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0)
2023(4629)
2022(4263)
2021(3969)
2020(3640)
2019(8682)
2018(8661)
2017(17165)
2016(9653)
2015(11239)
2014(11792)
2013(11968)
2012(11402)
2011(10435)
2010(10800)
2009(9957)
2008(10283)
2007(9605)
2006(8114)
2005(7255)
作者
(30216)
(25649)
(25388)
(24489)
(16111)
(12319)
(11801)
(10078)
(9371)
(9106)
(8619)
(8471)
(8342)
(8058)
(8027)
(8008)
(7994)
(7555)
(7413)
(7352)
(6479)
(6292)
(6257)
(5859)
(5825)
(5753)
(5708)
(5632)
(5241)
(5201)
学科
(43553)
经济(43517)
(27022)
管理(26852)
方法(23336)
(21325)
企业(21325)
数学(20926)
数学方法(20768)
(12095)
(12054)
中国(10089)
(9658)
(8740)
贸易(8740)
(8465)
地方(8374)
(8094)
农业(7832)
(7787)
财务(7765)
财务管理(7741)
业经(7648)
企业财务(7316)
(6914)
(6751)
银行(6728)
(6298)
(6200)
金融(6198)
机构
大学(148955)
学院(147431)
(61021)
经济(59658)
管理(55554)
研究(49403)
理学(47524)
理学院(46954)
管理学(46135)
管理学院(45844)
中国(37591)
科学(31435)
(31430)
(28905)
(28298)
(26547)
研究所(24033)
业大(23915)
(23543)
中心(23473)
农业(23064)
财经(22537)
(20278)
北京(19770)
(19186)
师范(18999)
经济学(18986)
(18213)
经济学院(17395)
(17004)
基金
项目(93185)
科学(71820)
研究(66760)
基金(66455)
(57859)
国家(57382)
科学基金(47981)
社会(40847)
社会科(38648)
社会科学(38630)
(36895)
基金项目(35597)
自然(31413)
(31347)
教育(31339)
自然科(30634)
自然科学(30621)
自然科学基金(30082)
编号(27955)
资助(27929)
成果(23279)
(21273)
重点(21238)
(20138)
课题(19121)
(18834)
科研(18463)
教育部(17878)
大学(17708)
计划(17699)
期刊
(66800)
经济(66800)
研究(41420)
中国(27340)
(25562)
学报(25211)
(23986)
科学(21606)
大学(18267)
管理(17629)
学学(17122)
农业(16698)
教育(14342)
(13308)
金融(13308)
技术(13076)
财经(11415)
业经(10682)
经济研究(10385)
(9759)
问题(9509)
(9365)
技术经济(8514)
(8009)
理论(7878)
统计(7781)
(7714)
图书(7527)
实践(7219)
(7219)
共检索到21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蓝中  郑伟  
商誉与其他资产不同,其本身具备非消耗性的特点,即商誉可能不会随着使用而消亡,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超额利润。因此,如何正确计量商誉的使用和消耗情况是商誉核算中的难点。在新会计准则出台前,财政部2005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岚  
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爆发,财政部发布了有关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讨论意见,以此为背景对企业合并商誉后续会计核算方法及商誉减值原因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坚瑞沃能并购沃特玛的案例事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法与摊销法下的财务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并从多方面分析此次并购产生巨额商誉减值的原因,进而对减值测试法的运用及规范并购行为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楠  
2019年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2018年第9期)》刊载了咨询委员对"商誉及其减值"的反馈意见。其中,通过摊销的方式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后续会计处理方法引发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IFRS、GAAP及CAS对商誉后续计量办法的变化,并从资产负债表观及不完全契约等角度对其变迁进行分析,为准则的完善及资本市场监管方提供借鉴和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永平  钟洁晴  
在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商誉数据,结合手工收集的年报数据,分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2007~2018年)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减值情况,结合减值测试法与系统摊销法各自的优点,设计出三种新的后续计量方法,并代入行业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发现采用前3年系统摊销、3年后并行的方法更能缓解市场波动并抑制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蔚  汤湘希  
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频发的商誉巨额减值"地雷",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于减值测试法作为合并商誉唯一后续计量方法的质疑,有争议提出重新考虑引入摊销法对合并商誉进行后续处理。本文以我国A股2007年-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探讨商誉的本质入手,考察了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业绩、超额收益以及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期新增合并商誉仅对企业当期绩效和市场价值具有显著地积极影响,且并无迹象表明现行准则下的合并商誉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业绩的积极影响以及超额收益。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的正面影响是短期的,因此不应长久将其保留在公司账面上,本文赞成重新考虑引入摊销作为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姣  
如何对商誉进行合理地后续计量仍未在国际上形成统一观点。本文从准则层面简单比较了我国、美国以及国际准则中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差异,据此对合理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用展开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的现状、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相关准则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振洋  齐舒月  
本文在分析日本现行商誉摊销法的基础上,指出其与我国借鉴美国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商誉摊销法存在的主要区别,并以*ST巴士为例,对其商誉采用日本摊销法进行测算,将此测算结果与我国传统摊销法及现行减值法下商誉的账面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企业商誉后续计量中借鉴日本摊销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珍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事业活动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核算的准确与否极大的影响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正确管理和核算固定资产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后续计量出发,简要说明固定资产的核算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荣树新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难点。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核算思路不清晰;二是计算公式中时间划分混乱,如划分了当年及以后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建波  张海晴  
基于商誉本质及商誉减值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商誉减值乱象的经济后果与成因。现行的减值测试主要倚重管理层预期,而商誉价值的预期又缺乏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导致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巨额商誉和商誉减值沉珂积弊,抑或成为管理层驾驭商誉减值进行财务"洗大澡"的操纵工具。商誉中隐匿的泡沫危如累卵,此时若重新将摊销方法与减值测试相结合,则更能反映商誉的资产本质,减少商誉后续计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压缩商誉体量并切实挤出商誉泡沫,因而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商誉后续计量变革的实施难度不容小觑,商誉摊销的具体方法有待会计准则的规范和指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永尧  
本文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20年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的调查证据发现,关于商誉后续计量应该保留减值法还是恢复摊销法,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总是相左的,学术界提供的证据也不甚明显。无论哪种方法,优势与劣势都并存。减值法的优势在于完全贯彻了财务会计概念的一致性要求,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如实地表征商誉内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事实和情况,避免摊销法的平均主义倾向,有利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劣势在于方法复杂、使用代价高,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估计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易于被管理层操纵,而摊销法可以克服这样的缺陷且具有实用、可操作的优点。相对而言,减值法比摊销法更好,逻辑更周延,列报更真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邬烈岚   范纪来   刘梦爽  
本文以慈文传媒并购赞成科技为例,探讨外购商誉初始确认方法和入账金额的合理性,运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对外购商誉初始入账价值进行重估,提出改进的初始确认记账方法。通过总结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的特点发现,管理层在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上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资产评估的结果可能并不客观,商誉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摊销与减值测试并行法对商誉后续计量进行改进,对比了三种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下慈文传媒在2016~2021年的财务数据,发现调整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限制管理层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得会计信息更客观、可靠和决策有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正式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该项准则于2007年正式实施。本文采用实证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晨慧  
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的某号准则条文是完全讲商誉的,但是在很多准则具体的条款中,都可以看到与商誉相关的规定。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了商誉的确认依据: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商誉的减值处理: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英  
企业营建或购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需要经常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和改良。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建和扩建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可确认为固定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