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6)
- 2023(9059)
- 2022(7802)
- 2021(7208)
- 2020(5986)
- 2019(13899)
- 2018(13774)
- 2017(26004)
- 2016(14651)
- 2015(16808)
- 2014(17114)
- 2013(17071)
- 2012(16283)
- 2011(14757)
- 2010(14943)
- 2009(13697)
- 2008(13840)
- 2007(12701)
- 2006(11054)
- 2005(10081)
- 学科
- 济(59389)
- 经济(59337)
- 管理(37827)
- 业(36734)
- 方法(26794)
- 企(26293)
- 企业(26293)
- 数学(23725)
- 数学方法(23503)
- 中国(16831)
- 农(16416)
- 地方(16212)
- 学(15457)
- 财(13655)
- 贸(11652)
- 贸易(11647)
- 业经(11569)
- 易(11274)
- 制(10977)
- 农业(10975)
- 图书(10724)
- 和(10170)
- 书馆(10154)
- 图书馆(10154)
- 理论(10067)
- 工作(9886)
- 地方经济(9158)
- 银(9085)
- 银行(9060)
- 融(8809)
- 机构
- 大学(211971)
- 学院(208062)
- 济(80852)
- 经济(78677)
- 管理(77760)
- 研究(69681)
- 理学(65646)
- 理学院(64797)
- 管理学(63601)
- 管理学院(63161)
- 中国(53128)
- 京(45020)
- 科学(44955)
- 农(36893)
- 财(36542)
- 所(36192)
- 江(34608)
- 中心(33766)
- 研究所(32892)
- 业大(31310)
- 范(30982)
- 师范(30665)
- 农业(29032)
- 财经(28865)
- 北京(28373)
- 州(28206)
- 经(26042)
- 院(24933)
- 经济学(24886)
- 师范大学(24403)
- 基金
- 项目(136003)
- 科学(104656)
- 研究(101653)
- 基金(94976)
- 家(82586)
- 国家(81896)
- 科学基金(68711)
- 社会(61935)
- 社会科(58462)
- 社会科学(58441)
- 省(54242)
- 基金项目(50698)
- 教育(46976)
- 划(45626)
- 编号(44807)
- 自然(42781)
- 自然科(41708)
- 自然科学(41691)
- 自然科学基金(40938)
- 成果(38221)
- 资助(37970)
- 重点(31036)
- 发(30519)
- 课题(29640)
- 部(29600)
- 创(27965)
- 项目编号(27529)
- 创新(26162)
- 科研(26068)
- 大学(25420)
共检索到32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孙肖灵
图书馆开展微服务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双重作用的必然结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微服务进入了图书馆服务范畴,为读者需求的嬗变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本文立足当今时代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现状,兼评《图书馆与微服务》一书,从多维度剖析图书馆在微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微服务 服务效率 营销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文丽 严潮斌 吴旭
"微信息环境"是泛在信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微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一种利用Android客户端技术构建图书馆"微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阐述微服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与关键模块的实现。实践表明,将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分解为若干功能简单、界面生动、数据传输效率高的客户端程序,提供图书馆"微服务",可以提高移动图书馆的响应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强 马卓 李洁
[目的 /意义]为了更好地满足图书馆数字土著民的差异化信息需求,需要对数字图书馆微服务核心特征进行深度揭示,以强化这些特征进行优势互补。[方法 /过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搜集、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移动终端服务模式与技术支持"的工作机制,重点针对数字图书馆微服务的核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字图书馆微服务正在改变着数字土著民信息行为和信息获取习惯,围绕数字图书馆微服务核心特征优化微服务和提升用户体验,既能提高微服务黏性,也能够为构建完整的"移动终端的微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移动数字图书馆 微服务 交互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忠华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界应用越来越广,建设好微服务团队和相应的绩效制度,能够更好挖掘图书馆微服务潜力,提升微服务团队的工作效能,促进微服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微博 微信 团队 绩效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毕强 李洁 马卓
文章从平衡视角出发,结合交互作为网络空间的重要属性和情境作为用户交互感知的重要维度,分析了用户与数字图书馆微服务情境交互的过程和属性特征,对影响两者交互平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揭示,并进一步剖析了两者间的交互平衡作用机制,最后分别就用户与移动情境、资源情境和服务情境的具体交互维面进行了交互平衡的实现分析。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白才进 田加坤
新信息环境下微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指导思想对图书馆微服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络图书馆微服务进行分析,在图书馆服务中应该提供投入与产出的效用最大化,防止图书馆微服务供需错位,应充分利用开放获取、MOOC学习、社群经济等增加图书馆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图书馆 社交网络 微服务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佳雨 周玲元 王雪
文章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设计原则,构建了由感知层、分析层、交互层组成的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框架,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推进智慧图书馆从概念模型向实体过渡。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情境感知 微服务 模式框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宸 王惠森
突破传统视角,从软件架构的角度讨论了现有知识机构库的单体式架构模式,在分布式环境下尤其是对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该模式在整合外部服务和内部资源存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采用并行处理的系统构架和分布式存储结合的模式,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知识机构库构建的可行发展方向。分析了微服务、Mesos资源管理模式和Docker微容器技术的特点与技术优势,从知识机构库异构性数据集群仓储及服务平台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图书馆知识机构库技术实现框架。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建威 黄浩波
本课题组立足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开展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服务模式,以清博指数平台中分别排名前60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活跃帐号为样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已知问题,立足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特点,探索高职院校图书馆微服务组建模式、虚拟化平台技术应用方式、具有高职院校读者特点的服务模式设计、虚拟现实(VR)案例等展开微服务的实践,最终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微服务的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关键词:
微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 虚拟现实 微信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刘巧英
从图书馆的数据入手,解读用户行为数据与微服务结合的意义及流程,进而研究基于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阅读推广微服务、基于用户科研活动数据的学科知识微服务、基于用户数据应用的可视化微服务、基于用户体验服务数据的技术微服务和基于用户空间利用数据的移动空间微服务。
关键词:
微服务 图书馆 用户数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玲元 李慧
文章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平台服务质量的观测量表,以SPSS软件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高校中用户性别、研究生与本科生以及本科生高低年级对微服务平台服务质量的感知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用户对于微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的感知存在差异,建议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加强服务推广,注重用户的信息安全,完善微服务平台的相关功能,重视用户与平台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图书馆微服务 服务质量 感知差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志慧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交的兴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读者的信息需求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零散化等特征,微服务理念也应运而生。图书馆微服务是在微信、微博等微事物不断出现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服务。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国内图书馆服务领域时在普及程度、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
微信 公众平台 高校图书馆 微服务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 余鹏 李珑
介绍了"大数据+微服务"模式(简称"模式")理念及优势,详细阐述了模式架构、模式构建流程及开发团队的建设,并结合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需求,深入分析了模式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价值及作用,以期为推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和驱动产生用户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需求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爱东 夏丽君
[目的/意义]从用户视角探讨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效果并识别对微服务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建设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过程]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基础,纳入用户个体的认知因素,结合高校图书馆微服务自身特点构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及相关测评量表,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受访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效果评价较高;用户感知的微内容形式多样性、微知识内容帮助性、微平台稳定性、微服务交互性评价稍低。微服务质量、微内容质量、微平台系统质量会对用户满意产生直接正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用户满意对用户收益有直接正向的显著影响,同时微内容质量、微平台系统质量和微服务质量通过用户满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用户收益;用户满意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服务质量、用户收益、微内容质量、个体认知,微平台系统质量影响最小。对于不同身份和不同使用情况的用户而言,部分变量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强 马卓 李洁
交互视角下,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以移动情境为支持,资源情境为基础,以服务情境为连接,分别呈现出可用性、有用性及适配性的属性特征,并构成了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交互情境功能定位的主要方面,各情境维度的功能特性围绕着个性化、碎片化的用户需求,与用户意愿、用户体验导向下的型人用户行为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剖析移动情境的可用性、资源情境的有用性、服务情境的适配性与用户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以为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交互情境的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微服务移动化、微型化和交互化的实现。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微服务 交互情境 用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