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3)
2023(9450)
2022(8321)
2021(7929)
2020(7075)
2019(16271)
2018(16578)
2017(32608)
2016(18200)
2015(21146)
2014(21973)
2013(21639)
2012(20795)
2011(18917)
2010(19477)
2009(18552)
2008(18990)
2007(17982)
2006(15915)
2005(14654)
作者
(56776)
(47356)
(47188)
(45259)
(30011)
(22644)
(21924)
(18609)
(17891)
(17155)
(16014)
(15977)
(15232)
(15152)
(15001)
(14702)
(14641)
(14008)
(13719)
(13711)
(12157)
(11805)
(11789)
(11009)
(10770)
(10717)
(10671)
(10635)
(9871)
(9690)
学科
(71876)
经济(71787)
管理(50152)
(46515)
(36989)
企业(36989)
方法(34157)
数学(29984)
数学方法(29661)
(23822)
(22966)
银行(22821)
中国(22215)
(21400)
(20865)
(20269)
(16746)
(16352)
金融(16344)
(15174)
贸易(15162)
(14739)
(14068)
制度(14059)
业经(14041)
(13590)
地方(13162)
农业(12860)
理论(12211)
(11742)
机构
大学(272458)
学院(270114)
(107889)
经济(105163)
管理(97787)
研究(93220)
理学(81813)
理学院(80824)
中国(79438)
管理学(79247)
管理学院(78752)
(59673)
科学(58001)
(55194)
(52717)
(49880)
研究所(44739)
中心(44439)
(44064)
财经(42514)
农业(41875)
业大(41558)
北京(38315)
(38208)
(35472)
(35371)
师范(34946)
经济学(33138)
(32683)
财经大学(31171)
基金
项目(164037)
科学(125409)
研究(118840)
基金(115644)
(101100)
国家(100239)
科学基金(82974)
社会(71870)
社会科(67801)
社会科学(67778)
(64504)
基金项目(60797)
教育(55948)
(54639)
自然(53432)
自然科(52128)
自然科学(52109)
自然科学基金(51147)
编号(50165)
资助(49363)
成果(43051)
重点(37148)
(36732)
课题(35236)
(34848)
(32975)
科研(31481)
创新(30925)
教育部(30807)
(30600)
期刊
(125299)
经济(125299)
研究(85132)
中国(57575)
(48063)
学报(47122)
(43936)
(41217)
金融(41217)
科学(40003)
管理(35480)
大学(34743)
学学(32626)
教育(31612)
农业(30521)
技术(23648)
财经(22116)
业经(20452)
经济研究(19609)
(18873)
问题(17351)
(15589)
理论(15350)
(15174)
(14099)
实践(13941)
(13941)
技术经济(13822)
图书(13788)
统计(13496)
共检索到430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犁子  杜治平  赵富明  
在信用经济的条件下,不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其信用交易的顺利进行主要是依靠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因此,信用制度的建设必须要有中央银行的参加,而且还应是主要角色之一。文章从我国中央银行的信用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功能作用,为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加强市场准入控制、加强信用法制化和发展信用工具等十一项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明  
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法国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法国央行)在评级独立性、透明度和评级质量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具有鲜明特点,从理论和实践分析评级的实质和各国不同的评级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评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李海平  
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为研究视角,梳理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在构建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角色,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光华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基础脆弱,信用秩序混乱,有人惊呼信用发生塌方。信用秩序已成为妨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整治信用秩序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紧迫任务。作为经济金融的“守护人”和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于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负有重大责任;在这场整治信用秩序的斗争中,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应看到,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这还需要社会长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等主要国家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明显加强。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货币政策、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运行中都扮演着金融稳定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中央银行监管权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在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应进一步明确其监管地位,赋予其应有的监管权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胜强  李向前  范芮彤  
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后,人们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由谁来扮演监管主体则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研究指出,中央银行所承担的维护金融稳定、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等职能,使其能够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核心作用。次贷危机后,美、欧、英、法逐步调整了监管格局,表明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认识比较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麦克洛姆规则的检验,证明其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具有有效调控的能力。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扮演监管主体角色,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万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切形式的金融宏观调控必然落实为货币调控;一切形式的金融不稳定必然落实为货币不稳定。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因素,本文认为自1991年开始至2003年完成的证券、保险与银行监管与中央银行的渐进式分离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与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渐进改革中货币调控的特殊地位逐步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和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第二,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和信息优势是确保中央银行调控与稳定金融的工具保障;第三,为保证更有效地实施对货币金融的调控与稳定,中央银行需要在科学制定货币政策、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服...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随着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整体规划设计,行业、地区信用体系不断推进。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双牵头单位,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分析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随着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整体规划设计,行业、地区信用体系不断推进。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双牵头单位,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分析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左良  
日本银行在账户管理方面有一套完整和独特的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账户管理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银行的账户管理政策体系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在我国中央银行账户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家和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央行在资产持有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为国债资产所占比重过低。笔者认为 ,这一缺陷导致了中央银行在箫条时期使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有所减弱并使央行在执行对冲操作中资金的配置效率下降。最后对政府购买国债资产的两种方式对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淑慧  徐芬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必然性。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存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内审独立性不足、风险评估工作不完善、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内审工作成果重视不足等问题。随后在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我国中央银行内部审计运用于风险管理中的机制,包括明确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原则、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完善内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内审成果服务于风险管理的机制构建,并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推广风险导向内审机制、推动风险管理信息集成等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耀霞  
地方政府性债务(以下简称"地方债")是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筹集资金而形成的负债,它不仅可以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吃紧问题,也能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但根据边际成本理论,同一债务人的借贷额越高,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要发达国家鲜有经历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稳定职能有所淡化,以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渐成主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上述范式,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目标仍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责,同时各国就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稳定职能达成共识,探索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重构风险处置框架,拓展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