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7)
2023(5311)
2022(4854)
2021(4534)
2020(4119)
2019(9815)
2018(9718)
2017(19087)
2016(10450)
2015(12173)
2014(12558)
2013(12778)
2012(12159)
2011(11133)
2010(11431)
2009(10678)
2008(10962)
2007(10349)
2006(8847)
2005(7999)
作者
(33006)
(27935)
(27577)
(26592)
(17589)
(13417)
(12882)
(10827)
(10258)
(9910)
(9389)
(9261)
(8821)
(8820)
(8799)
(8753)
(8692)
(8158)
(8153)
(8110)
(6916)
(6890)
(6763)
(6343)
(6317)
(6236)
(6227)
(6211)
(5637)
(5610)
学科
(47871)
经济(47832)
(28500)
管理(28196)
方法(23579)
(22196)
企业(22196)
数学(20737)
数学方法(20559)
(13479)
(11918)
中国(11611)
(10841)
贸易(10838)
(10482)
地方(10180)
(10035)
业经(9351)
(8951)
农业(8863)
(7514)
(7493)
银行(7471)
(7211)
财务(7190)
财务管理(7164)
(7121)
金融(7119)
(7058)
理论(6875)
机构
大学(160280)
学院(158843)
(66801)
经济(65289)
管理(59377)
研究(56345)
理学(50329)
理学院(49697)
管理学(48838)
管理学院(48517)
中国(42776)
科学(34957)
(34470)
(30661)
(30499)
(30464)
研究所(27526)
中心(26471)
(25639)
业大(24875)
农业(24403)
财经(23861)
北京(22019)
(21400)
(20992)
师范(20763)
经济学(20434)
(20187)
(19698)
经济学院(18585)
基金
项目(99826)
科学(76840)
研究(72408)
基金(70700)
(61698)
国家(61201)
科学基金(51032)
社会(43996)
社会科(41579)
社会科学(41561)
(39411)
基金项目(37730)
教育(33535)
(33450)
自然(32994)
自然科(32187)
自然科学(32174)
自然科学基金(31608)
编号(30373)
资助(29581)
成果(25559)
重点(22916)
(22477)
(21897)
课题(20894)
(20401)
科研(19570)
创新(19107)
大学(18831)
教育部(18810)
期刊
(75475)
经济(75475)
研究(46665)
中国(31215)
(27213)
学报(26135)
(24924)
科学(22999)
管理(20521)
大学(19028)
农业(17941)
学学(17741)
教育(16650)
(15247)
金融(15247)
技术(14765)
业经(12062)
财经(12043)
经济研究(11782)
问题(10483)
(10361)
(10210)
(9227)
技术经济(8959)
图书(8770)
理论(8410)
(8209)
统计(8021)
商业(7980)
国际(7956)
共检索到24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建涛  季亚军  
陈水扁上台以来 ,台湾“外交”呈现出新的活跃态势。台当局一改往日“柔性外交”的策略 ,转而推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攻势外交” ,旨在努力走出其“外交困境” ,掌握“外交”主动权 ,最终为台独奠定基础。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两年来 ,台湾“外交政策”调整变化的若干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行  杨泽军  
自2000年5月陈水扁正式执掌台湾人权后,其在“三通”问题上大耍两面手法,一方面作出积极姿态,表示将大力推动两岸“三通”;另一方面则多方设障,竭力阻挠“三通”的正常发展。本文着重就陈水扁上台三年来在“三通”上的主要做法作一分析,以揭示民进党执政当局在“三通”上的真实嘴脸,让世人了解两岸“三通”迟迟无法实现的真正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遂新  祁冬涛  王秀萍  
"双首长制"下的台湾当局"内阁"在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以后稳定程度明显下降,其原因可以用"党意—民意—选举"三类因素组成的分析框架进行解释。2008年以前"内阁"不稳定与"府会"对立争权、执政党内部派系分立程度高有关,当局领导人为顺应党意要求倾向于对"内阁"人事进行调整。2005年左右台湾民众反抗意识崛起,对当局领导人和"内阁"相关成员信任度降低,也迫使"内阁"经常变动,此后一般民意的不满更逐渐成为台湾当局"内阁"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说党意和民意为当局领导人提供了调整"内阁"的压力和动机的话,那么选举则往往成为调整"内阁"的时机,并在短期内加剧"内阁"的不稳定。本研究以政治社会学作为分析框架,讨论台湾民意对"内阁"稳定性不断上升的影响,补充和丰富了当前从政治学的制度政治视角对此现象进行的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顺义  
近年来 ,台湾当局不断加强利用“民主牌”来推动“务实外交”的力度 ,手法也更加复杂多样。台湾打“民主牌”有着多重考虑 ,一是取悦美国 ,二是要稳住执政阵脚 ,三是要在国际及岛内贬损大陆的形象。西方民主的弊端加上台湾“民主”的劣根性 ,使得台当局的“民主牌”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大陆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也沉重打击了“民主牌”的气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晓辉  
近期台湾金融动荡浅析胡晓辉1997年上半年台湾经济稳健成长,平均增长率达62%,其中制造业生产增长是1991年以来最高的,民间投资增长率也有126%,为近年来难得的实质增长,金融面则出现较大起伏。上半年在股市持续热络带动下,金融服务业的生产总额快...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俞其锐  
一、台当局海外吸引资金的政策 与策略 为了应付“六年国建”、建立亚太营运中心等计划的实施,台湾当局大规模引资。据台“经建会”的统计,台“六年(1991—1996年)国建计划”外商总参与金额将高达172.75亿美元。为了大量引资,台当局采取了以下几项重要的政策与策略。 1、重点修正侨外投资的相关法令,大幅放宽外来投资规范,使之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为配合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台“经济部”已修正完成各项侨外投资相关法令。其重点是:(1)规范投资之定义,使外来投资更明确;(2)扩大侨外出资种类范围;(3)简化侨外投资处理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俊莉  罗志雄  
税制改革是困扰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多年的重大议题,也是蔡英文上台前的重要承诺之一。2018年1月18日,台湾当局通过"所得税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民进党精心筹划长达1年半之久的"税改"正式实施。此次税制改革无论内容、程序、效果等皆受台湾岛内各界质疑。其中,废除"两税合一"制、推行"全民减税"等措施,可能对台湾政经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台湾地区没有加入RCEP,无法享受税惠等政策,其"新南向政策"的虹吸效应将降低,并具有变数概率大、不具可持续性、可能被边缘化的特征。为迎合美国"印太战略"需要,掩盖"新南向政策"实施效果不彰,降低岛内反对声音,台湾当局积极向"印太战略"靠拢,此举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莉  
法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率和秩序等内容。涉外经济法蕴涵了现代公认的法的共同价值,但又有自身的调整视角与运作模式。以此为参照,检视台湾地区相关祖国大陆经贸法规,显见其与法的价值出现了明显背离,并严重窒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就规范角度而言,可归结于规范选择的偏差,即政策超越了其所应扮演的角色,特别规范及"公法"规范泛化并沦为执政者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工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殷存毅  
最近,台湾当局针对日益高涨的台商对大陆投资热,通过了所谓“南进东盟”的对外经贸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将东盟国家当成今后台湾对外投资和贸易的重点地区,就此分散或转移台商的大陆投资热度,以减轻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程度;同时此举又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达到提升政治实质关系和拓展市场的目的。本期刊载的《台湾当局“南进东盟”的对外经贸策略》,对此有精辟的剖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钟翰  白纯  
民进党上台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宪政改造”。2005年6月台湾“任务型国代”正式表决通过了“立法院”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此标志民进党第一阶段“宪改”完成,目前台湾当局正积极谋求第二阶段“宪改”,以达到“法理台独”的目的。“宪改”将对两岸关系与岛内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彭莉  
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立法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除两度修订《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外,还全面检讨了“条例”的配套经贸子法。从“条例”及其经贸子法大幅、频繁的变动来看,陈水扁执政后的两岸经贸立法表面上似乎有较大的松动,但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台湾当局在修改两岸经贸法规时始终坚持“开放与管制”并存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民进党当局根深蒂固的“台独”意识与自信不足而造成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理  
在台湾当局撤守西沙、南沙后,菲律宾觊觎南沙促使台湾当局重返南沙。1956年台湾当局重返南沙并驻防太平岛时,美国并不支持台湾当局的"主权说",认为台湾当局没有能力防卫整个南海诸岛,故美国的南海政策开始出现对海峡两岸极为不利的变化,提出台湾当局应当联合共同阵营的菲律宾、越南,让他们占据地缘接近的岛屿,以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占领西沙、南沙群岛,形成"模糊处理主权不能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海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萍  
“三通”为两岸人民翘首企盼 ,却被台湾当局刻意阻挠至今未能实现。在台湾经济的现实下 ,“直航”已成为两岸互动中最受瞩目的下一个里程碑衰退。本文就此作深入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