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5)
- 2023(9409)
- 2022(8296)
- 2021(7816)
- 2020(6832)
- 2019(15890)
- 2018(16057)
- 2017(32680)
- 2016(17875)
- 2015(20551)
- 2014(21098)
- 2013(21118)
- 2012(20228)
- 2011(18570)
- 2010(18883)
- 2009(18047)
- 2008(18373)
- 2007(16924)
- 2006(15054)
- 2005(13761)
- 学科
- 济(76880)
- 经济(76742)
- 管理(51056)
- 业(49556)
- 企(38392)
- 企业(38392)
- 方法(35149)
- 数学(31667)
- 数学方法(31346)
- 农(23456)
- 中国(22029)
- 财(21041)
- 贸(18270)
- 贸易(18263)
- 易(17836)
- 制(17454)
- 地方(15467)
- 业经(14812)
- 银(14792)
- 银行(14769)
- 农业(14526)
- 行(14145)
- 学(13893)
- 融(13004)
- 金融(13002)
- 策(12408)
- 务(11905)
- 财务(11839)
- 财务管理(11798)
- 和(11166)
- 机构
- 学院(266132)
- 大学(265767)
- 济(115772)
- 经济(113217)
- 管理(101417)
- 研究(90999)
- 理学(85746)
- 理学院(84827)
- 管理学(83461)
- 管理学院(82951)
- 中国(72968)
- 财(57361)
- 京(55929)
- 科学(52908)
- 所(47252)
- 财经(44244)
- 农(43879)
- 中心(42460)
- 研究所(42032)
- 江(41785)
- 经(39859)
- 业大(36807)
- 北京(36101)
- 经济学(35694)
- 农业(34511)
- 范(34462)
- 师范(34189)
- 州(33440)
- 财经大学(32476)
- 经济学院(32366)
- 基金
- 项目(161782)
- 科学(126167)
- 研究(121650)
- 基金(115767)
- 家(98990)
- 国家(98151)
- 科学基金(82986)
- 社会(76113)
- 社会科(72080)
- 社会科学(72057)
- 省(63062)
- 基金项目(60339)
- 教育(56449)
- 划(53362)
- 自然(51681)
- 编号(51243)
- 自然科(50392)
- 自然科学(50375)
- 资助(49591)
- 自然科学基金(49472)
- 成果(43852)
- 部(37197)
- 重点(36423)
- 课题(35696)
- 发(35689)
- 创(32916)
- 教育部(31934)
- 性(31666)
- 人文(31061)
- 科研(30935)
- 期刊
- 济(131806)
- 经济(131806)
- 研究(84436)
- 中国(52016)
- 财(43803)
- 农(40158)
- 学报(36883)
- 管理(36118)
- 科学(34313)
- 融(33203)
- 金融(33203)
- 大学(27898)
- 教育(27753)
- 农业(26515)
- 学学(26104)
- 技术(23018)
- 财经(22148)
- 业经(21757)
- 经济研究(21602)
- 经(18980)
- 问题(18309)
- 贸(17685)
- 国际(15246)
- 理论(14650)
- 技术经济(14083)
- 统计(13695)
- 业(13475)
- 商业(13308)
- 实践(13136)
- 践(13136)
共检索到41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洁
浅析当前我国协调内外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存在的主要障碍田洁任何一国的经济都面临同时维持对内和对外两个平衡的问题,即对内保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之间经常存在矛盾,要求政府当局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进行全盘考虑和慎重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超萃 尹政平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造成的溢出效应和回溢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给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带来了困难。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基于两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经济依存关系,剖析了制约两国协调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并在两国已经开展的货币政策合作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货币政策协调方案。
关键词:
货币政策协调 经济依存 溢出效应 障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霞 廖泽芳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给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该文对2008年之后国际货币协调的演进做一个详细的梳理;总结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央行的溢出效应,指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进展与障碍。研究发现,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仍主要局限于发达经济体内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的国际合作相对不足,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存在诸多障碍。建议在合理制定国内货币政策应对的同时,中国央行应充分利用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促...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国际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晓青
: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扩张政策,然并未达成预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鉴此,应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约束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灵活倾斜政策扶持出口,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央行调控能力,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行消费信贷,抓住有利时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金玲 吴德阳 陈永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李婷婷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的情况入手,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灵敏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诸种障碍。最后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障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诗萌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效应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素 周剑南 宁方景
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实践已有近8年的时间,然而财政高负债与高国库现金余额并存的状况始终并没有得到改善,现行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模式不匹配是其主要原因。为探究二者最优的协调模式,本文将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分为主动协调与被动协调两类,并指出:主动协调模式不但阻碍国库现金使用效益提高,还会引起整体经济层面上的额外负担;而被动协调模式既可以避免这两种不利影响,也能够抵消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因此,二者的被动协调是最优的协调模式。向被动协调模式进行转变,对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 货币政策 协调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龙 赵春萍 张冬佑
近年来,我国频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两个政策尚未达到协调的程度,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一般做法,近年来我国的实践,两项政策搭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开放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结合我国199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进行分析。文章发现,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实践并不多,与汇率政策之间多次存在冲突,与美国货币政策有过简单协调。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实际上来自我国货币政策如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从过去实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现存汇率体制下实现货币供给的独立性。文章认为,在进行汇率调整基础上,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难度将降低。
关键词:
开放条件 货币政策 冲突 国际协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尤瑞章 王庆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两大重要宏观调控政策,二者的协调配合是保障宏观调控效果和现代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当前,经济转型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组合。在这样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组合下,两大政策之间如何进行协调配合,或者说存在哪些协调配合的现实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析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协调 路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李永宁
各国中央银行都有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目标职责,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存在潜在冲突和动态不一致,文章从政策目标、工具等角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认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GDP-at-risk方法对二者进行协调。20多年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使人们深刻认识到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需要在货币政策调控和微观审慎监管之外引入宏观审慎管理。2009年4月2日结束的G20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