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3)
2023(13335)
2022(11353)
2021(10335)
2020(8561)
2019(19698)
2018(19162)
2017(36199)
2016(19752)
2015(22659)
2014(23052)
2013(23087)
2012(22292)
2011(20286)
2010(21013)
2009(20070)
2008(19653)
2007(18321)
2006(16233)
2005(15147)
作者
(60644)
(50554)
(50511)
(47934)
(32124)
(24417)
(23113)
(19723)
(19320)
(18266)
(17277)
(17122)
(16225)
(16001)
(15838)
(15695)
(15363)
(14870)
(14672)
(14606)
(12885)
(12519)
(12358)
(11599)
(11594)
(11569)
(11395)
(11231)
(10410)
(10327)
学科
(90868)
经济(90775)
(55167)
管理(52952)
(43635)
企业(43635)
方法(34660)
中国(32847)
(29158)
数学(29043)
数学方法(28711)
(27962)
金融(27959)
地方(27120)
(26745)
银行(26711)
(25894)
(23076)
业经(22846)
农业(19928)
(19912)
(18132)
(17199)
贸易(17179)
(16592)
理论(14776)
(14288)
(13942)
(13837)
财务(13791)
机构
学院(293999)
大学(291658)
(120647)
经济(117748)
管理(105169)
研究(105164)
理学(88017)
理学院(86890)
中国(86213)
管理学(85271)
管理学院(84707)
科学(64673)
(63653)
(57641)
(55355)
(54497)
中心(50138)
研究所(49621)
(48101)
财经(44174)
业大(42984)
农业(42426)
(41426)
北京(41029)
师范(41002)
(39702)
(39109)
经济学(37330)
(36973)
(34339)
基金
项目(181451)
科学(140426)
研究(135069)
基金(127146)
(110072)
国家(109001)
科学基金(91528)
社会(84050)
社会科(79525)
社会科学(79501)
(73410)
基金项目(66658)
教育(61325)
(60877)
编号(56635)
自然(56369)
自然科(55029)
自然科学(55012)
自然科学基金(54001)
资助(52601)
成果(47755)
(44872)
重点(41402)
课题(40273)
(39121)
(37402)
发展(36231)
(35645)
创新(34853)
(34431)
期刊
(146319)
经济(146319)
研究(92058)
中国(67890)
(52962)
学报(47693)
(45621)
(43234)
金融(43234)
科学(42774)
管理(39198)
教育(36282)
大学(35986)
农业(35146)
学学(33680)
技术(26257)
业经(25103)
财经(22593)
经济研究(22293)
(19511)
问题(19418)
(18465)
图书(15590)
技术经济(15390)
(15388)
(15357)
理论(14420)
商业(14141)
国际(13768)
统计(13686)
共检索到47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梅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文化力不容忽视,文化结构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不同角度促进着山西城乡关系的融合。观念障碍、制度因素、城乡文化二元对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成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设计城乡融合发展中文化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路径,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创新制度建设,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整体引领;合理优化人才梯队,引领和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品质四个方面得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宇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山西省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建设好“示范区”“新高地”的内在要求。文章将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置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了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战略演进,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提出推动山西省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城乡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张力不断激化,主体参与、空间融合、要素流动、治理体系等层面的不确定性不断增长,甚至可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步入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使得各种发展机遇与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解城乡融合过程中风险生成和演化的重要视角。对此,亟须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强化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重构城乡空间秩序,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夯实协同治理体系,以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有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促进乡村振兴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启平  
随着乡村中由人口、户籍与土地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关系逐渐被打破,农村人口流动在其嵌入性制度安排的变迁与结构性约束弱化下呈现出新特征,出现一些新问题,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农村流动人口的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农村流动人口的治理应着重保障流动人口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权,切实提高其自我赋能发展的效用水平,实现人口流动的内生性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城乡融合战略迈向新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城乡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张力不断激化,主体参与、空间融合、要素流动、治理体系等层面的不确定性不断增长,甚至可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步入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使得各种发展机遇与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解城乡融合过程中风险生成和演化的重要视角。对此,亟须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强化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重构城乡空间秩序,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夯实协同治理体系,以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有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促进乡村振兴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廷勇  杨光情  杨丽  罗汐妍  
进城农民和下乡市民是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为主的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两类群体。进城农民不同于传统村居农民,他们基于比较收益进城从事非农职业,并可能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未来城市中的“新市民”,而下乡市民是在政策激励之下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具有知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新生力量。两类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逻辑:进城农民基于理性经济人的价值考量,并不会退出在农村的地权,以便于其在城市发展不畅时能够有回到农村的兜底性保障,而下乡市民通常需要获得集体内部成员的心理认同并得到原单位的业绩激励,才能专注于乡村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此,应当鼓励进城农民在不丧失承包权的基础上流转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为他们在城市发展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而对于下乡市民应当允许他们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分红获得经济激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贺彦菘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大势所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限制与合理扩张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土地增值收益公平补偿和合理共享是土地发展权分析视角的核心要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需体现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以土地利益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功能以及以土地财产属性彰显为核心的经济功能内涵。同时,应妥善应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的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中,须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度突破限制,构建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达成分配正义,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更应注重政府干预的合理边界以减轻政策风险,从而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培霞  
产业融合不仅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融合从优化升级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乡空间互联互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不同层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探讨了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以及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从推进城乡管理体制的联动发展、加强全域统筹建设与促进产业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分别强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撑、外部环境支撑和要素支撑,加快推动以产业融合为内驱动力的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融合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毅  陈秋宁  张琳  
跨界转型、产业融合时代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一种技术诱发型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促进文化业态衍生、产业价值链延伸、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等重要意义,其实践路径表现为文化科技化与科技文化化。基于产业融合内涵与特征,从生产链协同规划维度分析生产融合、市场融合、资源融合与渠道融合4种典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模式及其促发机理,归纳出融合创新过程中强化可治理性、重视文化需求、增进制度保障等促进产业融合的关键举措。最后指出,在当前环境下,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的优化与革新亟需从政策规章、法律规制、产业结构及自主创新等方面切入,通过文化与科技协同发展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资本下乡和人才入乡。为揭示资本下乡及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规律,采用理论模型法和例证方法,研究"都市农业+"中推进资本下乡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资本下乡能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民再组织化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结构变迁。研究揭示了资本下乡三驾马车(要素供给、乡村价值、溢出收益)的驱动机理,构建了推进资本下乡的内驱外引、契约联结、扩散带动和支持保障机制,并发现都市农业地区资本下乡存在农户契约意识不强、农业经营风险高、农业融资困难、管理和技术人员短缺、土地产权不稳定等障碍。建议探索多元化土地使用方式,发展农村融资租赁和普惠型农业保险,完善下乡资本监管以及资本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引才政策和"都市农业+"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骊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根植于华夏文明,历史底蕴深厚,促使山西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利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产生飞跃式的发展。文章从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永富  王清涛  
经济和音乐是两个看似无关的概念,但是在人类的长期发展史中,二者显现出不可分割的联系,繁荣的经济现状促发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发展,有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创新程度。就经济和音乐的融合发展上来看,由于音乐需求的广泛性、音乐作品的上品行及音乐经济带来的市场化,是有这扎实的理论依据的,为了促进音乐经济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音乐作品艺术表现形式,坚持音乐做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建立健全音乐经济运营模式。文章在分析经济与音乐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经济与音乐的融合发展进行剖析,以期为现代音乐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随之而来的乡村旅游人数的激增、旅游时段的频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面对规模化的乡村旅游热浪的到来,我们必须通过乡村旅游的法制化建设来规范管理。本文从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在法律保护下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路。通过阐述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探索出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以期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三农"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骞  金华丽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思路。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扎实成效、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提质增效、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面对新征程新任务,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脱贫质量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新征程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