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3)
2023(17007)
2022(13960)
2021(12487)
2020(10366)
2019(23255)
2018(22739)
2017(43086)
2016(23666)
2015(26440)
2014(26731)
2013(26411)
2012(24832)
2011(22812)
2010(23136)
2009(21444)
2008(21263)
2007(19372)
2006(17424)
2005(16156)
作者
(73886)
(61876)
(61839)
(58655)
(39365)
(29752)
(27954)
(24229)
(23470)
(21967)
(21257)
(20502)
(20042)
(19724)
(19297)
(19128)
(18708)
(18416)
(17890)
(17756)
(15717)
(15536)
(15084)
(14197)
(14170)
(13862)
(13770)
(13678)
(12647)
(12405)
学科
(118075)
经济(117963)
管理(63924)
(61664)
(46780)
企业(46780)
方法(41378)
数学(36003)
数学方法(35727)
中国(33588)
(31766)
地方(31079)
业经(25466)
(24548)
(23812)
农业(21760)
(19944)
贸易(19933)
(19854)
(19218)
(17782)
银行(17721)
地方经济(17641)
(17561)
金融(17559)
环境(17514)
(17033)
(16690)
(15760)
技术(15004)
机构
学院(351922)
大学(351143)
(152208)
经济(149106)
研究(131342)
管理(127193)
理学(108139)
理学院(106730)
管理学(104914)
管理学院(104242)
中国(98564)
科学(82277)
(75808)
(69659)
(69460)
(67001)
研究所(63056)
中心(58829)
(55954)
业大(55659)
农业(54811)
财经(52670)
北京(48106)
(47628)
(47590)
经济学(47542)
师范(47015)
(46606)
(43876)
经济学院(42657)
基金
项目(229303)
科学(178786)
基金(164321)
研究(162923)
(146080)
国家(144827)
科学基金(121409)
社会(104883)
社会科(99339)
社会科学(99308)
(91004)
基金项目(86951)
自然(77631)
(77081)
自然科(75791)
自然科学(75765)
自然科学基金(74408)
教育(73119)
资助(65901)
编号(64692)
(55641)
重点(52877)
成果(52607)
(49484)
(47337)
课题(46092)
创新(44440)
发展(43970)
科研(43887)
国家社会(43776)
期刊
(180274)
经济(180274)
研究(106612)
中国(74658)
(64853)
学报(62065)
科学(55039)
(51373)
管理(46845)
大学(45348)
农业(43344)
学学(42996)
教育(35406)
(35391)
金融(35391)
技术(30077)
经济研究(29320)
业经(29008)
财经(26868)
问题(23971)
(23261)
(23213)
技术经济(19083)
(18542)
(17958)
商业(17107)
世界(16902)
科技(16569)
资源(16463)
国际(16422)
共检索到545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城镇化对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分析了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提出加强政府政策扶持与协调、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依托、统筹兼顾城镇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等来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海军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分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与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指标数据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复合、增长等模型分析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区域集聚能力、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强、规模以上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域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时福  
本文在探讨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就我国城镇化道路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城镇萌芽于奴隶社会末期,大发展于产业革命以来,纵观数千年中外城镇发展进程,城镇作为区域人口集聚与活动中心,区域点线面空间结构中的节点群结构,其产生、兴衰、演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城镇是社会劳动分工和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优化社会劳动分工和促进区域深入开发与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文俊  
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本文对苏北地区城镇化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呈对数关系;(2)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3)导致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子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4)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苏北城镇化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廷方  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于2013年12月21—22日在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科学论坛"。本次论坛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院)共同承办。此次会议特邀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清华大学刘洪玉教授、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符育明教授、韩国西江大学Almas Heshmati教授等,上述专家分别就《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配套改革》、《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关于城市化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李俊杰  李明宝  张赢丹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本文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对郑州市房价的影响,选择郑州市城镇常住人口比重、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郑州市住宅商品房平均价格作为三个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均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较小,后者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会对郑州市的房价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促进郑州市的房价上涨;提高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前期会促进房价上涨,但经过短期的过渡之后反而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长期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继承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四化同步"的核心内容,它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探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新型城市化发展宏观形势的前提下,基于2000~2012年云南省际时序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且具体表现在镇化发展水平与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人均消费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化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的Granger原因。因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弘力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和市场应发挥不同的作用,来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化率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林林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竞争指标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而现代商贸流通则在这其中表现出极大的重要性。商贸流通能够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作为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文章通过分析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共生理论,为促进商贸流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新灶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及机制作为研究内容,归纳三大中介机制,并基于中国2012—2016年288个市级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2)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提高公共设施水平、促进就业结构转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3)在经济规模大、人力资本高、政府作用强的前提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庶冰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伟丽  
基于社会经济建设背景下,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组织与引导下高效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将会促进地区新兴产业主动创新,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文章阐明了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今后发展进程中,通过扩大财税优惠政策的影响范畴,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管理下,促进财税金融政策顺利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鹏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就地城镇化面临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变革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产业化进程,变革原有制度,打造宜居环境,进而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