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2)
- 2023(15927)
- 2022(13629)
- 2021(12517)
- 2020(10454)
- 2019(23962)
- 2018(23478)
- 2017(45624)
- 2016(25124)
- 2015(28096)
- 2014(28200)
- 2013(28001)
- 2012(26766)
- 2011(24467)
- 2010(24938)
- 2009(23358)
- 2008(23532)
- 2007(21553)
- 2006(19414)
- 2005(17833)
- 学科
- 济(106173)
- 经济(106058)
- 管理(70134)
- 业(68787)
- 企(53071)
- 企业(53071)
- 方法(42993)
- 数学(37955)
- 数学方法(37576)
- 中国(32823)
- 农(32072)
- 财(28145)
- 地方(25985)
- 制(25170)
- 银(24598)
- 银行(24530)
- 业经(23421)
- 行(23329)
- 贸(22013)
- 贸易(21996)
- 学(21737)
- 农业(21409)
- 易(21349)
- 融(20401)
- 金融(20399)
- 环境(16659)
- 务(16477)
- 财务(16431)
- 财务管理(16383)
- 技术(15610)
- 机构
- 学院(367865)
- 大学(366985)
- 济(154106)
- 经济(150786)
- 管理(135856)
- 研究(132161)
- 理学(115090)
- 理学院(113698)
- 管理学(111828)
- 管理学院(111126)
- 中国(104831)
- 科学(81527)
- 京(78743)
- 财(74381)
- 农(72663)
- 所(69770)
- 研究所(62958)
- 中心(60684)
- 江(58531)
- 农业(57529)
- 财经(57500)
- 业大(57429)
- 经(52009)
- 北京(50302)
- 范(48343)
- 师范(47756)
- 经济学(47097)
- 州(46661)
- 院(46649)
- 经济学院(42626)
- 基金
- 项目(234240)
- 科学(182207)
- 研究(167877)
- 基金(167614)
- 家(147977)
- 国家(146689)
- 科学基金(123052)
- 社会(105805)
- 社会科(100357)
- 社会科学(100324)
- 省(92694)
- 基金项目(88211)
- 自然(79638)
- 划(78901)
- 自然科(77721)
- 自然科学(77693)
- 教育(76816)
- 自然科学基金(76297)
- 资助(69281)
- 编号(67777)
- 成果(56296)
- 发(55124)
- 重点(53489)
- 部(51520)
- 创(48395)
- 课题(48036)
- 创新(45366)
- 科研(45132)
- 计划(43836)
- 发展(43415)
- 期刊
- 济(176354)
- 经济(176354)
- 研究(114213)
- 中国(76946)
- 农(66889)
- 学报(62289)
- 财(56726)
- 科学(55034)
- 管理(49351)
- 融(48733)
- 金融(48733)
- 大学(45817)
- 农业(43895)
- 学学(43296)
- 教育(39252)
- 技术(30271)
- 业经(29900)
- 财经(28858)
- 经济研究(28624)
- 经(24734)
- 问题(23884)
- 业(23008)
- 贸(20293)
- 技术经济(18609)
- 理论(18289)
- 国际(18043)
- 商业(17894)
- 版(17857)
- 统计(16669)
- 科技(16655)
共检索到574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阳 刘晓珍
近年来国债以其信用等级高、安全性能好、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性好等诸多优势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但是,由于国债在品种等设计上存在不合理、难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市场化程度偏低、供求矛盾难以解决等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投资者 国债发行利率 农商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福利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分为纸质方式和电子方式两种。我国的储蓄国债(凭证式)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有十余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王晓玮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储蓄国债市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储蓄国债管理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际上储蓄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俞建璋
储蓄国债是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中难以替代的无风险产品,在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地位。2012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政策发生明显调整,由原来同时向个人和单位发行改为仅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由承销机构包销改为承销机构代销。同时,我国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居民财富积累日趋厚实、投资渠道日趋丰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民众投资习惯深入改变,储蓄国债面临的市场环境、功能定位和投资需求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新时代储蓄国债发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萍 向家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波 张金坛
结合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制度顶层设计变化,分析当前投资者结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改善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实行浮动利率制度、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准确定位储蓄国债的受众群体、扩大承销机构,实现储蓄国债市场交易、调整储蓄国债持有者结构,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确保发行信息畅通无阻。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投资者 结构分析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程海峰 萧艳汾 李丽
文章在对我国目前储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即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规费负担过重,投资欲望降低;居民预期消费心理降低,制约企业投资需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投资渠道不畅,抑制企业投资需求。进而提出了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税对策,包括在完善税制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融资体系,完善财政补贴制度,规范收费秩序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