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8)
2023(18592)
2022(16233)
2021(15303)
2020(12988)
2019(30057)
2018(30041)
2017(58658)
2016(32208)
2015(36494)
2014(37080)
2013(36910)
2012(34942)
2011(31904)
2010(32335)
2009(30098)
2008(30227)
2007(27395)
2006(24453)
2005(22417)
作者
(97803)
(81206)
(80846)
(77075)
(51828)
(38931)
(37017)
(31701)
(30892)
(29563)
(27530)
(27498)
(26107)
(26051)
(25697)
(25265)
(24587)
(24212)
(23483)
(23459)
(20361)
(20348)
(19942)
(18592)
(18341)
(18328)
(18215)
(18132)
(16611)
(16177)
学科
(132862)
经济(132668)
管理(90699)
(87450)
(70291)
企业(70291)
方法(57410)
数学(49701)
数学方法(49123)
中国(38916)
(38180)
(34873)
地方(30660)
(29520)
(29394)
业经(28781)
(27023)
银行(26948)
(25609)
(25480)
贸易(25462)
农业(25196)
(24669)
(23572)
金融(23569)
(20978)
理论(20886)
财务(20872)
财务管理(20817)
(20568)
机构
大学(469743)
学院(467489)
(187697)
经济(183289)
管理(177958)
研究(165191)
理学(151223)
理学院(149425)
管理学(146815)
管理学院(145965)
中国(128515)
科学(102960)
(102413)
(90752)
(86586)
(84609)
研究所(78119)
中心(75000)
(72944)
业大(71196)
财经(70399)
农业(66546)
北京(65924)
(63662)
(62846)
师范(62198)
(59207)
(58974)
经济学(55819)
财经大学(51870)
基金
项目(302187)
科学(234455)
研究(219753)
基金(215607)
(188627)
国家(186985)
科学基金(157741)
社会(134899)
社会科(127555)
社会科学(127518)
(118874)
基金项目(113738)
自然(103208)
教育(101248)
(100685)
自然科(100645)
自然科学(100614)
自然科学基金(98795)
编号(91165)
资助(90808)
成果(76353)
重点(68243)
(67081)
(66575)
课题(63841)
(61442)
科研(57840)
创新(57404)
教育部(56216)
大学(55586)
期刊
(216718)
经济(216718)
研究(145782)
中国(97206)
(77621)
学报(76820)
科学(69288)
(69211)
管理(65753)
大学(56945)
教育(54668)
(54431)
金融(54431)
学学(53351)
农业(51988)
技术(40251)
业经(35716)
财经(34640)
经济研究(33900)
(29522)
问题(28616)
(26892)
图书(25173)
理论(23633)
技术经济(23324)
(23009)
(21935)
实践(21448)
(21448)
科技(21416)
共检索到723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雪彬  赵瑾  
巨灾债券是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而创造的金融工具,其在规模上不断发展,品种上日益丰富,为保险公司进行巨灾风险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作为一个巨灾频发的国家,在巨灾债券的发行方面仍属空白,所以只有从巨灾债券的配套法律制定、机构监管、金融市场建设和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完善,才能成功发行我国的巨灾债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雨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地方财政时常会碰到"规划有余而资金不足"的窘境。一直以来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解决部分地区财政枯竭的问题,但对于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而言,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①和债务转移远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师华  
我国在地震风险转嫁机制方面严重不足,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行地震巨灾债券。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可设立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尽快推进发行地震巨灾债券试点。可先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主要面向国际机构投资者,以积累经验,条件成熟时再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长利  
作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工具之一,巨灾债券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连接,把发起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我国亟待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可尝试通过发行农业巨灾债券,有效转移和分散农业大灾风险。我国发行农业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农业巨灾债券交易架构设计、发行农业巨灾债券步骤、农业巨灾债券产品设计、农业巨灾债券监管框架、会计与税收制度的建立、法律环境的完善等,需要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志勇  杨玉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佳慧  
今年的财政节奏超预期后置,特别是新增地方债,呈现出"目标设定偏积极、但发行进度明显偏慢"的特征。后置的新增地方债发行不仅是上半年资金面宽裕、债市走牛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下半年经济基本面以及债市的重要变量。该文旨在对后续地方债供给规模和节奏进行测算,并通过历史信息寻找规律,结合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探究下阶段地方债供给放量对债市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旺  
从理论上讲,地方政府作为一级预算,和中央政府一样可以作为发行主体,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以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券同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一样,也以发行债券的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担保,售出的债券一般是能够偿还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性较高,被认为是仅次于“金边债券” 的安全债券。而且,投资者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宇瀚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仅靠现有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资金为主的融资方式显然是不足的。一方面,过于单一的融资渠道不足以补充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且风险过高。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功能无非是在资金的富裕方和资金的短缺方之间提供中介功能。由于不同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风险偏好存在差异,因而就决定了融资的渠道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事实上,通过金融体系实现高等学校的融资需求绝不止银行信贷资金一个内容。如果能够开辟各类新型的教育融资方式,无疑对高校获得资金和分散风险具有帮助。文章旨在从研究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融资方式的意义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柏满迎  吴天都  仲艳雪  
目前,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和制度尚不完善。巨灾发生后仍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救济和民间捐赠,应对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结合国情,综合考虑下行风险、基差风险等影响因素,构建由政府、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共同参与、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设计出具有我国特点的混合巨灾债券。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裘华鸣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发行来解决我国目前债券资金不足的问题, 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但目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债券的发行主体问题、担保 问题、利率问题、流动性问题和利息征税问题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 施有: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债券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发行企业充 分认识到债券筹资的优越性;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改变目前债券利率的确定方 法,以国债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并开展债券创新业务,活跃债券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先玲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而日益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又对市政债券提出了迫切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从需求、供给、分税制、市政债券的特点及“准市场债券”等五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立市政债券市场的可行性,认为我国推出市政债券的时机基本成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阳  刘晓珍  
近年来国债以其信用等级高、安全性能好、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性好等诸多优势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但是,由于国债在品种等设计上存在不合理、难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市场化程度偏低、供求矛盾难以解决等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琪  印保刚  杨柳  
被动式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建筑自身的空间形式、围护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现阶段我国发展被动式建筑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基础研究工作不足、被动式设计没有足够被重视、投资回报期不明确、政府经济激励政策缺失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被动式建筑的基础研究工作、重视被动式设计工作、建立科学的建筑评价体系、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