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7)
- 2023(6170)
- 2022(5559)
- 2021(5143)
- 2020(4684)
- 2019(10920)
- 2018(10931)
- 2017(21678)
- 2016(12233)
- 2015(14071)
- 2014(14404)
- 2013(14589)
- 2012(13908)
- 2011(12647)
- 2010(12837)
- 2009(12028)
- 2008(12414)
- 2007(11339)
- 2006(9659)
- 2005(8675)
- 学科
- 济(53051)
- 经济(52991)
- 管理(32540)
- 业(30877)
- 方法(25921)
- 企(24061)
- 企业(24061)
- 数学(22980)
- 数学方法(22781)
- 农(15243)
- 财(14975)
- 学(14612)
- 中国(12310)
- 农业(9776)
- 地方(9758)
- 制(9691)
- 贸(9622)
- 贸易(9620)
- 业经(9360)
- 易(9314)
- 土地(9127)
- 务(8485)
- 财务(8465)
- 财务管理(8435)
- 和(8126)
- 企业财务(7980)
- 银(7350)
- 银行(7320)
- 理论(7242)
- 行(6925)
- 机构
- 大学(182290)
- 学院(180246)
- 济(72002)
- 经济(70310)
- 管理(68604)
- 研究(62351)
- 理学(58359)
- 理学院(57638)
- 管理学(56583)
- 管理学院(56237)
- 中国(47971)
- 科学(40778)
- 京(39482)
- 农(36606)
- 财(34623)
- 所(33522)
- 研究所(30461)
- 业大(30001)
- 中心(29669)
- 江(29105)
- 农业(29098)
- 财经(27120)
- 北京(24707)
- 经(24481)
- 范(24140)
- 师范(23903)
- 州(22429)
- 院(22335)
- 经济学(22278)
- 省(20766)
- 基金
- 项目(117652)
- 科学(90868)
- 基金(84708)
- 研究(83126)
- 家(75026)
- 国家(74440)
- 科学基金(61871)
- 社会(51257)
- 社会科(48434)
- 社会科学(48413)
- 基金项目(45568)
- 省(45540)
- 自然(40797)
- 自然科(39731)
- 自然科学(39717)
- 划(39216)
- 自然科学基金(39014)
- 教育(37711)
- 资助(34776)
- 编号(34691)
- 成果(28861)
- 重点(26862)
- 部(26471)
- 发(25167)
- 科研(23354)
- 创(23317)
- 课题(23244)
- 计划(22585)
- 创新(21916)
- 教育部(21809)
共检索到26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长元 郝晋珉 李涛
由于公共利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因而在土地征用制度中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从立法精神、哲学思想、城市化趋势、耕地动态平衡、国家管理等 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以提示人们既不能把公共利益的内涵全面化 ,更不能片面化 ,而应实际化。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土地征用制度 思维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土地征用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谨崇 栾永胜 于学花
在我国土地征用中 ,围绕土地利益分割 ,形成了政府 (国家 )、土地开发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失地农民诸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在土地征用过程中 ,失地农民许多权益主要被政府及土地开发企业侵吞 ,在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非合理性。因此 ,通过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调整不合理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相关主体 利益关系 农民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建伟 李海伟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金萍 蒲春玲
在土地征用储备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是一对重要的博弈主体,其博弈行为主要表现在土地或农地征用时的利益博弈,其博弈根源在于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文章在对此博弈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完善征地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等措施,以确保土地征用储备制度顺利实施。
关键词:
土地征用储备 地方政府 农民 博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志 龚健
对于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均未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土地征收权的滥用。以公共产品的界定来判断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在分析其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公共利益进行分类,并探讨其界定模式,以此来廓清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边界。通过设计一些必要的程序与制度,对防止"公共利益"的泛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公共产品 界定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春禧
土地征用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的不公正使对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分析 ,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对社会义务的过度负担和缺乏对国家土地征用权的有效制约是导致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法律成因 ,进而提出改革土地征收征用法律制度、调整利益差序格局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土地征用 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彦彬 王富河
本文以经济落后的山区B县为例 ,分析了在征地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的状况 ,并从经济利益驱动和行为动机两方面探讨地方政府是如何处理发展地方经济和补偿农民这一对矛盾的。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土地征用 土地补偿 利益集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凤真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惟一正当理由。公共利益虽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对其内涵的认识仍然可以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国外关于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立法模式,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应采用列举兼概括模式,在个案中对公共利益的认定则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
集体土地征收 公共利益 界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宇
公共利益需要是当代土地征收制度中限定征收范围的一项基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在法治理论和实践中确立了此项原则,并通过此项原则较好地平衡了土地财产权和土地征收权。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确立了公共利益需要原则,在制度层面却又确立了建设用地国家垄断制度,法律冲突直接导致广大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严重受损。今后改革应当在立法层面明确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并强化征地纠纷的司法审查,以便为在我国真正确立此项原则奠定财产权基础并提供司法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建生 吴春燕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应该遵从权利制衡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与扩大参与原则;其公共利益的具体判断标准有:受益对象的多少;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目标;土地征收的结果确实能使社会公众受益。由于土地征收行为对被征收人的重大影响,应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进行必要的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