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9)
2023(7899)
2022(7158)
2021(6863)
2020(6317)
2019(14784)
2018(14841)
2017(30657)
2016(16929)
2015(19691)
2014(20212)
2013(20349)
2012(19296)
2011(17320)
2010(17904)
2009(17305)
2008(17843)
2007(16571)
2006(14639)
2005(13642)
作者
(50304)
(42037)
(41720)
(40157)
(26788)
(20083)
(19574)
(16384)
(15625)
(15123)
(14078)
(14041)
(13273)
(13102)
(13092)
(13042)
(13040)
(12389)
(12200)
(12086)
(10496)
(10398)
(10380)
(9469)
(9448)
(9441)
(9436)
(9405)
(8563)
(8338)
学科
(70755)
经济(70666)
(56203)
管理(53377)
(45574)
企业(45574)
方法(36177)
数学(32243)
数学方法(31913)
(26227)
中国(21355)
(20079)
(20054)
(17791)
财务(17755)
财务管理(17707)
企业财务(16882)
(16343)
银行(16319)
(15399)
(14919)
贸易(14911)
(14548)
业经(13936)
(13258)
金融(13256)
(12777)
农业(12597)
(11922)
地方(11514)
机构
大学(254210)
学院(252962)
(106888)
经济(104460)
管理(98587)
理学(82880)
理学院(82057)
管理学(80806)
研究(80728)
管理学院(80336)
中国(69274)
(57265)
(53715)
科学(46860)
财经(44134)
(42230)
(40373)
(39728)
(39462)
中心(38923)
研究所(37175)
北京(35119)
业大(34383)
经济学(32551)
财经大学(32539)
(31788)
农业(31646)
(30739)
师范(30461)
经济学院(29615)
基金
项目(149557)
科学(116521)
研究(111163)
基金(107840)
(91927)
国家(91146)
科学基金(77528)
社会(69182)
社会科(65471)
社会科学(65451)
(57797)
基金项目(57110)
教育(51947)
自然(49598)
(48857)
自然科(48352)
自然科学(48336)
自然科学基金(47492)
编号(46864)
资助(46256)
成果(39909)
(34864)
重点(33322)
课题(31805)
(30988)
(30308)
教育部(30091)
(29698)
人文(29225)
科研(29027)
期刊
(122285)
经济(122285)
研究(80438)
中国(48368)
(47558)
(36194)
管理(35237)
学报(35204)
(33743)
金融(33743)
科学(31984)
大学(26672)
学学(25000)
教育(23895)
农业(23401)
财经(22732)
技术(21295)
业经(19720)
(19281)
经济研究(18856)
问题(17276)
(15052)
理论(14656)
技术经济(13713)
财会(13470)
实践(13151)
(13151)
统计(12983)
国际(12657)
(12243)
共检索到393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蔡颖  
虽然很难对某一家具体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给出精确的最佳比例,但国际保险实务界确实存在着有关险资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践标准。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监管部门开始酝酿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强化保险公司的财务基础,提高对多种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和国际保险同业在再融资方面的不同,发现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还难以做到从优化资本结构的高度来主动规划再融资行为。在业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国内保险公司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业务,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另一方面也要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提前计划未来的资金需求,做好再融资规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媛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是保险监管部门基于监管的需要要求保险公司定期报送的报告,保险监管部门希望根据这套报告来判断保险公司现在偿付能力是否充足,并预测保险公司未来偿付能力的变化。我国的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正在逐渐建立,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偿付能力报告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从分析偿付能力报告目标出发,对现有的偿付能力报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形成多指标评价标准;增加现金流量信息;改善风险管理制度披露的内容;完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的规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景丽英  李子国  
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 能力的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1.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选择。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选取我国21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的对比,分析偿付能力的优劣势,为公司进一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原始数据库的建立。在2002年《中国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粟芳  俞自由  
本文试图计算适合于中国非寿险保险业的偿付能力额度,供保险决策部门参考。文中利用了国际上常用的非寿险偿付能力计算模型,包括比率法、风险理论法和破产理论法,对中国非寿险业1980年~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适合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最后还就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偿付能力额度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粟芳  
目前各国的保险监管都在由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 ,即保险监管部门仅严格控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而不再过多地控制其具体经营事项 ,而且监管方法以定量监管为主。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体系 (如 :美IRISSystem ,FASTSystem)。这些指标体系在国外已经运用了近二十年 ,实践证明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因此从中国保险业现状出发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根据中国现行的保险法律法规 ,提出一套符合中国保险业现状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英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偿付能力监管法规的协调性以及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协调性问题,这就造成了监管实践中法律适用困惑以及监管执行不力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监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以维护保险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凯  谢志刚  
"偿付能力(solvency)"是保险经营中的重要概念,给出其科学、严谨的定义,是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基础。本文通过对4个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剖析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四个特征:不确定性、预测滞后性、导因复杂性和控制方法多样性。最后,我们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偿付能力"的概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明亮  王军生  
目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方法正在由以定性分析为主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渡。本文在对现有偿付能力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DFA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对这一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为  钟春平  
实施偿付能力监管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监管模式。尽管世界各国偿付能力监管 的法规内容及程序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国情互异及保险业发展历史长短不一,偿付能力监管 法规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体可分为英国体系、澳大利亚体系和北美体系;而澳大利亚体系对 我国的保险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成聚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全国人保系统的分支机构有相当一部分自身效益不够理想,有的是明盈实亏,挂赔过多,有的帐上出现赤字。极个别机构甚至还出现了无钱支付赔款,保户不愿在当地公司投保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偿付能力问题。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赔偿或给付的能力。一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保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侯平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其整体运营的多元函数,依赖于产品定价、准备金提取、再保险安排等一些参数。保险公司内部和外部多因素的变动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或负债,进而影响其偿付能力,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白雪卿  
加入WTO后 ,中资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 ,难以跟上我国整体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通过增加资本金和增大分出业务规模来提高偿付能力的传统模式存在局限性 ,通过更大的资本市场扩大其偿付能力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 ,中资保险公司要在保证最低自有资本金的基础上 ,利用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和巨灾损失补充资本金准备的资本市场新产品 ,动态地补充保单持有者盈余 ,或者动态地减少超额的承保损失 ,减低提高偿付能力的成本 ,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承保竞争能力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维安  李慧聪  郝臣  
利用我国46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调研数据,从保护以保单持有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利用偿付能力这一基础性指标作为证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的方法,检验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合规性建设程度以及各种治理机制在实践中的有效程度。结果表明,较高的保险公司治理合规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国有股的控股股东性质存在正调节效应;寿险公司的合规性建设对利益相关者保护较好;保险公司各种治理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有效程度存在差异。研究建议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应不断推进从强制合规到自发合规的转变,最终实现从合规到有效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