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9)
- 2023(4832)
- 2022(4364)
- 2021(4034)
- 2020(3749)
- 2019(8917)
- 2018(8900)
- 2017(17885)
- 2016(9924)
- 2015(11438)
- 2014(11876)
- 2013(11937)
- 2012(11423)
- 2011(10351)
- 2010(10594)
- 2009(9980)
- 2008(10278)
- 2007(9619)
- 2006(8131)
- 2005(7225)
- 学科
- 济(44081)
- 经济(44041)
- 管理(28921)
- 业(28839)
- 方法(23744)
- 企(23059)
- 企业(23059)
- 数学(21411)
- 数学方法(21242)
- 财(12955)
- 农(12226)
- 中国(9750)
- 学(9488)
- 务(8675)
- 财务(8658)
- 财务管理(8634)
- 贸(8565)
- 贸易(8565)
- 制(8419)
- 易(8312)
- 企业财务(8208)
- 地方(8114)
- 农业(7948)
- 业经(7800)
- 和(6818)
- 环境(6374)
- 银(6316)
- 银行(6296)
- 融(5934)
- 金融(5932)
- 机构
- 大学(151055)
- 学院(149778)
- 济(62266)
- 经济(60895)
- 管理(57709)
- 理学(49524)
- 理学院(48987)
- 研究(48535)
- 管理学(48172)
- 管理学院(47890)
- 中国(37270)
- 京(31344)
- 科学(30612)
- 财(28941)
- 农(28666)
- 所(25743)
- 业大(24003)
- 江(23486)
- 中心(23349)
- 研究所(23260)
- 财经(23245)
- 农业(22795)
- 经(20966)
- 北京(19733)
- 经济学(19320)
- 范(18909)
- 师范(18723)
- 州(18251)
- 经济学院(17673)
- 财经大学(17134)
- 基金
- 项目(95845)
- 科学(74218)
- 研究(69066)
- 基金(69015)
- 家(59889)
- 国家(59412)
- 科学基金(50045)
- 社会(43042)
- 社会科(40769)
- 社会科学(40749)
- 省(37750)
- 基金项目(37135)
- 自然(32451)
- 教育(31961)
- 划(31837)
- 自然科(31617)
- 自然科学(31604)
- 自然科学基金(31060)
- 编号(28923)
- 资助(28763)
- 成果(23727)
- 部(21880)
- 重点(21552)
- 发(20411)
- 创(19401)
- 课题(19169)
- 科研(18878)
- 教育部(18517)
- 创新(18189)
- 大学(18181)
共检索到217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君清
劳动者工伤后是否有双重赔偿权,《工伤保险条例》未作明确定。从当前实践看,参保单位工伤职工可以享有双重赔偿权,而未参保单位工伤职工则不能享有双重赔偿权,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这一问题是否应该进一步作出规定,又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丽娥
造成劳动者工伤的原因,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即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和非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对非因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的赔偿,我国的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但对因第三人侵权引致工伤的赔偿,当前的立法则不够明确。本文认为,对第三人侵权引致工伤赔偿的立法应考虑其人身损害的特殊性及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群 金英杰
工伤是劳动者在从事与其工作相关的工作内容所遭受的伤害。工伤赔偿是民事侵权案件的一种。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在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时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劳动者可享受工伤保险赔偿;同时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单位本身的过错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对劳动者又构成了一般民事侵权,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请求民事侵权赔偿。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事实符合数个法律规范,数个法律规范有数个不同的民事责任,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主张权利时有数个不同请求权的保护,即请求权竞合问题。由于各种请求权的着眼点各有不同,尽管救济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行使哪一个请求权,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权利人究竟如何行使何种请求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利余
法律将工伤保险赔偿拟制为用人单位的无过错责任。当劳动者受到第三人侵权或其他伤害又被认定为工伤时,可分别提起侵权赔偿之诉与工伤保险赔偿之诉,但两类诉讼的法律基础不同,在赔偿项目上会发生竞合。审判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往往会对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是否成立、两类诉讼是否存在先后顺序、谁是赔偿主体、能否重复赔偿、用人单位能否追偿等问题产生争议。要正确处理此类争议,需要理清不同的赔偿诉讼所依据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
工伤保险 第三人侵权 赔偿责任 竞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李盛荣
案情简介彭某于2003年5月14日到某电气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彭某从事的是金属结构工作,工资每月900元。2004年11月3日彭某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住院治疗20天,住院期间医疗费由电气公司支付。彭某出院后继续治疗,其医药费由其垫付后找公司报销。治疗终结后,彭某与某电气公司于2005年4月14日经协商一致,签订协议书一份,约定:某电气公司一次性支付彭某5000元伤残赔偿金,彭某不得就此事再主张相关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岩峰
职工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属于与履行职务有关的行为,无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前提为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即受害人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无关,行为人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或者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有关则其无须承担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徐群
一、《规定》的条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中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作出了法律区分,完善了审计业务及其后果的法律责任界定,使我国证券侵权法律制度同国际保持一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一、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赔偿的比较首先必须对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赔偿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对我国的赔偿模式之优劣进行分析。工伤保险赔偿也称职业伤害保险赔偿,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上给予负伤、致残和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制度。而按照我国《民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牛新中
在企财险中,企业(被保险人)将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向保险公司(保险人)投保后,一旦因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受损,保险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赔偿义务。发生全损时,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或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计算赔偿。发生部分损失时,在赔偿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按实际修复费用赔偿,即:以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前的标的状态为标准,按修复受损标的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赔偿;二是按保险标的的受损程度计算赔偿,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经过协商,估计或核定出受损标的的损失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在保险金额限度内按程度比例计算赔偿。两种赔偿方式产生的效果应当是基本一致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国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该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存在认识和运用上的混乱,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统一的具体适用标准,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结果差异很大,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法治的统一原则。因此,完善有关侵害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