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4)
- 2023(12648)
- 2022(10661)
- 2021(10081)
- 2020(8425)
- 2019(19406)
- 2018(19065)
- 2017(37962)
- 2016(20537)
- 2015(23252)
- 2014(23438)
- 2013(23392)
- 2012(22189)
- 2011(20202)
- 2010(20780)
- 2009(20136)
- 2008(19752)
- 2007(18339)
- 2006(16577)
- 2005(15015)
- 学科
- 济(89079)
- 经济(88994)
- 业(64522)
- 管理(53862)
- 农(51388)
- 企(41539)
- 企业(41539)
- 方法(35365)
- 农业(33945)
- 数学(31976)
- 数学方法(31673)
- 中国(31069)
- 融(28354)
- 金融(28352)
- 银(28073)
- 银行(28050)
- 行(27104)
- 财(24688)
- 业经(23947)
- 制(23391)
- 地方(20694)
- 贸(18533)
- 贸易(18517)
- 易(18115)
- 学(15120)
- 策(15076)
- 体(14682)
- 务(14399)
- 财务(14359)
- 财务管理(14319)
- 机构
- 学院(300982)
- 大学(295426)
- 济(131565)
- 经济(128704)
- 管理(113638)
- 研究(102462)
- 理学(96305)
- 理学院(95333)
- 管理学(93924)
- 管理学院(93360)
- 中国(87723)
- 农(65606)
- 财(64010)
- 京(61404)
- 科学(58991)
- 所(52338)
- 中心(50564)
- 农业(50263)
- 财经(49187)
- 江(47759)
- 研究所(46626)
- 业大(46506)
- 经(44427)
- 经济学(40141)
- 北京(38992)
- 州(38293)
- 范(38181)
- 师范(37883)
- 经济学院(36464)
- 财经大学(35791)
- 基金
- 项目(185162)
- 科学(144738)
- 研究(141708)
- 基金(132274)
- 家(112912)
- 国家(111830)
- 科学基金(94985)
- 社会(89758)
- 社会科(84821)
- 社会科学(84794)
- 省(73777)
- 基金项目(69511)
- 教育(63508)
- 划(60627)
- 编号(60531)
- 自然(57505)
- 自然科(56057)
- 自然科学(56041)
- 自然科学基金(55044)
- 资助(54420)
- 成果(50326)
- 发(42449)
- 部(41938)
- 重点(41319)
- 课题(41149)
- 创(38343)
- 性(37367)
- 国家社会(36519)
- 农(36258)
- 创新(35867)
- 期刊
- 济(154267)
- 经济(154267)
- 研究(93243)
- 农(68476)
- 中国(62328)
- 融(49474)
- 金融(49474)
- 财(48198)
- 农业(45635)
- 学报(43149)
- 科学(40586)
- 管理(36856)
- 大学(33791)
- 学学(32083)
- 业经(30237)
- 教育(28959)
- 技术(24903)
- 财经(24298)
- 经济研究(22933)
- 问题(21906)
- 业(21425)
- 经(20787)
- 农村(16661)
- 村(16661)
- 贸(16472)
- 理论(16228)
- 版(15994)
- 农业经济(15698)
- 技术经济(15631)
- 世界(15548)
共检索到472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卫江
我国农村存在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是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支农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喜梅 李仲平 李细枚
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本文借鉴系统论的一些思想,探讨了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几个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和基本性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功能 特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少岩 许丹丹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特点是,政府政策扶植,财政资金援助,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既分工明确又紧密结合,并建立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双重监管制度等农业保险,农村金融体系架构较合理完善。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农村金融体系面临新的问题,但是运行比较成功。中国目前的农业状况和日本农业非常相似,分析和研究日本的农村金融经验,对完善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彩虹 秦秀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存在多年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不完善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制体系是加快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融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简要梳理其经验,并指出对我国的几点有益启示。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村金融 法制建设 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勾东宁 苏翩翩
本文从功能性和结构性两个角度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地区分布和需求分布不均衡、农村民间金融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等。并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体创新和各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创新两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创新的几点建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险体系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寒云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内部控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百里 武大雪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定表
一、会计操作风险点管控主要做法会计操作风险防控重点机构在基层营业网点,柜面操作风险防控是重点部位。会计操作风险防控特点为风险面广、风险点多、全面风险防控难度大。因此,乐清农合行努力把会计操作风险点防控作为案件防控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平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具备了"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三位一体的框架。但这一体系提供的金融供给尚难以满足"三农"的融资需求,其原因在于金融供求之间在融资期限、风险、收益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目前来看,市场化手段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从世界主要国家来看,必要的政策支持是农村金融体系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少,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且逃废债现象严重;司法维权不到位,金融资产防范失保障;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支撑严重缺失;中介服务有失公平且收费高,乡镇企业和金融机构难堪重负等六大主要问题。因此,应从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加强合作,实现银企双赢;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晖
农村金融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的重点,其中的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在当前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的根源呈现多元化的表现,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农村金融政策本身的某些局限性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执行过程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碍,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金融政策的某些作用。因此,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政策异化 破解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