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6)
- 2023(15397)
- 2022(12901)
- 2021(11917)
- 2020(10287)
- 2019(23439)
- 2018(23482)
- 2017(45664)
- 2016(24971)
- 2015(28309)
- 2014(28574)
- 2013(28529)
- 2012(26548)
- 2011(24080)
- 2010(24663)
- 2009(23645)
- 2008(24181)
- 2007(22414)
- 2006(20140)
- 2005(18442)
- 学科
- 济(107182)
- 经济(107026)
- 业(99678)
- 管理(87103)
- 企(81019)
- 企业(81019)
- 农(48781)
- 方法(45150)
- 数学(36150)
- 数学方法(35853)
- 财(35630)
- 业经(33476)
- 农业(32043)
- 中国(29580)
- 制(28084)
- 务(23663)
- 财务(23618)
- 财务管理(23570)
- 企业财务(22279)
- 贸(20237)
- 贸易(20226)
- 地方(19785)
- 易(19713)
- 技术(19655)
- 体(19533)
- 和(19376)
- 学(18797)
- 银(18510)
- 银行(18475)
- 划(18452)
- 机构
- 学院(371658)
- 大学(365832)
- 济(156212)
- 经济(152903)
- 管理(144664)
- 理学(122557)
- 理学院(121325)
- 研究(121299)
- 管理学(119607)
- 管理学院(118937)
- 中国(98385)
- 财(77764)
- 京(77450)
- 农(73023)
- 科学(71769)
- 所(62094)
- 江(60372)
- 财经(59957)
- 中心(57564)
- 业大(56404)
- 农业(56097)
- 研究所(55088)
- 经(53998)
- 北京(48980)
- 州(47232)
- 经济学(46808)
- 范(45138)
- 师范(44726)
- 财经大学(43560)
- 院(43210)
- 基金
- 项目(232197)
- 科学(182575)
- 研究(174252)
- 基金(166978)
- 家(143912)
- 国家(142526)
- 科学基金(122261)
- 社会(111092)
- 社会科(104882)
- 社会科学(104849)
- 省(92906)
- 基金项目(88942)
- 教育(78632)
- 自然(76788)
- 划(76138)
- 自然科(74814)
- 自然科学(74792)
- 自然科学基金(73489)
- 编号(72421)
- 资助(67057)
- 成果(58769)
- 重点(52085)
- 部(52062)
- 发(50804)
- 创(50212)
- 课题(49449)
- 制(47950)
- 业(46490)
- 创新(46354)
- 国家社会(45321)
- 期刊
- 济(188628)
- 经济(188628)
- 研究(110837)
- 中国(78055)
- 农(72165)
- 财(63944)
- 管理(55047)
- 学报(54409)
- 科学(51639)
- 农业(48037)
- 大学(42285)
- 融(40731)
- 金融(40731)
- 学学(39996)
- 教育(35888)
- 业经(35723)
- 技术(33537)
- 财经(30459)
- 经济研究(27178)
- 经(26176)
- 问题(25866)
- 业(25736)
- 技术经济(20542)
- 贸(19173)
- 版(18884)
- 世界(17938)
- 商业(17931)
- 现代(17784)
- 理论(17714)
- 财会(17163)
共检索到577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瑜
我国农业生产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国家应当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法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建设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应当从主体联动机制构建、法规完善、标准优化等层面思考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生态补偿 法制建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治水
农业生态补偿占据着我国生态补偿的最大比重,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但是,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立法不完善,制度不明晰,补偿随意,管理不规范,监督乏力。如何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努力推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工作,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补偿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树立全民生态保护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业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琳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3个发达国家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规则、运作模式及特点,从补偿主体行政化、补偿手段多元化、补偿管理规范化、补偿标准科学化等方面总结了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经验及优点。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 高新伟 黄秉杰
2012年1月25日康菲石油调解方案公布后,对于补偿的主体、对象、方式以及标准的如何认定在引起多方质疑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的"软肋"。反思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是前提:在环保基本法中明确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有章可循"是关键:制定、完备海洋生态补偿法配套的细则、条例和规章,明确界定补偿的主体、对象、方式以及标准。"执法必严"是保障:建立海洋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和严格问责制。
关键词:
康菲石油 海洋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宁
重点生态功能区被规划入"限制开发区"极大地限制了功能区内农民原有的自由生活方式和经济开发行为,在法律上剥夺了其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与发展权。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是一种矫正环境不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法律制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应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征收生态税和拓宽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在微观层面,从健全生态地役权制度、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和自愿生态保护项目制度三个维度建立起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法律保障制度。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 激励性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杏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3国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基础,分析了法律制度的实践状况,并比较了3国制度上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提出了对完善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比较 借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夏云娇
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无疑对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协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践操作及制度建设,需要从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建立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卜晓颍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而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绿色发展视野下,必须加快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制建设,为实施绿色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推动农村和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军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菁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生态补偿应该秉承必须实现补偿目的原则、必须富有成效的原则和必须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准扶贫视域下影响农业生态补偿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国民意识因素和机制运行因素。精准扶贫视域下应该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税制,培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制度,完善农业生态标签制度,健全农业生态补偿保障制度才能促使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业生态补偿 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菁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生态补偿应该秉承必须实现补偿目的原则、必须富有成效的原则和必须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准扶贫视域下影响农业生态补偿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国民意识因素和机制运行因素。精准扶贫视域下应该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税制,培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制度,完善农业生态标签制度,健全农业生态补偿保障制度才能促使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业生态补偿 制度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居琦 王莎
耕地生态补偿是生态扶贫的重要方式,生态扶贫旨在实现不同层次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力求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且该目标实现要求依托科学合理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而法政策学探讨在设计法律制度时如何兼顾效率和正义,恰为法律制度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本文在对生态扶贫与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及实践进展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者的协同关系,论证生态扶贫协同下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基于法政策学视角,剖析生态扶贫与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统合的维度与限度,依据"制度目标—制度工具—制度模式—制度
关键词:
生态扶贫 耕地生态补偿 法政策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居琦 王莎
耕地生态补偿是生态扶贫的重要方式,生态扶贫旨在实现不同层次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力求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且该目标实现要求依托科学合理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而法政策学探讨在设计法律制度时如何兼顾效率和正义,恰为法律制度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本文在对生态扶贫与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及实践进展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者的协同关系,论证生态扶贫协同下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基于法政策学视角,剖析生态扶贫与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统合的维度与限度,依据"制度目标—制度工具—制度模式—制度基准"逻辑进路探寻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径,以实现制度构建体系化目标。
关键词:
生态扶贫 耕地生态补偿 法政策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峰 黄英
当前农业生产片面追求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生态价值,导致耕地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的不利影响愈发严重。为有效协调农业经济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冲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内生的立法架构和外化的运行目的方面均存在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汲取西方相关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探讨完善我国特色的耕地补偿法律制度,以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宏伟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耕地保护 生态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娟
我国农业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因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面对这样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我国政府应当采取更为有力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细化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使其便于操作执行。在民众要求更高农产品质量的市场需求导向下以及政府的监督教育下相信我国的农业面源生态污染将得到有效的遏制与改善。
关键词:
农业 污染控制 生态补偿机制 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