011(15722)
2010(16195)
2009(15601)
2008(15598)
2007(14402)
2006(12980)
2005(12010)
作者
(44578)
(37608)
(37165)
(35938)
(23783)
(17720)
(17247)
(14584)
(13869)
(13337)
(12836)
(12264)
(11941)
(11923)
(11706)
(11616)
(11333)
(11026)
(10840)
(10794)
(9559)
(9332)
(9103)
(8628)
(8474)
(8444)
(8262)
(8181)
(7636)
(7357)
学科
(85834)
经济(85769)
管理(39201)
(36391)
方法(33037)
数学(29766)
数学方法(29588)
(27452)
企业(27452)
中国(20676)
地方(19205)
(18647)
(16600)
(15334)
(14830)
业经(14449)
(13788)
贸易(13781)
(13325)
地方经济(13209)
(12452)
银行(12430)
农业(12069)
(11933)
(11623)
金融(11621)
(10810)
环境(10680)
(10220)
(9068)
机构
大学(228984)
学院(227789)
(108601)
经济(106447)
管理(83557)
研究(80680)
理学(70455)
理学院(69655)
管理学(68671)
管理学院(68233)
中国(62594)
(49897)
(48201)
科学(46489)
(42326)
财经(39347)
研究所(37846)
(36738)
中心(36029)
经济学(35328)
(35299)
(35286)
经济学院(31767)
北京(31249)
业大(30859)
农业(28961)
财经大学(28706)
(28691)
师范(28463)
(27741)
基金
项目(134179)
科学(104085)
研究(99475)
基金(96316)
(82627)
国家(81963)
科学基金(68514)
社会(63986)
社会科(60630)
社会科学(60609)
(51757)
基金项目(50655)
教育(44974)
(43305)
自然(41478)
编号(40928)
资助(40586)
自然科(40388)
自然科学(40372)
自然科学基金(39636)
成果(34417)
(30807)
(30779)
重点(30352)
课题(28075)
(26836)
国家社会(26386)
教育部(26361)
人文(25636)
(25549)
期刊
(129735)
经济(129735)
研究(74451)
中国(40934)
(38362)
(33362)
学报(32449)
管理(30339)
科学(29723)
(24304)
金融(24304)
大学(24284)
学学(22971)
农业(21931)
经济研究(21899)
财经(20921)
技术(20021)
业经(19141)
教育(18267)
(18117)
问题(17843)
(14693)
技术经济(14265)
统计(12940)
理论(12402)
国际(12248)
商业(12211)
经济问题(11317)
(10980)
世界(10966)
共检索到354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桂娟  王强  
浅析我国的经济过热许桂娟,王强—、经济过热的表现及特点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治理取得了恢复性的增长,随之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乃至于进入了新的一轮经济过热。对于经济过热,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表现形式及特点是不同的。但就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根钱  
经济过热是我国经济中重复出现过的现象,即使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1978年至今就已发生了四次。而且其发生机理和发生过程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一、经济过热类型的划分 经济过热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总需求过度膨胀、结构性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定坤  杨英云  
“菱形经济”,即两端小而中间大的经济框架,本文系指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三产业,主要是基础产业相对萎缩,中间第二产业相对膨胀,头重脚轻,结构失衡的经济模式.总的看来,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迹象,但笔者也不敢苟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热”的观点,而认为国民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在“菱形经济”格局下结构性推动所引发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冷热不均的“结构性过热”.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1、判断国民经济过热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以12.8%的高速度发展,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晨曦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早在今年1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达到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全社会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Benson Fung  李进祺   岑健  
中国的经济一段时期以来表现非常强劲,国内消费正以每年9%的速度蓬勃稳步行进,受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很高,外国直接投资仍有相当规模,而非典的影响很小。面对对中国一片看好的积极观点,本文作者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中国的总体贸易情况及其银行贷款情况进行剖析,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国目前正面临周期性的经济过热风险。中国经济的主要趋势有:中国的贸易顺差与前几年相比在迅速缩小,顺差主要是对美国,而对亚洲其他国家,中国皆为贸易逆差;在贸易顺差急剧下降的同时,外汇储备却暴涨,显示了中国资本项目的监管和控制系统存在着漏洞;此外,银行贷款剧增、无效投资呈上升迹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曹红辉  
本文提出了判断经济过热的三个标准:经济增长是否超过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否遇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运行是否面临通胀的压力和不良贷款的增加的风险?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本次经济过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实现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根治经济过热的顽症,关键是制度创新,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于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经济过热。局部行业、局部地区虽然存在着某些过势的现象,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中国目前处于1992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巩固目前的良好势头,并继续通过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以实现我国世纪头20年的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强调以下观点:第一,加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过热是有区别的,在加速增长中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异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侯廷娴  
我国房地产业连续七年的快速增长,尤其是近两年的加速发展,使其已到了发展的波峰。所谓发展过热引发的新的经济问题,实际是房地产周期性发展规律的必然表现,国内外都如此。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拐点不少地方已经出现,未雨绸缪应引起充分重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钟基  邱晓华  
今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建设、流通各个领域,都处于“升温”阶段。当前经济发展会不会重复1988年的经济过热,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对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当前经济发展与1988年有本质的不同1.从总供求关系看,1988年经济是在前几年总需求连年超过总供给的基础上发展。1984—1988年,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4%,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章梦生  
(一)“过热”与“过冷”是相对地比较而言的。从经济增长率来说,前三年(1988—1990年)由于治理整顿的关系,经济增长率只有5.4%,后三年(1990—1992年)的高速增长达到10—12%,这乃是对前三年低速增长率的纠偏,重新恢复1984——198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11.5%的水平,这不能说是“过热”。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率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验证明,之所以社会主义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祖六  钟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晓梧  李建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并且出现明显加快的特点。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需要降温,有的则认为中国仍处于消费不足状态,通货紧缩挥之不去,还要进一步启动经济。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各方面人士的看法大相径庭,本文综合各方面意见,做一个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