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9)
- 2023(10793)
- 2022(9168)
- 2021(8643)
- 2020(7317)
- 2019(17094)
- 2018(16863)
- 2017(33422)
- 2016(18266)
- 2015(20639)
- 2014(20779)
- 2013(21065)
- 2012(19933)
- 2011(18356)
- 2010(18788)
- 2009(18084)
- 2008(18356)
- 2007(17074)
- 2006(15363)
- 2005(13839)
- 学科
- 济(84081)
- 经济(83998)
- 业(57086)
- 农(52546)
- 管理(47475)
- 农业(35241)
- 方法(33587)
- 企(33159)
- 企业(33159)
- 数学(29907)
- 数学方法(29677)
- 中国(22802)
- 业经(22225)
- 财(20114)
- 地方(19095)
- 制(17812)
- 学(16486)
- 贸(15907)
- 贸易(15901)
- 环境(15887)
- 易(15513)
- 发(14868)
- 银(13637)
- 银行(13610)
- 行(13016)
- 农业经济(12570)
- 融(12037)
- 金融(12034)
- 体(11883)
- 发展(11748)
- 机构
- 学院(277723)
- 大学(272861)
- 济(117542)
- 经济(115041)
- 管理(103693)
- 研究(95224)
- 理学(88602)
- 理学院(87620)
- 管理学(86259)
- 管理学院(85766)
- 中国(75168)
- 农(66241)
- 科学(58344)
- 京(57829)
- 财(54205)
- 农业(50701)
- 所(49685)
- 业大(46658)
- 中心(45209)
- 研究所(44704)
- 江(43372)
- 财经(42357)
- 经(38177)
- 范(37382)
- 师范(37092)
- 北京(36605)
- 经济学(35571)
- 州(34672)
- 院(32698)
- 经济学院(32429)
- 基金
- 项目(175352)
- 科学(136398)
- 研究(131703)
- 基金(125021)
- 家(108428)
- 国家(107387)
- 科学基金(89966)
- 社会(83691)
- 社会科(78723)
- 社会科学(78693)
- 省(70003)
- 基金项目(66952)
- 教育(58299)
- 划(57856)
- 编号(56115)
- 自然(55070)
- 自然科(53515)
- 自然科学(53498)
- 自然科学基金(52524)
- 资助(49794)
- 成果(45801)
- 发(40614)
- 重点(39524)
- 部(39273)
- 课题(37588)
- 农(36586)
- 创(35669)
- 国家社会(34357)
- 性(33874)
- 创新(33306)
- 期刊
- 济(140698)
- 经济(140698)
- 研究(80772)
- 农(69356)
- 中国(54657)
- 农业(46755)
- 学报(44130)
- 科学(41052)
- 财(40834)
- 大学(33680)
- 学学(32170)
- 管理(31580)
- 融(30136)
- 金融(30136)
- 业经(29512)
- 教育(25661)
- 业(22305)
- 技术(21962)
- 问题(20978)
- 财经(20672)
- 经济研究(19661)
- 经(17674)
- 版(16450)
- 农村(15830)
- 村(15830)
- 农业经济(15695)
- 资源(15236)
- 技术经济(14535)
- 经济问题(14518)
- 世界(14135)
共检索到420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君思
价值是行为的先导,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实践中,有正义、和谐以及发展三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因而,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减贫有着内在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在追求正义、和谐和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统一于可持续减贫的实践中。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地区 可持续减贫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亚丽,刘国祥,马进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该地区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需求,使其充分发挥最大效率,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而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卫生资源配置的畸轻畸重,除城乡差异较大以外,农村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存在“一低二破”;在机构、床位和卫技人员上存在相对过剩,重要的是开发农民的卫生需求;提高自身技术实力,削除冗员,提高医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贫困地区县医院大多是低水平运转,人员知识老化,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的根源是地区经济不发达所致。经济的腾飞将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卫生服务落后局面。
关键词:
农村 贫困地区 卫生资源 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彬 梁流涛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农户需求 反贫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佳丽
消除贫困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离土不离乡"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选择,然而,其对贫困农户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离土"与"离乡"的双重视角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贫困层面,"离乡"的减贫作用大于"离土";(2)在多维贫困层面,"离土"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态,而"离乡"则尚未起到显著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我雇佣活动对农户收入贫困的改善作用略低于受雇佣活动,但在农户多维贫困层面,自我雇佣活动则发挥了更加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政策的针对性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离土 离乡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金融扶贫是助推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重要利器,然而,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发展基础。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贫困地区的县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表明:(1)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减贫效应不断减弱;(2)贫困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3)贫困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减贫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但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农村金融减贫效应逐渐显现;(4)相比贫困地区而言,非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明显优于贫困地区。因此,在未来我国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真正形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减贫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合珍
建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资金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 资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平江县支行课题调研小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贫困地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课题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又强调:“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速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我们通过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思路。一、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评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北贫困地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纵观十多年发展的历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利因素,钳制了贫困地区农村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金融扶贫 策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金融扶贫 策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香云 安林章 韩存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太清
浅析国民收入变动对贫困地区财政的影响王太清财政拮据是贫困地区一大基本特征。笔者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法,通过对郧西县国民收入各环节对财政收入构成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来揭示贫困地区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宏观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并提出粗略的行为对策。一、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慧勤
本文分别从公共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经济学理论、世界其它国家的收费政策等方面探讨了贫困地区高校学生收费问题,并由此提出调整中国现行的贫困地区高校学生收费政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收费政策 高等教育财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本健 邓蕾 袁伟伦 毕洁颖
数字技术既可能带来数字红利,也可能带来"数字鸿沟"问题。在贫困地区,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会给农村相对贫困带来什么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系统抽样获取的1564个样本的贫困地区农户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主观角度分析了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对贫困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地区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效应大于"数字鸿沟"效应,数字技术可得性能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主观相对贫困。这种缓解效应是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来实现的,且在未参加小额信贷的农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贫困地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同时注意"数字鸿沟"和小额信贷带来的压力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 贫困地区 主观相对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