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9)
2023(5950)
2022(5441)
2021(4988)
2020(4621)
2019(11053)
2018(10879)
2017(21536)
2016(12143)
2015(14119)
2014(14505)
2013(14866)
2012(13853)
2011(12426)
2010(12712)
2009(12052)
2008(12902)
2007(11808)
2006(10207)
2005(9184)
作者
(36991)
(31174)
(30993)
(30173)
(19585)
(14972)
(14395)
(12145)
(11534)
(11303)
(10600)
(10456)
(10019)
(9931)
(9916)
(9688)
(9680)
(9279)
(8938)
(8932)
(8007)
(7835)
(7706)
(7188)
(7047)
(7045)
(7040)
(6929)
(6295)
(6276)
学科
(49090)
经济(49043)
管理(35176)
(33732)
(27884)
企业(27884)
方法(26828)
数学(23781)
数学方法(23467)
(21814)
(20672)
税收(20361)
(20196)
(12941)
财务(12917)
财务管理(12883)
(12641)
(12480)
企业财务(11989)
中国(10902)
(9415)
贸易(9411)
(9141)
(9082)
地方(8757)
(8663)
业经(8461)
农业(8101)
理论(7340)
(7314)
机构
大学(180105)
学院(179935)
(71138)
经济(69436)
管理(66664)
研究(57590)
理学(56924)
理学院(56285)
管理学(55146)
管理学院(54825)
中国(45879)
(43415)
(38186)
科学(37402)
(32400)
财经(32013)
(31544)
(29290)
(28538)
业大(27761)
研究所(27698)
中心(27145)
农业(25776)
北京(24303)
财经大学(23059)
(22587)
经济学(21972)
(21054)
(20998)
师范(20826)
基金
项目(110456)
科学(84541)
基金(78930)
研究(78235)
(68991)
国家(68472)
科学基金(57570)
社会(47349)
社会科(44902)
社会科学(44882)
(43064)
基金项目(41578)
自然(38166)
自然科(37259)
自然科学(37246)
自然科学基金(36579)
(36470)
教育(35836)
资助(34270)
编号(33211)
成果(28348)
重点(24870)
(24656)
(22828)
科研(22082)
课题(22010)
(21937)
(21484)
计划(21005)
大学(20854)
期刊
(76892)
经济(76892)
研究(56440)
(38894)
中国(33105)
学报(30786)
(27924)
科学(24738)
大学(22014)
学学(20932)
管理(20723)
农业(18410)
(18258)
(15672)
财经(15315)
技术(15169)
会计(14972)
教育(14242)
(13962)
金融(13962)
税务(13925)
财会(12936)
(12897)
经济研究(12570)
业经(11291)
统计(10818)
问题(10524)
(10060)
(10021)
技术经济(10016)
共检索到27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梦奇  
我国对企业亏损采取向后结转不超过五年的结转政策,而且《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了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在分析亏损结转政策及可抵扣亏损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农业公司的案例,发现亏损结转政策不合理及现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空间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丁希宝  董艳霞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可能产生盈利,也可能出现亏损。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婧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亏损合同所产生义务的确认和计量作出了相关规定,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亏损合同会计处理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并分析我国现有的亏损合同会计处理原则,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进一步规范亏损合同的会计处理流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纪春梅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中要求: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税法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注:此处只提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当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重新计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孙棠  
在本期损益表内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收益)除了可根据本期应交(可抵扣)所得税加(减)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发生额来确定(除非本期和递延所得税是由在相同或另一个不同的期间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或由购买式企业合并产生)之外,还可以本期会计利润(亏损)为基础来确定。但所得税费用(收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简单地等于本期会计利润(亏损)乘以适用税率之积,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调整,而经调整的所得税费用(收益)与本期会计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佩君  
亏损合同是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对企业不利的经济事项之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造成一定的阻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CAS 13)"或有事项"对亏损合同的确认和计量作出了一般性原则规定,但并未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详细规定;2017年7月5日,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一系列最新规定,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CAS 14)"收入",新收入准则全面革新了收入确认模型,引入了合同成本概念,为亏损合同履约义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引。本文就亏损合同国内和国际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梳理,结合实务案例分析现有亏损合同会计处理原则,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设性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艳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亏损合同的处理进行了规范,但是我国针对亏损合同产生义务的会计规范并不完善,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讨论。文章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亏损合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处理亏损合同时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艳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亏损合同的处理进行了规范,但是我国针对亏损合同产生义务的会计规范并不完善,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讨论。文章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亏损合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处理亏损合同时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修伟  曾先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懿  洪金明  
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各种契约(如薪酬契约、债务契约等)制定、执行和考核的重要依据。投资者作为追求自身回报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同时也是风险的厌恶者,利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倾向于投资高盈利的企业,而不愿意投资于亏损企业。这一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亏损公司,对公司亏损的原因有会计稳健性的作用、盈余管理和商业周期等解释,其中最主要的是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