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4)
2023(11437)
2022(9708)
2021(9117)
2020(8047)
2019(18681)
2018(18287)
2017(36810)
2016(19860)
2015(22795)
2014(22958)
2013(23274)
2012(21712)
2011(19536)
2010(20020)
2009(19608)
2008(19637)
2007(18188)
2006(16249)
2005(15074)
作者
(57961)
(47973)
(47800)
(45857)
(30441)
(22758)
(22349)
(18580)
(18224)
(17275)
(16179)
(16139)
(15412)
(15215)
(15036)
(14969)
(14500)
(14195)
(13961)
(13927)
(11952)
(11850)
(11746)
(11021)
(10933)
(10899)
(10774)
(10752)
(9804)
(9497)
学科
(78943)
经济(78864)
管理(64711)
(64667)
(51450)
企业(51450)
方法(38973)
(35781)
银行(35636)
数学(34323)
数学方法(34090)
(33955)
(31976)
金融(31974)
中国(29526)
(27360)
(26582)
(24926)
(18819)
贸易(18803)
(18717)
财务(18670)
财务管理(18621)
(18262)
业经(17837)
企业财务(17658)
(15515)
制度(15509)
地方(15269)
农业(14962)
机构
学院(285316)
大学(284932)
(123416)
经济(120561)
管理(112898)
理学(93131)
理学院(92196)
研究(91240)
管理学(91011)
管理学院(90443)
中国(88459)
(65417)
(60439)
科学(51502)
财经(50107)
(48205)
中心(46941)
(46747)
(45628)
(45181)
研究所(41480)
北京(38957)
业大(38954)
经济学(38820)
农业(38221)
(37937)
(37549)
财经大学(37179)
银行(36419)
经济学院(35306)
基金
项目(170547)
科学(132559)
研究(126630)
基金(123260)
(105261)
国家(104375)
科学基金(89036)
社会(79698)
社会科(75699)
社会科学(75670)
(66046)
基金项目(64602)
教育(57558)
自然(56167)
(55080)
自然科(54821)
自然科学(54805)
自然科学基金(53863)
资助(52829)
编号(52771)
成果(43338)
(38818)
重点(37987)
(36425)
(35462)
课题(35461)
教育部(33501)
(33448)
创新(33307)
科研(33069)
期刊
(138715)
经济(138715)
研究(92481)
(59217)
金融(59217)
中国(58988)
(53521)
(43489)
管理(43002)
学报(39021)
科学(36138)
大学(29973)
学学(28252)
农业(27001)
财经(25806)
技术(24756)
教育(23155)
业经(22509)
(21964)
经济研究(21789)
问题(18518)
理论(17428)
(16298)
(16290)
实践(15830)
(15830)
技术经济(15607)
国际(14739)
商业(14722)
财会(14284)
共检索到46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万先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海霞   石屹  
风险管理及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随着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和银行业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也随之复杂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中心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涵与风险(一)什么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企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三条明确指出:"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可见,金融创新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  魏婧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智  郑伟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资金类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我国银行未来适应竞争、创造利润的重要源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雅珺  
近几年,我国个人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促进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等均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其快速发展中所隐含多个层面风险,不仅包括理财产品本身所面临的风险,其衍生出的各类风险同样需要关注。因此,加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规范发展,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少峰  
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 ,体现在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上 ;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也明显落后 ,如VAR方法、信用风险模型和RAROC的使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是量化管理和国际监管。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参照国际监管标准 ,加紧建设内部评级体系 ,发展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杜平  
近年来,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确立和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全面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效能。本文运用企业文化和管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三个层次,同时论述了如何正确执行风险管理文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树红  高彩云  
金融衍生业务是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新型业务,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主要衍生业务及其风险类型,并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对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光  
在市场经济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6年间公布的财务年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商誉价值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衍生产品对于银行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会正向增加银行的价值。此外,银行的资本状况、营业状况、经营历史等控制变量对其价值也有影响。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百胜  霍学喜  刘新生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避险和投机两大功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行强有力的外部监管是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有效措施。独立审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外部监管之一 ,有助于规范衍生金融工具运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斯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87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影响。就方向而言,外汇衍生品对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就规模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平均提高0.11。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