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71.9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5)
2023(5537)
2022(5157)
2021(4579)
2020(4285)
2019(10062)
2018(10049)
2017(19691)
2016(11079)
2015(12931)
2014(13431)
2013(13590)
2012(12839)
2011(11691)
2010(11815)
2009(11145)
2008(11511)
2007(10819)
2006(9167)
2005(8139)
作者
(35552)
(29927)
(29664)
(28581)
(18687)
(14355)
(13699)
(11764)
(11044)
(10614)
(10011)
(9987)
(9605)
(9470)
(9412)
(9378)
(9331)
(8911)
(8681)
(8582)
(7545)
(7493)
(7326)
(6830)
(6802)
(6756)
(6712)
(6593)
(6127)
(6116)
学科
(50776)
经济(50729)
管理(31325)
(29909)
方法(28513)
数学(25522)
数学方法(25179)
(23732)
企业(23732)
(12927)
(12800)
(11797)
中国(11072)
(9511)
贸易(9510)
(9226)
地方(8720)
业经(8592)
农业(8463)
(8400)
(8281)
财务(8254)
财务管理(8226)
(7854)
企业财务(7754)
理论(7215)
(7126)
银行(7102)
环境(6782)
(6698)
机构
大学(171928)
学院(170011)
(70058)
经济(68448)
管理(64451)
研究(57066)
理学(55298)
理学院(54659)
管理学(53474)
管理学院(53170)
中国(43523)
科学(37225)
(36920)
(33693)
(31749)
(30615)
业大(28550)
研究所(27886)
中心(27249)
农业(27044)
(26685)
财经(25590)
北京(23289)
(22987)
经济学(22120)
(21291)
师范(21051)
(20545)
经济学院(20221)
(20027)
基金
项目(110394)
科学(85067)
基金(79247)
研究(76968)
(69808)
国家(69281)
科学基金(58118)
社会(47267)
社会科(44803)
社会科学(44783)
(43298)
基金项目(41431)
自然(38883)
自然科(37953)
自然科学(37938)
自然科学基金(37244)
(36879)
教育(35894)
资助(34705)
编号(31295)
成果(25786)
重点(25074)
(24906)
(23369)
科研(21990)
(21881)
计划(21557)
课题(21494)
教育部(20740)
创新(20617)
期刊
(74069)
经济(74069)
研究(46847)
中国(30802)
学报(30205)
(29225)
(25933)
科学(25579)
大学(22004)
管理(20857)
学学(20805)
农业(19479)
技术(16077)
教育(15117)
(13994)
金融(13994)
财经(12672)
统计(12301)
经济研究(11910)
业经(11518)
(10850)
(10700)
技术经济(10376)
(10369)
问题(10236)
决策(9870)
(9317)
理论(8863)
图书(8550)
(8298)
共检索到24809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民  
浅析废品损失率指标的计算方法王天民近几年来,企业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计算了废品损失率指标,及时地按年、季、月进行统计上报。这项指标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责任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震  
现行废品损失核算思路明晰、方法简单,但是仍存在核算范围狭窄、不区分废品损失发生是否不可避免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借鉴资源流成本会计核算中"负制品成本"概念,以此替代废品损失并进行单独核算。具体从成本计算、账务处理及信息报告等方面对废品损失核算与披露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作了举例说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金伶  王东  
我国现行废品损失核算包括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最终的净损失均由生产成本承担,即由合格品承担。笔者分析了废品损失核算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指出现行废品损失核算不符合存货准则中有关存货成本的规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智英  
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财务会计领域有新的调整和变化,但是成本会计领域更新较慢,为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目前我国对于"废品损失"的处理是计入产品成本,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处理则完全不同,将废品损失进一步细化为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非正常利得,区别情况进行处理,或者影响损益或者影响成本。本文通过给出案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废品损失"不同处理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岩荣  
《财会月刊》2014年2月(上)刊登了邹金伶、王东老师的文章《废品损失核算改进思考》,笔者阅读后大受启发。但感觉文章对于现行"废品损失核算方法的改进"部分没有说透。原文认为应在废品损失科目下设置"废品损失——正常损失"、"废品损失——非正常损失"两个二级科目,期末将正常废品损失结转至生产成本,将非正常废品损失结转至当前损益。笔者认为原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的划分没有明确说明;二是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玲慧  章淑薇  金献坤  
现行成本会计对废品损失的界定以及核算方法做出了规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废品损失的发生本质来判断是否界定为废品损失,同时,举例分析现行废品损失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东顺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产品生产问题,尽管有关成本会计的核算规则经过多次修改,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企业产品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所论述的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问题正是其中之一。我国现有的成本会计处理规定是将废品损失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这一处理方式未能细化废品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况,造成企业生产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论述了废品损失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和若干问题,借鉴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外处理方式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核算更好的服务,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江涛  
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是当前一种先进的环境成本管理工具,其理念对于正确确认产品成本、引导企业关注资源节约、提升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物质流成本会计思想,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当前成本核算模式下废品损失的范围及价值确认进行了分析与重构,并列举了相关账务处理示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吕科  郭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和银行对动态化风险管理的追求推动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鉴于违约损失率在现代信用风险量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际及国内对违约损失率计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银行业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与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沛龙  崔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银行业正在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作积极的准备,而作为其核心的内部评级法的顺利实施与其参数之一的违约损失率有很大关系,本文根据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就国际上关于违约损失率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并就违约损失率估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我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程建  潘俊武  
本文针对LGD模型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建立在清收基础上的历史平均LGD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根据这一方法论,本文运用决策树建立了LGD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回收成本的因素,而且考虑了时间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抵押的债项的LGD与新资本协议确定的参数基本接近,总体上来看,时间因素对于LGD的影响要较回收成本的高。若不考虑回收成本,LGD的估值要低约1%;而忽略时间价值,LGD估值要低约7%。分析LGD的影响因素发现:除债务类型、行业及信用评级等因素对LGD有较大影响外,区域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立LGD模型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忠  
本文通过对贷款定价的理论的分析和对国际指引的分析,得出了选取折现率为无风险利率既符合理论又符合国际指引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历史违约债项的LGD的估计基本上都是基于资产处置后的价格,有关回收金额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已不存在,因此无风险利率就是最好的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立  刘吕科  
违约损失率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重要依据,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标志性内容。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多过于重视理论阐述,缺少实证研究,而且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存在样本量小、考虑周期短和较少考虑地区因素等缺陷。因此,应更多关注违约损失率建模及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考虑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违约损失率模型,提高违约损失率计量的准确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自力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已从不良贷款率转向PD和LGD。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LGD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抵押贷款LGD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与管理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