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1)
2023(10447)
2022(9156)
2021(8573)
2020(7462)
2019(17393)
2018(17487)
2017(35166)
2016(19091)
2015(22058)
2014(22448)
2013(22616)
2012(21316)
2011(19364)
2010(19699)
2009(18939)
2008(19386)
2007(18001)
2006(16212)
2005(14928)
作者
(56417)
(47258)
(46826)
(45385)
(29963)
(22553)
(21838)
(18190)
(17842)
(16991)
(16055)
(15790)
(15052)
(15042)
(14772)
(14771)
(14323)
(13923)
(13775)
(13690)
(11988)
(11588)
(11495)
(10757)
(10748)
(10743)
(10694)
(10628)
(9561)
(9305)
学科
(78868)
经济(78690)
管理(58539)
(54281)
(45081)
企业(45081)
方法(36884)
数学(31216)
数学方法(30982)
(27158)
(24733)
中国(23646)
(22765)
银行(22620)
(22354)
(21191)
业经(18050)
(16427)
金融(16422)
(15539)
贸易(15526)
(15156)
(15066)
制度(15060)
(15053)
(14820)
(14525)
财务(14491)
财务管理(14445)
农业(13822)
机构
大学(285676)
学院(282489)
(120338)
经济(117658)
管理(106463)
研究(94415)
理学(89588)
理学院(88624)
管理学(87319)
管理学院(86780)
中国(80061)
(63116)
(60666)
科学(54319)
(48687)
财经(48571)
(47119)
(45402)
中心(44668)
(43721)
研究所(43028)
北京(38919)
业大(38905)
经济学(37918)
农业(36947)
财经大学(35830)
(35749)
(35383)
师范(35062)
经济学院(34315)
基金
项目(172366)
科学(134676)
研究(128982)
基金(124831)
(106942)
国家(106051)
科学基金(89902)
社会(83224)
社会科(77902)
社会科学(77873)
(66359)
基金项目(65758)
教育(59787)
(55954)
自然(55598)
自然科(54195)
自然科学(54179)
编号(53506)
自然科学基金(53243)
资助(51603)
成果(45718)
(40035)
重点(38802)
课题(36743)
(36587)
(36418)
(35343)
教育部(34634)
(34059)
国家社会(33809)
期刊
(138957)
经济(138957)
研究(91520)
中国(60191)
(51412)
(43424)
学报(42000)
(41348)
金融(41348)
管理(39228)
科学(38196)
大学(32299)
学学(30289)
教育(29139)
农业(27069)
财经(25753)
技术(23609)
业经(21956)
(21952)
经济研究(21712)
问题(19136)
(16137)
理论(15971)
技术经济(14448)
实践(14369)
(14369)
国际(13695)
(13422)
(13382)
商业(13090)
共检索到44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胜  李凤雨  
企业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生产和消费类产品,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2 0世纪以来,大型企业在劳工、环境、投资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兴起并不断发展,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银行业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承担着大量的社会服务职责。银行业是社会信用的经营者、公众服务的提供者、高负债的承担者,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机制尚不完善,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尚需改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晓霞  
随着我国加入WT0 ,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而改革 2 0多年来 ,我国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支付出现危机、违规经营等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睿楠  
入世后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资产和资本规模上、市场环境上、市场份额上等。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主要是人才和优质客户的流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宇  
在我国理论界对金融安全较早界定的是王元龙博士和梁勇博士。前者主要是从金融实质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金融安全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江  
201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抽调和组织万人对我国银行业乱收费进行彻查,旨在纠正银行业的价格垄断行为。为了从法律上有效规制银行业垄断行为,需要界定银行业垄断行为,分析其具体表现;论证银行业对反垄断法的适用性;思辨我国银行业垄断规范的理论障碍和法律缺位;充分借鉴美欧先进经验的,同时提出立法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银行业自律机制研究浙江银行学校周建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金融业改革发展进程中,银行业自律,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尤其是在刚刚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实施进程中,人们更看到了银行业自律管理的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从1840年开始,西方势力入侵,中国迅速由一个独立、封闭、锁关的封建帝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轨道,从而走进近代世界范围的大动荡年代,晚清的中国社会历经风云磨难,民族生死存亡是这个时期的主题。在如何应付这种"世变之亟"的问题上,中国银行业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把"收回利权"作为其主要使命和责任。但是,由于受到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经济水平、文化观念、人才培养、营业经验、监管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西方金融势力的压迫,晚清时期中国银行业又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一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健明  
美国银行业安全的法律规制经历了近百年的演进,形成了以紧跟金融创新发展步伐的渐进性,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保护性,寻求体制内各种法律制度互补的平衡性为特征的开放式保护主义法律规制体系。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在金融开放,实现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应以公益性、安全性、程序性等诉求为依据,以法律法规的定向约束为手段,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宗旨,以对国外竞争者设置制度化的市场障碍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稳健经营为目的,对我国银行业安全法律规制进行完善,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宏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惠娜  
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尚属空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仲林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安排,是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也是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监管主体、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权行使机制等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学确立银监会行政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优化规范监管行为等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琦  
浅析美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中央财经大学黄琦美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以立法为基础,其目的在于防范银行作业风险,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并配合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100多年来,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散到完整,进而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国祥  
1991年11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国银行加强监督法案》(FBSEA),作为这一法案一部分的《金融服务中的公平贸易法案》(FTFSA)也基本通过了。这两个新联邦法案将会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和外国银行发生重大影响,因为:前一法案将加强美国对外国银行的监督机制;后一法案代表着美国对外国金融行号的政策将发生根本变化,由国民待遇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鲁英  
自 2 0 0 0年开始 ,我国加快了银行业上市的进程 ,这不仅给我国传统的银行业带来生机 ,而且对我国银行业现有法律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金融法律为适应银行业上市和世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 ,必然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 ,包括对银行监管的重构、对现代银行运作的进一步规范、对银行业市场化的引导和鼓励 ,以及保障作用的加强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凯风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对此次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行适当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